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作文教学模式探究,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2019-01-13 16:44张潇丹
魅力中国 2019年38期
关键词:反例作文思维

张潇丹

(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三中学,河北 廊坊 065000)

“下水教学”这一模式是廊坊市王建华老师创导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从理念上讲,是指教师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就像游泳教练一样亲自“下水”和学生一起同学习、共感悟,共同感悟和理解文本,亲自深入学生当中和学生一起训练、阅读、写作等等,还课堂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平等”。而从模式上讲,“下水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最大化的优化教学课程。

“教师下水说”这一理论最早出现于叶圣陶先生1961年在《文汇报》上面发表的《教师下水》,其中,叶圣陶先生指出“下水”是从游泳领域借鉴而来,游泳教练教学时要讲一些游泳的理论和方法,但教练本身必须深谙水性,且要亲自下水进行示范。这种教学方式应用到作文教学中,意思就是说老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亲自动笔,或整篇作文,或作文片段示范,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也能更清楚地了解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进步。

农村作文教学的窘境,除了学生本身在课外阅读和表达能力方面的欠缺外,还有一方面重要因素在于教师本身教学方式的偏差。对于作文的指导,只停留在理论讲解,“实战”无非是帮学生找几篇满分作文或者优秀作文,而自己却很少动笔和学生一起去写。不写如何知道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问题?而且,一个班级学生情况不同,自然划分了不同的层次,要求所有学生都能模仿优秀作文,甚至满分作文,岂不是强人所难?

论文以七至九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研究运用“下水作文”对初中生进行作文教学的几种模式,并在基础上探究“下水作文”教学的意义。本论文研究的“下水作文”教学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示范式下水”、二是“启发式下水”、三是“反例式下水”。

一、示范下水,明确标准

“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条理清晰的评分标准是冰冷的,只能给学生模糊的印象,而有血有肉的教师“下水作文”才能给学生优良的示范。优秀的满分作文是他人的果实,会给学生强大的距离感,一个班的学生基础不同,水平不同,能力更加不同,而自己的老师才是最了解每个学生优势与不足的人。“示范式下水”不是要求教师简单的按照审题立意写出一篇辞藻华丽的优秀作文,而是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层次,分别给出一篇示范性作文。这就要求教师对班级学生情况有深入的了解。不同学生由于能力不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自然不同,比如有的学生在“语言通畅,没有语病”方面不过关,要求他写出“立意深,构思巧,语言生动形象”的文章自然难度过大。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给出不同的优良示范,明确了标准才能高效地帮助学生进步。

二、启发下水,开拓思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按照中考作文标准,“立意深,构思巧,语言生动形象”的作文中脱颖而出,这就要求学生作文必须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而这一点“示范式下水”作文无法做到的。“启发式下水”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注重对于作文题目的思维开启,给出自己的立意,抛砖引玉,必要的时候可以“现身说法”,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维,发现生活中的可选之意、可选之材。这就需要我们善于抓住学生发言的关键点,开启学生思维,“既而愤悱之气,思有所泄。”此外在学生发表观点之后,更要注重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和指导,使其立意更加贴切、更加深刻。教师的批语、讲评是学生思维开启的关键。教师要发现学生发言的闪光点、关键点,指引学生思路,而非帮学生立意。孔子曾说过:“道而弗牵,牵而弗抑,开而弗达。”学生能够自己找到“路”,下次才敢自己走,才会自己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主动性。之后我们要将这种主动性迁移到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之后我们要将这种主动性迁移到生活中,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细节主动思考,从而积累素材,开拓思维。

三、反例式下水

朱熹曾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许多学生在作文过程中会反复出现一些相同的错误,如许多运用语言描写、大量运用记叙缺少议论抒情、语句不通顺、顶格出现标点符号、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不会分自然段等等。“反例式下水”要求教师针对一种或综合几种作文中常见问题写出反例,让学生批改,让学生在修改作文中发现问题,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将学生存在的问题呈现出来,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印象,巩固学生能力。

语文课堂,尤其是语文作文课堂总是高消耗、低运行,教学低效运转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总是停留在知识建构和理论传授,而没有深入学生当中,造成课堂无趣,作文无趣。当教师走下神坛,了解学生写作中遇到的苦难,从而给出适合学生的训练和范例,在作文的探索中获得共同的乐趣,通过共同的话题产生情感的共鸣,形成“朋友式”的体验,让“教”与“学”产生协调有效地互动,打造“教”“学”相长的高效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反例作文思维
思维跳跳糖
几个存在反例的数学猜想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活用反例扩大教学成果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对称不等式的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