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学作文教学中情感的渗透

2019-01-13 16:44郭娟
魅力中国 2019年38期
关键词:课文情感作文

郭娟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城北村学校,河北 保定 072150)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存在一个弊端:只重视对学生进行作文知识因素的培养,忽视对学生作文情感因素的培养。学生即使掌握了一些作文的方法,但作文水平并没有多大的提高。作文中常常出现的情况是:言之无物、言之无情、空洞乏味。因此,我认为只有把学生知识因素和情感因素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才会探索出一条小学作文教学整体优化的有效途径。今天的学生缺少的不仅是“怎样写”,重要的是缺少“为什么写”的情感需求。所以,这里笔者侧重谈谈怎样调动学生情感因素让学生写好作文。

一、从学生心理层面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

学生作文始终写不好,究其原因,绝非写作水平差,有时也是一个态度问题。学习态度端正,一般作文认真;态度不端正者,马马虎虎,敷衍了事。二者的作文质量迥异。同一水平的学生,甚至就是同一个学生,其态度端正与否,作文质量也大相径庭。

第一,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心理学认为,人的言行往往受情感支配。学生写作的情感状态决定写作动机、写作兴趣、写作质量。教学中,教师就要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讲清写作将会给我们生活、工作带来诸多好处,以及对学生作文亮点或点滴进步的夸张的表扬,都能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写作情感。学生一旦产生了这种情感,那就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打下了基础。

第二,将学生作文分数分为态度分和质量分两项。具体要求是:每次作文,能按要求并及时完成,且书写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少,达到一定字数,可得到一定态度分,否则予以扣分。有了这样明确规定,学生都能认真作文,从前那种马虎从事、三言两语的作文大大减少。

二、作文教学从身边事入手,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新课标认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的积累无疑会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抓住校园发生的偶发事件、突发事件,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指导学生作文,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次,上课时一位女学生突然呕吐,许多同学捂住鼻子,教室里闹哄哄。我安置好女学生后问同学们“谁愿意帮打扫下?”大家竟无动于衷。我想借此机会“小题大做”。我扫视了一遍教室,又说“没人愿意帮忙吗”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生怕老师的目光注视到自己身上。我说“我知道,有的同学怕其他同学说自己出风头、挣表现,所以不敢帮打扫。这些同学缺少勇气。是不是?”还是没人起来,我接着说:“假如是你吐了,你希望大家还是这样吗?我希望大家换个角度思考。”终于,几个班干部举起了手。我叫他们找来几把拖把,然后帮他们一起打扫。然后,针对此事,我组织全班同学展开讨论,分析他们想干但没勇气干或怕脏怕臭的心理。在学生受到教育后,教授一是观察的方法:看—看清过程,把握主要内容。听—运用听觉器官,仔细听各种声音。想—自己的认识和想法。二是场面描写的方法:场面是由人与事、点与面、局部与整体构成。在写的时候既要有整个场面的描写,又要突出典型人物,点面结合,再现整个过程。让学生以《同学呕吐后》作文。因为这是发生在身边的事,加上老师渗透作文方法,学生写起作文来有血有肉、情真意切。

这件事例说明,在激发了学生习作欲望后,他们的心理因素会驱使他们把自己的生活内容表达出来,不仅提高了作文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能力。

三、学生读书动情时,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学生由于认知能力差、社会实践少,感受没有成人那样深刻,就较难产生写作的欲望。他们的写作欲望建立在读的基础上。当老师自觉引导学生真正进入到课文中,体验课文的或喜或悲,或乐或哀的感情,并把它转化到写作训练中,往往也会收到好的效果。譬如,读了一篇感人的文章,加之老师作文要求,这种读写结合的沟通往往容易使学生产生书面表达的愿望。我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好多学生流下眼泪,显然为小女孩的死而痛心。这个时候,他们的感受深,就会有话想说。倘若能安排作文,学生就不是仅仅为作文而作文,而是想作文而作文了。所以,教师要抓住那些适合小学生的课文,找准学生与课文相融的契机,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写作源泉,激发写作心理动机

作文孕育于学生丰厚的材料积累。材料充足生动,文章就丰满鲜活;材料贫乏,文章就枯瘦干瘪、苍白无力。“欲作屋者必先建基”。写作的“基”就是情感。无论是感知体验还是写作动机都与情感有密切的联系。凡能满足学生需要或符合学生的愿望使之产生愉快、喜爱、肯定的情感,就会对其写作产生积极的增力效果。学生在校时间长,难免觉得单调枯燥,失去新鲜感。如:组织学生野炊、登山、跳绳、打篮球、故事会、游戏等;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增强学生主体意识,耳闻目睹,让新鲜、有趣的活动牵动他们的情感。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扩大学生阅读量,广泛收集好词佳句,当学生有了丰厚的写作材料,在描述写作对象时,生动准确的词句纷至沓来,得心应手,“呼风唤雨”,无疑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写作愿望。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感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特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氛围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三星、情感和词语。”因此,我认为,只有把学生知识因素与心理因素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加强写作过程指导,辅之以量化的具体的要求,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能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课文情感作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的小偷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