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2019-01-13 16:44樊静
魅力中国 2019年38期
关键词:社交能力传授同伴

樊静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构皮滩镇第二幼儿园,贵州 遵义 564499)

分享行为是指把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需要与他人联系在一起,克服自我中心,学会把自己的物品、快乐分给别人,与他人共享属于自己的东西。幼儿善于与他人共享是时代的要求,为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作准备。分享行为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表现,它会使孩子变得大气,为培养祖国需要的人才作准备。分享可以给孩子带来无穷的快乐,对幼儿实施分享教育,让他们从充满童趣的分享活动中真切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这对他们正确理解分享及将来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分享行为可以帮助幼儿赢得同伴,使幼儿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获得言语表达,人际交往的技能。

一、营造轻松适宜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所以成人一定要给予幼儿宽松自由的环境氛围。在家中,父母就要让幼儿生活在平等的家庭氛围里,不要过度偏爱孩子,以免让孩子产生“自我中心化”,平时要陪幼儿多做游戏,如同同伴般的交流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中班的幼儿自我意识较强,有独占心理,所以在物质上要有的放矢,满足幼儿一些合理的要求,让幼儿感觉到父母是真正的爱他,给幼儿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预期。从而逐渐导向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让幼儿知道既要想到自己也要想到他人,理解自己与其他幼儿都是平等的关系,不能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支持幼儿与同伴分享,并及时的做出鼓励,让幼儿从父母的反应中,看到分享行为的结果,感受分享所带来的快乐。

二、注重幼儿的行为体验,树立良好的分享意识

由于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相对年龄较大的儿童稍差一些, 并且对于认知水平的发展也不高,这就造成了幼儿对分享意识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从而导致幼儿的分享行为不正确或者是难以形成正确的分享行为。另外,中班幼儿对道德行为的判断同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多幼儿往往更注重从行为的结果去判断,而不是从行为的动机、意向等方面去判断,这就容易造成幼儿很难享受 到行为体验的益处。所以,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打破传统的口头传授分享观念和分享行为的教育方式,这种以口头形式让幼儿注意到分享的重要性的方式,很难让幼儿对分享行为有正确全面的认识。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分享经验活动, 让幼儿可以在实际活动中切身体验到分享的行为。具体来说,首先,在进行分享经验活动的创造过程中需要充分把握活动的条件和环境;其次还需要善于把握住分享契机,在最为自然和适合的时候对幼儿进行引导,让幼儿通过实际的行为体验,学会分享,建立正确的分享行为。

三、注重分享技能的传授,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很多幼儿往往有分享的意识,但是分享行为却迟迟难以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分享技巧的重要性,幼儿缺乏良好的社交能力。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分享技能的传授,进而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具体来说,首先,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将分享技能的传授融入其中。

四、注重同伴间精神分享

激发分享行为的动机众所周知,分享的内容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分享,还有精神上的分享,换言之,幼儿可以通过分享行为实现食物、玩具等实物分享,也可以通过分享行为将彼此的快乐幸福、悲伤等情感分享给他人。然而在这些分享行为实施的过程中不是仅仅是分享意识就可以顺利完成分享行为的,更要求幼儿有一定的分享技能和一定的社交能力,需要幼儿教师从而引导和教育。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体验和快乐的情感,从而让幼儿之间的分享行为向精神分享的层次迈进。例如,由幼儿教师建立“心情晴雨表”,将幼儿的情绪记录下来,实现幼儿之间的心情分享行为;还可以鼓励幼儿自己进行情绪体验的分享,鼓励幼儿园中的小朋友对生病的同伴进行同情和安慰,对过生日的同伴献上生日祝福。综上种种,目的就是让幼儿同伴之间的分享行为更注重精神上的分享,促进幼儿更够感受到分享行为的意义,激发幼儿分享行为的动机。

五、让家园共育成为最大的动力

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品质有着深厚的影响。因此我经常利用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各方面的家教知识,与家园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还有我们还通过家委会组织家长及孩子一起去探望社区的老人,孩子们准备了儿歌、歌曲、小礼物,大家一起分享着快乐滋味

在与家长交流幼儿分享行为教育时,我们还在QQ群里向家长发起了几个问题来一起探讨研究,以调整家长的分享教育观,1.您会批评孩子把家中的东西分给好友吗?2.您会把孩子喜欢的东西都给别的孩子吗?3.当孩子抢走家长正在用的东西时,您也会跟着抢吗?4.您不愿意给上门要饭的人给予帮助吗?5您不会惩罚不与同伴分享玩具的孩子吗?在以上5项中,选择有此类做法的家长占到了五分之一,可想而知,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十分需要更新的。只有家园同育,幼儿的分享养成行为才能有效。

六、创造分享机会,并给予展示

在我们平时学习及一日活动过程中,我有意地去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去捕捉一些典型的分享行为,并且把它及时记录下来,及时的让大家一起来评价,说说谁做的行为是好的,谁是自己学习的榜样,让幼儿的分享行为成为自觉行动,而且是发自内心的。

分享对于心理发展水平还处于以自我中心为特征的幼儿来说,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事实上,幼儿的分享行为是在逐渐“失去自我中心”的过程中形成的。孩子能够经常地替他人着想,做到主动分享,让你也开心、我也开心、大家都开心,这便走出了自我中心的思维境界,已培养起分享的好习惯了。

猜你喜欢
社交能力传授同伴
奥尔夫音乐联合体育游戏对轻中度ASD儿童社交能力的干预研究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巧用一日生活,提升幼儿社交能力
传授技艺
寻找失散的同伴
如何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干花手作达人亲自传授
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