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9-01-13 16:44胡牡丹
魅力中国 2019年38期
关键词:美感课本美的

胡牡丹

(南昌市新建区铁河初级中学,江西 南昌 330121)

引言:如今的语文教学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但在以分数为重的要求之下,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也是必然。大多数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大多只注重分数与试题本身,而忘记了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但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仅降低了学生的效率还让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厌恶感。如今,一种有效的方案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体会语文本身的美感,在美感的熏陶之下,有效学习,达到一个良性循环的结果,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一、营造意境,引领学生感受语文美

初中语文课本本身就充斥着大量的文学著作,这些文学著作大多也是中国古今优秀作家的经典篇章。由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课本当中自带的美感,引领学生欣赏文字,让学生爱上学习、感悟学习,在意境当中,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快感!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动力也会变得更高【1】。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教师首先有感情的朗读一遍散文,并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初中时期,大部分学生对于散文的接触程度都不够高,所以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在课堂上通过投影仪播放一些与荷塘月色有关的图片以及音乐,加深学生对美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关于本课的意境也一下子被营造起来了,随后,教师通过播放相关的短片,让学生想象自己正处于这样一种荷塘月色的美景之中,之后教师提问学生:此时心情如何?自己会思考一些什么东西?从而感受作者此时真正的心境。如此一来,学生在沉迷其中的同时,教师也完成了本课的教学,并取得相当不错的成果。通过营造意境,可以极大提升学生对于美的感受,让学生真正沉迷其中。

二、循序渐进,引领学生接近美

有时,在初中语文课本当中也存在着一些比较复杂的文章,这些复杂的文章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变得吃力起来,但通过循序渐进的美感教学,教师却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挖掘文章当中的美感,让学生真正做到有效学习。

例如,教师在讲解朱自清的背影这一篇文章时,首先,教师通过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作者想通过父亲的背影变化来表示什么?为什么作者在八年之后才写了这篇文章?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学生能自然而然的进入教师预定好的情景,接下来,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就能寻找到课本当中的答案――原来,当时作者正处于家庭的巨大变故之中,所以作者也自然而然地想起当年的父亲,以及父亲的背影,回味父亲对自己的亲情,这样学生对于美的感悟也能不由而然的迸发出来。

与此同时,教师会接着告诉学生,其实父母的爱也是如文章介绍的这班,平时父母的一言一行也蕴含着对自己子女的深深爱意。如此一来,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设计方法,帮助学生感受文字的美,感受亲情的美,在达到最佳教学成果的同时教会学生体谅父母。

三、细心观察,引导学生发现美

生活当中是从不缺乏美的存在的,可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发现它们,所以教师在教学初中语文时一定要引导学生,赋予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留意生活的点滴,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事情的表面上,让学生听从内心安排,做到真正的从生活中学习【2】。而这样,学生在写作时也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现象。

作文作为初中语文试卷当中一门比分较大的题目,在学生心目当中所占的比重还是很大的。但大多数学生往往表示在写作时毫无东西可写,所以他们在书写作文时往往东拼西凑,用口水文敷衍了事。但通过美感教学却能帮助学生真正体会生活,发现内心的情感,这样在作文写作时,学生也行如流水,写出的文章更是充满着生活色彩。生活与作文的关系就好比水源和河流,而用心观察就是大坝,如果大坝没有水,水源再丰富,河流也会干枯。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学习,帮助学生感悟生活,此时,教师可以适当的组织一些春游活动,带领学生去公园游玩,观察公园最新的景色,在游玩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写作,将出去游玩的所见所闻,以作文的形式记录下来,如此一来,学生对于美的发现也全部溶于作文之中了。这样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

总结:只有语文教师通过传递美的方法,让学生将美感带入课堂,学生的学习才能变得生动有趣。除此之外,教师也应挖掘课本当中本来就存在的美感,同时挖掘生活中的美感,使学生拥有在生活中发现美并欣赏美的眼睛,让传统的语文课堂变得更美一些。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当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讲解过程,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让学生感受美的氛围,将学生带入其中,接受美的熏陶。同时,这样也能帮助他们在生活中留意每发现美,最后真正的感悟美。

猜你喜欢
美感课本美的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几何映射
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