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环境资源,实施素质教育

2019-01-13 16:44刘振艳
魅力中国 2019年38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幼儿园环境

刘振艳

(河南省南召县直属机关幼儿园,河南 南阳 47460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第三、第四条要求我们要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还要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我们在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积极利用周围环境资源,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对幼儿成长有影响的环境资源是丰富的,它包括幼儿园基础设施、幼儿教师集体的精神风貌、幼儿同伴群体及家庭、自然、社会等。过去,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教师是权威,说教者,孩子是知识的容器,忽略了孩子是活动的主体,孩子是社会的一分子,而这种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教育出的孩子是不能胜任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的,我们提出素质教育的目标也会如空中楼阁难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利用幼儿成长生活的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我们的教育也就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现在结合《纲要》精神,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就如何利用环境资源,实施素质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幼儿园的空间应充满童趣,体现欢乐、温馨、和谐,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还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因此幼儿园的大型玩具、活动场地等配套设施应把幼儿的安全放在首位,玩具应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为落实对幼儿的素质教育,幼儿园应利用多种渠道为幼儿操作活动准备足够的活动材料,提供足够的空间展示孩子的劳动成果,让孩子尝试成功的快乐和集体合作的愉快,增加幼儿自信心和团结协作意识,这些品质对孩子来说是终生受益的。幼儿园的常规要求要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的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引导幼儿在常规要求中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学会与同伴、成人之间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二、应充分发挥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教师集体的宝贵资教育资源。

现代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着不良的个性品质,这些不良的个性品质对孩子的成长是百害无益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一个积极向上、活泼健康的幼儿群体,让幼儿在这个群体中学会宽容、合作、自强、自立等良好的个性,同时要求幼儿园的教师队五应具有比较系统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经验,能充分利用幼儿游戏、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对幼儿循序渐进地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同时要求教师自己严于律己、团结协作,对孩子要做到“真心,诚心,爱心,耐心”,以良好的教态和管理方式给幼儿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同时,要以自己活泼开朗的个性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给幼儿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三、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发展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其关键在于让家长明确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内容、要求及如何进行配合教育等。家长理解支持幼儿园的工作,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例如在“心灵手巧”的手工制作(利用废旧材料)活动中,为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我们一改往日以教师为主的被动教学模式,先向家长介绍开展此方案教学的目的与计划,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和孩子一块儿收集家中废旧材料,共同动手制作玩具,共同分享成功与创造的快乐,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但给孩子创造了动脑、动手的机会,而且让孩子学会了节约,懂得了变废为宝,家长们则反映,在活动中,受教育的不仅是孩子,而且还有他们自己。

“亲子游戏”则为孩子和家长提供了自由表现的机会。活动以幼儿为主,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技能技巧表演及家庭间的竞技表演等。在孩子和家长一起探索、准备、合作等一系列活动中,既调动了孩子的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充分发挥了家长的教育作用,孩子与家长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增加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亲情。

四、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和自然环境,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幼儿良好的社会品质。

儿童是社会生态环境的一分子,周边的社会环境为幼儿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教育要培养造就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我们可以利用以下环境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

(一)节日生活教育。如“给春节不休息的人写信”活动,我们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快乐的新年说起,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人并讨论哪些人过年不休息?让孩子了解到自己的欢乐是由许多坚守岗位的人默默无闻地为大家服务着的……使孩子萌发对劳动者的爱,也使他们懂得了生活的含义,还初步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意识。

(二)社会事件。例如中国申奥成功、加入世贸组织等,教师要善于发现、捕捉孩子的兴趣特点,并抓住其兴趣特点生成和深化教育,有效地培养孩子民族自豪感与社会意识,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

(三)自然环境。我们充分利用山区县的资源优势,教育幼儿知道家乡的特产,如:辛夷、板栗、大理石、柞蚕等;知道家乡的旅游景点,如:石人山、百尺潭、五朵山、九龙沟等。让幼儿为家乡的秀美山川感到自豪和骄傲,同时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发现不足,如过度开发造成的植被水土流失、生态失衡,让幼儿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充分利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教育资源,让孩子关心生活、关注社会,他们才会了解社会生活、才会轻松愉快地融入社会生活,才能激发起初步的爱社会、爱自然、爱祖国、爱和平的美好情感,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总之,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他对幼儿的成长起重要作用。我们应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多种环境资源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幼儿园环境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我爱幼儿园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爱“上”幼儿园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