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南京城墙文化价值的变更和保护

2019-01-13 16:44叶杨
魅力中国 2019年38期
关键词:城墙南京价值

叶杨

(南京城墙研究会,江苏 南京 210000)

南京城墙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但昭示着着古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智慧,更对现代的城市发展有着推动作用。南京城墙在年复一年的时间长河中遭受破坏,受文化创意理念的影响,南京城墙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关注,实现了修缮和文化内涵的创新。近年来,随着南京城墙申遗,她的保护在宣传力度的加大和周围景观风貌协调性的治理后,优化了南京城墙的保护效果,仍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明确城墙的价值,多角度、多层次的实施保护措施。

一、南京城墙的历史发展概况

(一)辛亥革命时期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起到的思想解放的积极作用,助推了政治层面的发展。但是,对民族狭义的认知也使得人们难以客观地看待封建统治遗留下的事物,导致南京城墙拆除事件的产生。民生计局实施“以工代赈”的拆成活动,对城墙及皇宫的建筑进行拆除,并变价作卖,南京城墙开始遭到破坏。

(二)民国政府统治时期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城墙保护和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开始产生。1927年,南京成为民国政府的统治中心,受城市建设的影响,政府计划拆除太平门和神策门之间的城垣,所幸城市建设空间较大,加之有识之士的大力反对,大规模的拆除活动最终没有执行。

(三)1970年到1980年

这一时期,文物保护观念已经形成,南京城墙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已经开展。由于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人们开始认识到古文明的重要作用。南京城墙被定位为文化遗产,例如列入全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984年南京城墙有了立法保护,文化价值被强调,城墙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增加。

(四)20世纪90年代至今

上世纪90年代,南京形成了多个城市中心的建设格局,对南京城墙进行维护,设为单一的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将原来的旧城区开发成新城区,使城市建设打破了城墙的束缚,最大程度的保持了南京城墙的原有风貌。近年来的申遗活动,更是将南京城墙实现了古韵与时尚的结合,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

二、南京城墙的现代价值

(一)经济价值

中国的城墙遗址分布广泛,城墙不但能引发考古学者的兴趣,也能吸引不同群众的目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上升,城市交通的进步,旅游产业的发展如日中天。对城墙资源的开发,为南京旅游业注入了新活力。南京城墙经过修缮后,以实现对外开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带了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不断增加,南京的旅游行业乃至城市的经济发展都得到了很大助益。

(二)艺术价值

城市建筑是历史的缩影,南京城墙承载着千百年的厚重文化底蕴,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南京城墙的设计独具匠心,建造工艺也堪称精湛,使之屹立几百年,饱经风雨而不倒。以神策门段明城墙为例,古匠人在东北角设置了城门,将其隐藏在瓮城内,打破了“城门对城门”的建设旧制,体现了不对称的美。南京城墙不但能满足群众的审美需求,其观赏性和美学价值更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

(三)科研价值

建筑遗址有利于后人研究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探究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特征。城市建筑凝结着先人的心血和智慧,城墙的建造机理、墙砖的烧制工艺、排水系统的建设、防御功能的实现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南京城墙为当今的建筑学、考古学、历史学等科研领域提供研究素材。

(四)教育价值

南京城墙饱经风霜,经历了战火的摧残,墙壁上留下了炮火轰炸的痕迹,刻画成一部无字的史记,提醒人们勿忘国耻。南京城墙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播爱国主义思想,增进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三、南京城墙保护的影响因素

(一)墙体破坏或拆迁

1.自然力的破坏:南京城墙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时光,植物生长、阳光暴晒、雨水冲刷,诸多自然因素造成了城墙的侵蚀,使墙体破损。

2.人为因素的破坏:战争时期的炮火本就使城墙遭受创伤,解放前的拆除、拆迁对城墙造成了损毁,导致铭文模糊难辨,墙砖破碎。

(二)宣传力度

政府及相关部门近年来加大了南京城墙的宣传力度,使得南京城墙的知名度在逐步提高。作为一个在申遗过程中的城市文化名片,可以加大宣传力度,使南京城墙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深入人心,引起全球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三)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感

除了部分墙体存在安全隐患外,南京城墙近年已逐步改善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感,避免影响南京整体的城市形象。南京城墙周围人流量、车流量都比较大,周边环境治理情况比较复杂,城墙的整体风貌与周围的现代化建筑的融合治理有一个逐步过程。

四、南京城墙的保护措施

(一)加强立法保护

立法是城墙保护的前提,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城墙保护有章可循。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令、条例等,可以使城墙保护以法律形式明确下来。同时,相关依照法律办事,可以使城墙保护工作更具可操作性,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立法有利于城墙保护工作的监督,对开发保护工作进行必要的约束,避免城墙管理中的漏洞。有法可依是依法办事的基础,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法规,严格执行法律要求,切实保障了南京城墙保护工作的效率及效果。

(二)加强宣传

城墙的保护多层次、全方位的加大了宣传力度。首先,注重南京城墙的文化价值宣传,将南京城墙承载的历史文化与核心内涵传达给更多人,加深群众的文化理解,激发群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其次,加强立法宣传,强化群众的法律意识,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破坏文化遗产的后果,加大惩罚力度,让法律约束公民的行为。

(三)开发设计文创产品

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南京城墙可开发的空间还很大。由于城墙景观的性质特征,游客只能留下几张照片,难以获取更多的物质体验。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开发文创产品,让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资本,提升旅游吸引力,为城市创造经济收益。同时也让游客转换刻字乱画的方式,以文创产品记录自己的足迹。

(四)制定应急处理预案

近年来,南京城墙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考虑到环境承载力和部分群众的安全意识不强等因素,南京城墙的保护应急预案制定后,能够在第一时间解决隐患,避免损失。

(五)激发公众参与

城墙保护活动中,公民的参与是十分重要的。政府及相关部门充分调动市民的积极性,鼓励公众参与,一方面吸引市民加入城墙保护队伍,另一方面引导群众对管理决策进行监督,使相关的保护政策更加科学,更具实际意义。

结束语

总之,南京城墙的保护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需要各领域、各层次的力量共同合作,致力于南京城墙文化价值的挖掘和遗址的开发与保护。城墙保护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多角度的研究,制定更完善、更系统化的保护措施。

猜你喜欢
城墙南京价值
“南京不会忘记”
南京大闯关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残破的城墙
在城墙上画画
650岁的南京城墙申遗进行中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南京、南京
城墙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