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活化小学作文教学

2019-01-13 16:44安丽娟
魅力中国 2019年38期
关键词:散文读书课文

安丽娟

(河北省蠡县鲍墟镇莲子口小学,河北 蠡县 071400)

孩子觉得作文很难,主要是难在内容上,也就是缺少写作材料。对于作文来说,生活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读书是写作的“流”。在作文教学中,只有积极地开源引流,为学生的作文提供源源活水,学生写作文才会左右逢源,才会爱上写作。

一、立足语文课本,拓展阅读佳作

“博观”才能“约取”,“厚积”才能“薄发”,对于小学生而言,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是很难写出好文章的,只有让学生大量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从作品中慢慢地汲取养分,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语文课文选编的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但仅有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立足课文的前提下,想方设法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才能进一步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感。

教了《长城赞》这幅长联课文之后,我在网络上搜集了大量关于长城的图片让学生观看,跟学生讲关于长城的“孟姜女”的传说,还向学生推荐余秋雨的散文《都江堰》,留意文章里面关于他对长城的另一种不同的声音。我让学生知道,在不同人的眼里,事物的价值是不一样的,让学生明白,原来,人云亦云并不好,能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才是可贵的,从而教育学生在作文中要勇于说实话,说真话,写真情实感。

在教完《索桥的故事》一文后,我还是推荐阅读余秋雨的散文《都江堰》,在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对都江堰这个伟大的水利工程的衷心赞美,感受都江堰对中华文明的滋养。在阅读余秋雨的散文的时候,学生的兴趣很浓。他们跟我说,他的散文比课文里的文章好看。我顺势问:“哪里好看?哪里写得好?”让他们找出文章中打动他们心灵的语句,找出引起他们情感共鸣的语句。这样,通过读一读,悟一悟,让学生明白:要使文章精彩,首先是文章要有优美的语言和词语。在找和品的过程中,学生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大大增强。

真正的读书,不是念念有词,而是心有所悟,只有多多品味,才能获得受益。

二、广泛涉猎精品,得到浸润感悟

俗话说得好:“功夫在诗外”。要想真正学好作文,光把书本读好是远远不够的,作文写的好的人,必定是“好读书,读好书”的人。我引领孩子们买《读者》、《意林》、《青年文摘》、《散文选刊》、《中华活页散文》这些能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书籍,现在,很多学生都手拿一本《意林》或者《读者》,大家还会交换着看,读好书的风气越来越浓。

为了使读书更有效,我注重开展与读书有关的活动,以活动激励孩子们爱上读书。例如:做“好书推介卡”、开展“每天一诗”诵读活动、评选班级小书虫、评选最佳读书名言、每天课前由学生讲一个小故事等。

由于大量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断地积累名言佳句,学生的语感不断增强,他们的作文中,积累的佳句信手拈来,作文也越来越有文采。

三、合作修改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学生包写作,教师包评改,其结果是教师疲于奔命而学生收效甚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要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我在日常教学中也进行了许多尝试。

1.分小组,定任务。把全班学生分成十个小组,每组选一个同学担任小组长。老师把全班学生的作文分成10份,每个小组修改4篇作文。

2.讲要求,明方法。修改作文的时候,我提出以下要求:A.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用红笔圈出,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旁边。B.在作文中出现的好词语,用红笔在词语下面打上三角符号,并在旁边写上“好词”的评价。C.在作文中出现的好语句,要求学生用波浪线画出来,并写上评语“好句子”,以及好在哪里,例如“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含义深刻”“耐人寻味”“比喻句用的好”“排比句写得好”等等评价鼓励的语言。D.给出作文分数,写出自己读后的简短感受。

3.仔细读,选佳作。修改完以后,让学生在四篇作文中挑选出其中最好的一篇,准备在全班交流。

4.共赏析,练朗读。挑选出好作文以后,由每个小组推举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大声朗读这位同学的作文。这个环节,既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把好的习作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互相学习。

5.谈感受,练表达。每读完一篇作文,我都会找几个学生谈一谈听后的感受,既考察他们听的能力,又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6.荐美文,齐分享。在欣赏完我们班的佳作后,我还找出一篇相关题材的文笔优美的佳作,与学生一起分享品读,从中找到自己的作文与好文章的差距,激励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

作文自改,注重教师引领、同学互教、实践反思,教给了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追踪新闻热点,活化作文素材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们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社会上每天都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情,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把学生思维的引线打开,他们写出的作文才会是鲜活感人,饱含真情的。

最近美国攻打叙利亚这一事件,牵动了无数人的神经,引发了全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深入思考。我们语文老师怎么能错过这一次让学生练习作文的大好机会呢?我在课堂上把整件事情的大概经过讲给学生听,引起他们的关注。随即,把在网上搜索到的事件图片让他们看,激发他们的情感,然后组织他们讨论,让他们谈谈对事情的看法。很多学生经过看图片后,忧愤的情感油然而生,他们同情叙利亚儿童的不幸命运,痛恨可怕的战争。学生情感的闸门完全打开,真情自然流露。这次作文,同学们都写得非常好,连平时最不喜欢作文的学生都写了800多字。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富,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让学生有话可写,有话想说,就一定能把作文写好。

教师积极地开源引流,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描写生活,奋笔疾书,倾吐真情。当学生面对写作不再大倒苦水,而是呼之欲出,不吐不快时,“作文难”会离我们远去,我们会有机会欣赏到学生的生花妙笔,写作也因此才有可能成为学生的一种本能和爱好。

猜你喜欢
散文读书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背课文的小偷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背课文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