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场文化与群众舞蹈的发展

2019-01-13 16:44马晖
魅力中国 2019年38期
关键词:广场民众舞蹈

马晖

(银川市文化艺术馆,宁夏 银川 750000)

就广场文化而言,其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逐渐衍生出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新型文化表现形式,将群众文化作为基础的同时发挥娱乐、健身以及文化交流方面的积极作用是其主要目的。由此可见,可将广场文化看作是建设新型社区文化的切入点,其可在拓展新兴产业文化渠道或者途径方面发挥积极意义,进一步促进城市文化的传播。随着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群众舞蹈已经逐渐发展为广大民众业余生活中的主要锻炼方式和娱乐活动,其具有简单好学、时间自由的优势,可在调节心情的同时提升身体素质,于当代民众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

一、概述广场文化的基本内涵

就广场文化而言,由广义角度可将其理解为民众之间在开阔场地内开展的文化交流活动,其将广场作为核心发展和推广。广场是公共场所,广大民众在此公共场所聚集起来就文化交流活动进行落实,此文化交流活动使得民众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市民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而广场文化则是对其进行呈现的一种途径。民众、自然以及文化活动将广场文化作为纽带的同时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所以其得以向文化现象转变,并在民众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蔓延和流传。

广场空间的特性直接影响了广场文化的传播。广场作为一个开放的公共区域其具有包容性较强的基本特征,任何个体或者团体均可参与其中,其不仅是组成广场文化的一份子,而且也是欣赏广场文化的旁观者。广场并未就开放时间作为明确限定,广场内部建筑物整体相对简单,所以管理起来十分方便,其广阔的广场空地可就群众舞蹈的场地需求进行满足。

二、分析群众舞蹈的积极意义

首先,强身健体。民众在参与群众舞蹈的过程中,可通过各项协调动作达成锻炼身体的作用。参与舞蹈的过程中民众需要完成相应的动作,其身体的各个部位均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得到相应锻炼,所以具有强身健体的积极作用。民众长时间参与群众舞蹈有利于其身体素质水平的提升,可确保各肢体功能的协调运作,并且有利于缓解身体机能的衰退。

其次,调节身心。现阶段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众多老年人退休之后难免产生孤单的情绪,于其老年生活质量的提升十分不利。老年人积极的参与至群众舞蹈中,与众多同龄人一起交流不仅可改善其孤独感,而且有利于不良心情的调节,可避免不良情绪对其身体机能的影响。此外,老年人在参与群众舞蹈的过程中不良情绪通过舞蹈途径得到释放,其将原本用于工作的激情向群众舞蹈进行转变,可提升其生活的积极性。

最后,强化自信心。民众在参与群众舞蹈的过程中无论是学会某项动作或者完成某一舞蹈均可收获相应的成就感,其可进一步调节民众的内心并提升其自信心,使其始终以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生活,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探讨广场文化与群众舞蹈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创新文化制度构建路径

就文化而言,综合来看其发展历程可以得出,要想达成有效发展的目的离不开国家政治的支持,所以说政治力量的推动是发展文化的基础。文化属于国家综合国力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更是就国家于时间范围内文化影响力进行评价的重要因素,其中当属价值理念、国民素质、发展道路和国家形象最为重要,其直接决定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认可程度。所以说,我国要想实现民族复兴的基本目的,需要将文化复兴作为切入点积极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满足国家文化整体水平持续提升目标的同时使得广大民众可以享受高质量的生活。制度不仅是发展文化的基础保障,政治力量的实现也需要制度的支持,所以需要确保制度制定的科学合理性。众所周知,文化发展具有自由的基本特征,无论何时何地自由均是文化的首要发展方向,但是此种自由存在相应的限制,其是制度框架下的狭义自由。所以说,开展文化制度设计时需要将人类社会性与个体性二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差异进行有效解决。就个体自由而言,其并非毫无限制的自由,所以个体自由不能就机体自由造成损害,更不可以机体名义就个体的自由权利进行剥夺,需要借助制度框架就自由做出相应的限制。总之,需要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和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给予文化最大限度的自由发展空间,引导文化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要尊重文化存在的差异性,利用制度框架明确文化进一步发展方向的同时就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二)深度融合广场文化和群众舞蹈

众所周知,群众舞蹈在近些年来受到民众的广泛关注和喜爱,现阶段群众舞蹈的主要参与人员已经由过去老年人群体逐渐拓展,越来越多的青年甚至少年参与其中,由此可以得出群众舞蹈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其更是群众舞蹈积极作用的侧面呈现。民众参与群众舞蹈的过程中可在缓解其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的同时达成有效锻炼的目的,使其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工作和生活,进而解决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难题。对于广场文化而言,上述讲到其是以广场这一公共区域逐渐发展起来带有我国民众生活和工作特色的一种文化氛围,其与广大民众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作用,也就是说民众生活及工作理念可促进文化氛围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而广场文化又反之影响民众的生活及工作。群众舞蹈的发展得益于广场公共区域,由此可以说群众舞蹈是在广场文化的影响下逐渐推广和发展的一种现代化文娱活动,要想达成二者进一步推广和发展的目的可将二者的深度融合作为切入点,利用广场文化推进群众舞蹈的积极开展。群众舞蹈又将广场文化在更多民众中进行有效渗透,发挥对民众生活及工作理念的积极影响作用。如可成立群众舞蹈和广场文化的推广小组,此小组负责管理区域范围内的各个群众舞蹈队伍,将广场文化作为基础就基础管理原则进行制定,使得所有舞蹈队伍在此框架内开展群众舞蹈,提升群众舞蹈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于其后续发展有积极意义。此推广小组可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与社会发展趋势定期组织群众文化的比赛活动,不仅可在群众舞蹈中就当地文化特色和广场文化进行渗透,而且可提升舞蹈队伍的积极性,群众舞蹈积极乐观向上的影响作用得以发挥,为我国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做好铺垫。

(三)发展广场文化和群众舞蹈产业链

随着我国社会的持续发展,国家越发重视民众生活质量的改善,尤其重视民众业务文化生活的开展。此背景促进了群众舞蹈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具有一定规模的社区舞蹈团队成立,群众舞蹈方面的比赛数量也不断提升。就群众舞蹈而言,其虽然是民众为基础开展的一项业余娱乐活动,但是在发展群众舞蹈和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相应的配套设备及设施,如演出服装、音响伴奏、化妆用品等。在群众舞蹈越发规范的当下,版权音乐、辅导教材以及人员培训等均会发展为不可缺少的项目。换言之,在群众舞蹈持续发展的当下其对有关产业的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此些有关产业也使得群众舞蹈得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发展。鉴于此,可考虑积极推进广场文化和群众舞蹈相关产业的发展,给予广场文化和群众舞蹈发展支持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发展,将广场文化和群众舞蹈由业余文化向商业价值进行转变,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链和商业发展的融合。如可结合地区文化特色和当地群众舞蹈的基本特征就群众舞蹈商业街进行构建,将群众舞蹈发展过程中所需的音响设备、服装服饰、化妆用品等在此文化特色街道进行集中呈现,群众舞蹈的采购人员可一站式购物,不仅其购物的便利性大幅度提升,而且一定程度刺激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均有利于我国社会的持续发展。

结束语

由上述所言可以得知群众舞蹈是一种新型的文娱活动形式,其受我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在近些年来得到快速进步,无论规模和数量均大幅度提升,越来越多的民众在工作和生活之余参与其中,促进当地文化建设的同时与广场文化融合。在此种背景下群众舞蹈的发展更加科学且规范,并且其发展推进了地方文化的建设,于我国整体国民素养和文化发展方面发挥积极意义。鉴于此,本文首先概述了广场文化的基本内涵,然后分析了群众舞蹈的积极意义,最后提出广场文化与群众舞蹈发展的几点建议,希望可在发展城市文化的同时促进群众舞蹈的进步。

猜你喜欢
广场民众舞蹈
布鲁塞尔大广场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在广场上玩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广场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让博物馆成为“民众的大学”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