如何促进小学作文教学

2019-01-13 16:44韩雪琴
魅力中国 2019年38期
关键词:命题作文记叙文学会

韩雪琴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韩庄村学校,河北 保定 072150)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是“写话”和“习作”的结合。这既符合小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认识规律,又符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小学生的作文实质是练习用笔来说话。作文教学即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在学生已经学会或基本学会了用口语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用笔来说话,实现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转化,把写变成了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使学生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毫无拘束地写下来,从而形成一种写作主体,写自己的自得之见,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己的自由之笔,写自己自在之趣的思想境界。

一、围绕识字教学,注意说话训练

识字是小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前提。加强口头语言的训练,又是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因此,从一年级开始,就应把识字教学与语言训练结合起来。在识字教学同时,加强口头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从而为以后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首先从组词开始,引导学生说简单的话,把识字跟学生已有的语汇基础联系起来。扩大学习范围。既要保证教会学生读音、偏旁,又要启发学生从已经掌握的词汇中说出与新字关的词。其次,再根据这些词说一句话,更进一步通过联想后,让学生说一段意思完整的话,用上所列出的词语,久而久之,学生不仅理解了字的意义,还同时进行了口头组词、造句说话的训练,逐渐的学生就有了想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动机,教师再加以因势利导,运用扩充句子的办法,引导学生把话说得更生动、准确,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提高,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培养观察能力,加强写话练习

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但会说话不等于会写话,所以,在低年级教学中,除了继续围绕识字教学,通过用词造句,扩充句子,整理句子等形式,让学生学习语言的书面形式外,还要注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加强写话练习。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先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学会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到开始观察时,还要引导学生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由内到外,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处到细节,按顺序观察静物;观察动景时,还要注意开始怎样,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原因如何?在观察中适当加以提问,开拓学生们的思路,引起他们的丰富联想和想象,进而促使学生们的观察兴趣越来越浓,而且条理清楚,不零乱,完整统一。

同学们有了观察兴趣,学会了方法,接着就可以引导他们把观察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先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随后让同学们把所说的话写在作业本上。促使学生们经常通过观察练习写话。

三、结合阅读教学,提高写作水平

蜜蜂酿蜜,就先采蜜,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头脑中空空的,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因此,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课内外阅读,让学生多读书,多看报,多听看少儿广播电视节目,读懂课文中的习作例文、经典课文,多看或多听小学生写的优秀习作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丰富语言,言之有物。的训练,做到读中有练、练中有读、读练结合。

(一)记事。

记事就是把事物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在阅读教学中要着重讲解记叙事情发展情况的三种方法:一是顺序。四、五年级的课文大部分是用顺序的方法来写的记叙文,是学习的好教材,让学生反复阅读,然后把重要句、段默写下来,读的熟了,记得多了,学生就逐渐理解和掌握了顺序记事的写法;二是倒叙。为了教会学生用倒叙的方法,可以选出相关的倒叙、顺序写法的段、章节加以比较,明确不同点,加以区别。倒叙用的好,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给人以悬念;三是插叙。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生知道什么叫插叙,在文章里怎样用插叙,插叙有什么作用,通过这样的阅读训练,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技巧。

在阅读教学上,我还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内外阅读,练习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等按照空间顺序记事方法写文章,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水平。

(二)写人。

记叙文的人和事是不可分割的。有的记叙文以写一件事为主,这件事里可能说到几个人,有的记叙文以写一个人为主,可能说到这个人的几件事。因此,学生学会了写事的方法,还必须同时学会写人的方法。写入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让学生结合阅读从三方面加以练习:一是练习写人物的外貌,即肖像描写。二是练习写人物的言行,即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此外,在指导阅读时,还要学生记好读书笔记,摘抄心理描写句段,写一些读后感、观后感、听后感,与外校通信之类的短文练习,使他们逐步学会描写的方法。

四、注重写作指导,突破命题作文关

低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虽然给三年级的命题作文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不意味着这一关就算突破,更不能以此来忽略这一关。命题作文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对学生的思维来说,它是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一次飞跃,因此,必须突破这一关。首先,搞好由写话到命题作文的过渡;其次,指导学生学会审题;第三,指导学生编写段落提纲,力求中心明确,条理清楚。命题作文的初期,学生中还有一种现象,文章的大体内容也符合题目的要求,但就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乱无头绪。针对这种情况,先把写记叙文常用的四种编写段落提纲的方法教给学生,既按时间顺序分段,按地点、方位分段,按事物的性质、意义分段,按人物和故事分段,然后每次作文都要求先编写详细的段落提纲,并经过老师修改或者同学之间相互修改,最后按提纲引作文。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小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注重运用范文进行指导。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好的范文是他们学过的课文,因为他们对学过的课文印象深刻,模仿时,不但能模仿范文的思路,结构层次,甚至有些主要词语都能运用,通过练习指导,学生逐渐地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了。

猜你喜欢
命题作文记叙文学会
命题作文怎样确定立意
记叙文阅读专练
如何写好记叙文
半命题作文“难忘那次__”构思指导
命题作文“闯关”大法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初中记叙文阅读解题技巧探讨
学会分享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