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作业设计

2019-01-13 16:44王娜
魅力中国 2019年38期
关键词:试管二氧化碳溶液

王娜

(新疆塔城和布克赛尔县第二中学,新疆 塔城地区 834406)

化学作业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师生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学习品质的重要途径。结合实际教学谈谈我在初中化学作业设计中的几点看法:

一、作业设计要有梯度

不同的学生知识积累、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我们要准确掌握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较弱的学生,在设计作业时一定要从基础知识出发,对基础知识的采用不同的题型练习,要让学生感到学有所获。例如在讲常见的酸碱时,就要把常见酸碱的化学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作为练习的重点通过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练习,巩固知识加深印象。而对于成绩优异、思维敏捷的学生添加一两道有一定难度的附加题,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添加关于氢氧化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成分及含量的判断与计算。这样设计既让学生掌握了氢氧化钠的基本性质,还能利用实验推理和计算的思想解决问题。例如,实验小组在研究化学性质时,让稀盐酸分别与装有铁粉,碳酸钙,碳酸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的试管反应。(1)实验后,某试管中溶液呈浅绿色,该试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什么?(2)实验后,向某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再向此试管中加稀盐酸,只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据此判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的反应可能为什么?(3)将(2)反应后的溶液,与上述五支试管中某试管反应后的溶液混合,看到先产生气体,后出现沉淀。则混合前两试管溶液中,溶质分别为什么?混合后溶液中溶质可能为什么?在本题中,第一问适合一般水平的学生,第二问适合中等水平的学生,第三问适合高水平的学生。

二、作业设计要有趣味性

由于化学中的概念、原理都比较抽象、枯燥无味,而家庭小实验以其贴近生活、趣味性强的优势,能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深受学生的欢迎。因此设计家庭作业时,将家庭实验融入其中不仅加强了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生产之间的联系,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教师在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前,预先让学生利用家中的有关用品进行实验:在盛有纯碱的大水杯中点燃两支粗细相同但高低不同的蜡烛,然后沿杯壁慢慢加入食醋并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并猜想哪支蜡烛首先熄灭。这个实验能让学生牢牢记住纯碱与食醋发生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具有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再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前,可以让学生将鸡蛋放入盛有白醋的玻璃容器中观察现象,在上课时就可以用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引入课程。这样不仅让学生明白了学习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作业设计要有开放性

开放性作业是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信息”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学习和训练演绎、归纳、比较、综合等抽象思维,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初步创新意识与能力。一是加强“一题多解”练习。在学习了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道水的净化和水资源紧缺后,设计如下测验习题:你能想出哪些节约用水的措施?哪些防止水污染的措施?一水最多可以有几用?评分依据改成:“一种措施一分,多写一种加一分”,以此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不断创新。还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多种方法鉴别;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除去氧化铁中铁粉的方法等。二是加强规律总结练习。归纳总结的开放型作业是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化学知识杂而零碎,缺乏连贯性,总结和归纳尤为重要。每学完一个课题让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点,每学完一章让学生设计总结归纳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通过这类作业练习学生不仅巩固了知识点,而且学会了归纳总结的常见方法列表法、叙述法、图示法等。

四、作业设计要有实践性

作业形式多样,不一定拘泥于书面练习,可以让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调查、表述、动手、研究等形式。常见的实践性作业有:课题研究、小制作、小实验、参观调查等。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时,可布置调查温室效应的影响、二氧化碳含量增高的原因等;学习水的净化时,可组织学生到自来水厂参观实习等实践性作业。教师也应结合教材因地制宜地组织一些诸如环保、能源等方面的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知识、长才干。

五、作业设计要注重知识的连贯性

教师在布置小节作业时应该考虑到不仅要能回顾前面已经学过的知识,扎实学生的基础,还要理解并且掌握当前所学的知识,还要起到对下节的内容有预习的作用。在布置章节作业时要考虑到每章知识的内在逻辑性,能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形成章节的知识框架。例如在学习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时,要将宏观上的元素与微观上分子、原子、离子进行归纳,既要讲清他们的不同之处,也要讲明他们之间的联系,使作业能达到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对深层知识的拓展。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是对课程意义的重建、延伸和创造的过程。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们应该突破以往的框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构建不同形式的作业。如果我们能在布置作业上多花一些心思,那必然会增加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猜你喜欢
试管二氧化碳溶液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象外之象——牛健哲《溶液》短评
“抓捕”二氧化碳
『溶液』知识全解读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解读“溶液”
试管难题
高性能可变进气岐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异型试管在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