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2019-01-13 08:41宋静
魅力中国 2019年36期
关键词:作文课小学生情感

宋静

(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羊三木回族乡刘皮庄完全小学,河北 沧州 061100)

作文课的教学一直是长期困扰教师并令人头疼的一个课题,尤其是小学作文教学,更是看法不一,众说纷纭。为写好作文,师生往往要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我通过自己上的这节作文课,加之本人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释放人性,展现自我情感

一说到作文课,许多教师都会从拓展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注重写作方法、讲求写作技艺来谈起,这些说法当然无庸置疑。但我个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不应只在这些方面下工夫,更应该注重人性的释放和自我情感的展现。就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所说:能用恰当的词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将句子写通顺,能将事情有重点的写具体,写清楚。”即我手写我心。小学生的情感特点是热烈、真挚、易感染、易激动。因此,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才能打开学生作文思路。当学生情感丰富强烈、兴趣盎然时,写作就变得积极主动。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评价,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创新的闪光点,及时给与鼓励,树立良好的自信心,激发写作的动机。我曾经看过一句教育名言“教育的目的在于尊重人性。”对于人性的尊重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倾听心声,尊重情感。现在我们读学生的作文,总觉得虚假,要么是干巴巴的流水账,要么是给你编一个美丽的故事。对小学生来说,让他们即要说实话,又要有新意,即要注意遣词造句,还要注意写作方法,这谈何容易。这种要求常常让学生无从下手,只能敷衍了事,完成任务,无法将真实的东西写出来。因此,我认为小学生作文就是让学生能通过亲身体验,写出真实的感受,同样观察人物、动物、事件等,都需要多种感官的参与。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获得深刻的感受,捕捉出作文生动形象,内容具体的素材。将心中的情感从笔尖缓缓流出,这种自然、真实、不加雕琢的东西才应是我们作文教学所追求的境界。

二、小学作文课模式的构想

从二年级起,我们就要求学生写话、写日记甚至写作文了,其实我觉得这个要求太高了,能用自己的话把想说的事情写清楚就行了。以我的经历,我觉得二三年级应该是说作文、改作文。说”是写的前奏,“写”是说的深化。“说”这一口头表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所说的是连贯、流畅的语言,更有利于落笔成文。要加强语言表达,以说促写、多说多写,是非常重要的。四年级是仿作文,当然,仿写既不是机械性的,更不是随意性的,应该是有序和有机进行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阅读教学与说话、写话有千万个接触点,有的课文更是典范。教师应慧眼识材,抓住读写结合点,促使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语言材料、表达方式等运用于新的语境中,做到仿中有创。五、六年级才是写作文,这还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部分学生到六年级才能试着写作文。当然,改要改得巧妙,仿要仿得真实。改与仿是写的积累,把基础打扎实了才能达到写的水平。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伸。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是让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对度的把握要准

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作文要求,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有些学生要拔高要求,有些学生要降低标准。有些作文要求适当用一些写作手法,有些学生能用恰当的语句写通顺、写清楚就行了。过度的要求、过多的限制反而让学生无从下手,抺杀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望而生畏。比如四年级下册作文“手”的教学,对“手”的反面拓展与描写,我认为在课后给学生点一下即可,没必要在课堂上细说,增加负担反而扰乱了主题。

四、注重课外积累

由于农村小学生阅读量小、词汇缺乏、知识面窄,在语言表达上较不确切、不生动具体,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我认为注重平时积累,多渠道丰富学生的作文语言。教师要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学生积累语言。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平时,我们都要求学生注重积累,但积累的结果是我们的学生能背出许多好词佳句,但却用不到自己的写作中,通过今天的课,我认为积累不单纯是背,要让学生的积累更有效,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如下的方法进行有目的的训练,从而达到轻松作文的目的。首先要让积累变得有意义,让语言积累变成学生自觉的行为,学生摘抄的语句都是他们自己喜欢的,也都比较贴近他们的生活,能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作文时这些词语就可以信手拈来,使习作锦上添花。其次,我们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用词用句的地方。比如本节课中,我搜集了一些写手的词句,然后要求学生在作文时试着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让这些好词佳句成为有意义的积累,这种方法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词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了积累方法——有效积累,让他们在生活中自觉积累,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也才能成为“写”的主宰者。

五、教给学生自改方法,培养学生自改能力

一篇好的作文的诞生是经过反复推敲、修改,仔细斟酌而成的。学生在上了教师的指导课后,经过自己的思考,完成的作文仅仅是一篇初稿。如果教师未能充分肯定其作文的成绩,未能明确指出其修改的方向、方法,未能教会他们自评自改的本领。那么,学生写作积极性又能坚持多久呢?

因此,在教学生自改作文时,首先教给学生修改方法,指出修改范围。让学生用统一规定的修改符号,按照一定的顺序(如按字、词、句、段、篇的顺序)找出有毛病的地方,在原文上进行修改。一次突破一个重点,解决一个问题,然后逐步加深难度,达到全面修改。要让学生知道修改哪些方面。一是内容方面:看看中心是否明确,思想是否健康,情节是否真实,材料是否充实等。二是结构方面:看看顺序是否恰当,分段是否合理,条理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过度是否自然等。三是语言方面:看看语句是否通顺,前后是否连贯,有无错别字,有无用错的标点等。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要用一颗童心去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童真、童趣,让每一颗幼稚的心灵得到真、善、美的陶冶,让学生用自己的笔去描绘出五彩缤纷的世界。

猜你喜欢
作文课小学生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堂有趣的作文课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我是小学生
作文课
Thc Composition Class作文课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