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合作学习方式促进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2019-01-13 15:59山东淄博市张店区齐德中学卢洪喜王晓薇
家长 2019年20期
关键词:分组数学教师数学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齐德中学 卢洪喜 王晓薇

一、合作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同学生能够了解本组内其他同伴的想法,数学基础好的学生能够辅导基础差的学生,通过优化其思考问题的方式,帮助所有的学生解决更多的问题,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提升全班的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仅凭教师一个人的力量,不可能每道题都能得到非常细致的讲解,毕竟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将一堂课中的教学难点都集中到一起,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完成不同的任务。教师不要过于干预小组讨论分析问题,而应在其中起引导的作用,只在小组讨论中产生较大的疑问之处给予暗示或者指点。

二、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方式运用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一)课堂分组具有随意性

初中数学课堂上,搞好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合理地分组,因为这关系到小组内的成员之间能否有效地沟通。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数学教师弱化了分组的重要性,对每个小组内成员的搭配问题很少关注,他们采取的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同桌2人合作、前后桌4人合作的分组方式,即基本上按照就近原则分组。这样虽然方便,能节省复杂分组的时间,但却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有的小组内全是数学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气氛非常活跃;而有的全是数学学困生,合作过程中经常默不作声,毫无生气可言。

(二)缺少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

部分数学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导致学生没有学习方向。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这堂课上,有教师先带领学生复习了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特征,然后在课件中给学生随意展示了几张三角形图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动手操作,探究其性质,然后总结出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而到了真正合作的时候,由于学生不明确要求,很多人没有按照教师说的那样去做。这样便使合作学习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三)合作学习的内容不够充实

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对合作学习的作用过分夸大,认为不让学生合作讨论就是违背新课程的要求。在这种错误理念的指引下,他们在课堂上随意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完全不考虑教学内容是否有必要采取这种方式。由此,在学习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知识时,学生就难以提起兴趣,为了应付教师仅仅“走过场”。例如,某教师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时,他采用温故知新的方式导入新课,然后请大家在小组内将课件上的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但是学生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并没有进行交流,而是自己独立完成任务。很明显,这种没有合作探究意义的教学内容只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三、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方式有效运用的举措

(一)依据学情建立科学的合作学习分组机制

如前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组织的合作学习基本上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而分组就成了合作学习前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结合教学经验,我认为教师有必要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数学学习基本情况,包括性格因素、学习成绩、课堂表现力、以及课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等,在掌握了学情的基础上才能将学生合理地分组。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建立一套基于学情的科学的合作学习分组机制,确保让每位学生都能分到适合自己的小组中。大量的实践表明,“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方式,能照顾到绝大部分的学生。即每个组中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备数学成绩优秀、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同时要搭配数学学习成绩较中等及以下的学生;性格乐观、乐于助人的学生要搭配性格内向具有一些自我意识的学生。这样能够产生有差互补的效果,并逐步改善性格内向、思维懒惰的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立足教材内容设定合理的合作学习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导向,学习目标则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应该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初中数学课堂上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要避免流于形式,必须让他们看到明确的目标。

(三)根据学生的平均认知水平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

初中数学教材上的知识并非都是复杂难以理解的,有很多概念性的知识是通过简单的语言解释,学生就能理解的。这就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合作学习。可见,合作学习的内容是关键。例如,在一次函数的练习题讲解中,有下列题目:一次函数y=-5x+2的图像经过点M(-3,a)、点N(-6,b),试比较a与b的大小。该问题涉及斜率(一般用k表示)的正负问题,因此需要分类讨论。这便是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时机。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确定解决方案,再由全班学生相互补充。经过探讨,学生找到了三条解答上述问题的方法:第一,直接将点M、N的坐标依次带入函数,得出a、b的值再比较。第二,画出函数图象,标注出M、N的位置,直接读图就能比较a、b的大小。第三,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来比较大小,当k<0时,y会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即a<b。在上述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得到开拓,创新能力也得到锻炼。

综上可知,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师要正确认识合作学习的价值及其对学生能力发展的意义,努力走出误区,避免出现“假合作”形式化现象。如此,方能充分彰显合作学习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提升数学学习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分组数学教师数学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分组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