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浅析

2019-01-13 16:44刘帅
魅力中国 2019年38期
关键词:收费基础设施交通

刘帅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北京 100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整个社会对交通运输需求的日益增加,如何解决交通拥挤和堵塞现象几乎成了各国政府最为棘手的难题之一。通过各种技术的应用,提高现有道路的利用率、道路交通的安全程度以及道路使用的舒适程度成为目前研究热点,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应运而生,并且已成为公认的有效地解决交通运输领域问题,特别是交通拥挤、交通阻塞、交通事故和交通污染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而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或者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的运输和管理系统。其前身是智能车辆道路系统(Intelligent Vehicle highway system,IVHS)。它通过人、车、路的协调统一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缓解交通阻塞,提高路网通过能力,减少交通事故,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智能交通形成一个系统概念,起始于20 世纪80年代,其中美国智能车辆道路系统(IVHS)、欧洲高效安全欧洲交通计划(PROMETHEUS)、欧洲车辆安全道路结构计划(DRIVE)以及日本的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ICS)最具代表性。

一、国外智能交通系统应用

(一)美国先进公共交通系统

美国先进公共交通系统通过先进的技术实现了协调调度,自动报站、实时信息发布等功能。包括自动车辆定位技术子系统、自动乘客技术、自动乘客信息、车辆诊断、交通信号有限、电子收费、无声报警、移动数据终端八大子系统。

(二)德国电子收费系统

德国2005年初在全国范围内针对载重超过12t的卡车实行,ETC德国开发并使用的这一高速公路ETC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不设收费窗口的最先进的道路收费系统,它的主要优点在于:①可以自动鉴别高速公路与国道,只计算车辆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里程;②车辆通过监测点时,自动与计算中心结算,免除了收费站点前排队堵车的局面;③收费合理,新型的全自动收费系统以实际行驶公里数为结算基准。

二、我国各地的智能交通研究及应用

北京市智能公交系统停车诱导系统,及时发布附近停车场的情况,有效缓解了停车难及交通阻塞问题。还有就是其先进的公交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共享平台就是发布公交信息,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广东市的全线通(OMN,TPAS)移动信息管理系统利用CDMA技术开发的基于卫星的双向通信定位系统,只要在卫星覆盖范围内, 对任何移动目标都可以进行有效的监控, 同时可管理车、船队运行费用,从而提高了运输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

另外重庆市交通指挥与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管辖区域内交通状况的实时检测、监视,有效的缓解了交通堵塞。还有其城市交通事故/紧急事件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科学合理地调度管辖区域内的警力、紧急救援、路障清理力量, 快速处置交通事故、紧急交通突发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

三、国外lTS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应注重同步协调发展我们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交通系统。现阶段,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人均占有量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几十分之一;一些大中城市路网凌乱,拥堵严重,二三线城市疯狂追捧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而公共交通并未满足人们出行需求;在我国很多县级市城市化进程刚刚开始,很多都未通公路,基础设施相对较差,这种情况下,我们应综合合理利用资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路网覆盖面积,提高交通服务水平,开发智能交通产品,建设信息化服务平台。

(二)将各行业资源有效整理利用,促进部门间协调合作。

我国目前存在一种现状,各行各业的资源分享不够充分,很多单位因相互协调问题不能使得资源共享,而达不到智能交通的顺利推广,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合作与沟通,在智能交通系统管理运营方面有更明确的职责分工与部门协调机制,一些运作较为成功的系统也基本解决了信息共享、协同办公等问题,并积极发挥了各部门作用。

(三)明确我国新时期ITS发展重点

国外ITS发展较早,各种系统相对比较成熟,在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差,道路状况复杂的前提下应该制定适合本国的ITS发展计划。我国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了我国新时期ITS建设的重点,即“重点开发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技术,现代物流技术,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汽车智能技术和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

(四)推动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化发展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ITS的潜在效益和市场。为保持在此领域的先导地位和竞争力,不论是美国的冰茶法案还是欧洲的计划,都宣布了国外对于ITS发展的重视。我国应不断开拓创新,研发自己的ITS产业,应用先进技术发展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推动智能交通的产业化发展。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我们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的智能交通系统不够完善,还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各部门缺少联系,这极大地阻碍了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另外,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还处于政府为主体的状况,缺少民间的互动,我们应该加快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培养民间企业加入到相关研究工作中来。最后,就是我们的成果转化率低,很多研究成果仅仅停留在了理论阶段,没有实地应用,就荒废了。

我们不能停下我们前进的脚步,毕竟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希望的我们创新的成果能够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引用《交通工程手册》中的一句话就是“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

猜你喜欢
收费基础设施交通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大数据+AI收费稽核系统
五峰山准自由流收费模式探索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行政法上之不利类推禁止*——以一起登记收费案为例
繁忙的交通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自由流收费技术解决方案的创新应用
小小交通劝导员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