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意义及其策略

2019-01-13 15:59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向英
家长 2019年20期
关键词:共育家园幼儿园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向英

家庭作为幼儿成长发育的主要场所,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落实与贯彻幼儿园教育内容,在家园共育中起辅助地位。当然,在家园共育权重衡量的过程中,家园之间的地位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借由灵活的合作手法与机制,既要保证合作的针对性,又要避免合作的死板化,才能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从而配合实际需求助推动幼儿发展。

一、家园共育定义

家园共育指的是幼儿园及家庭均将自身当作幼儿德智体美健康茁壮成长的主要元素。双方密切沟通交流,互相支撑与配合,互相扶持,凭借交互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从这两个主体着手,势必将会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实际发育情况。

二、家园共育的意义

(一)促进儿童良好个性发展

家庭与幼儿园各自承担其责任,共同开展教学,使教学体系逐渐走向系统化。幼儿园教学对于家长辅助的依赖性较大。家长在幼儿园系统教育中承担重要的责任,了解并支持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做好家长工作,提高与家长沟通的能力,与家长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提高家园共育质量奠定基础。若家园教育理念不一致或者截然相反,则幼儿的思想观与人生价值观无法树立起来,因此说良好的家园共育,有助于为幼儿个性发展提供优质的环境。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中的两个重要场所,它们直接关系到幼儿身心的发展,在家中家长应该树立好榜样,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幼儿园内,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心理动态,结合幼儿的发展状态开展教学。在家庭中,父母的科学育儿观应和幼儿园保持一致,促进幼儿家园教育的同步,达到学前教育的目的。

(二)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目前,很多父母由于工作忙,将幼儿托付给长辈照看,虽尽生育职责却缺失亲子教养过程。搭建家园共育,共同承担其抚养儿童的责任,让家长从忙碌的工作中抽身来照顾幼儿的生活与学习,为更多的亲子时间获取机会。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能及时发现幼儿成长中的问题,并参与到幼儿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激发家长潜能。幼儿观察力强,善于模仿,父母的言传身教尤为重要。只有家长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促使幼儿健康成长。然而许多家庭不注重学前教育,放任幼儿自由生长,这种方式会促使幼儿出现自私、无素质等不良行为。家园共育的模式成立后,可增加家庭与幼儿园直接沟通是频次,家长可学习幼儿园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矫正幼儿不良习惯,使家庭教育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三)帮助家长与教师发现施教中的错误

父母在选择教育方式的同时,更应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幼儿园无法完全确保学前教育达到完美效果,故此,幼儿园设立家园共育的模式改善这一局限,在幼儿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家园相互合作,共同教育,这样既可解决家长忧虑,同时也使得幼儿园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得以完善。倘若家长在幼儿成长教育中脱离,势必将会导致幼儿成长失之偏颇,缺乏父母的关爱,也很容易引起幼儿自卑、封闭等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因而积极地开展家长与教师合作,及时沟通,能较详细地了解幼儿的成长动态,有助于及时地发展施教中的错误。

三、有效推动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策略

(一)增加沟通,完善家园共育规划

首先,家长是幼儿的监护人,教师是幼儿的启蒙幼师,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了解不同幼儿的家庭背景,在与幼儿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话语权,促进与家长高效沟通。作为家长应主动与教师了解幼儿在园的真实情况,不应只在乎幼儿的学习情况,应多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其次,对家园共育有效规划。这不仅需要幼儿园的配合,还要借助政府和教育部门共同完成。教育部门需要结合当地发展现状,拟定有利于学前教育长期发展的规划以及目标计划,并坚决落实。通过实地考察,有的放矢地采取科学的策略,尤其对于发展落后区域的幼儿园,应提供教育帮扶。推动幼儿园顺利地开展家园共育,保障幼儿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借助家长力量提升合作效果

家园合作的目的是实现共赢,共促幼儿的发展,明确双方的责任,构建长效的合作机制尤为重要。家长参与幼儿管理相关计划的制定,不仅提高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同时能充分结合孩子的特点,提高可行性。此外,在教学实施、评价过程中,也鼓励家长参与监督。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丰富合作方式,提高合作的效果,应多邀请家长参与到园区的工作和管理方面。例如在生活中的饮食,在园区的建造,及园区的设施管理方面,还可以使家长深入到幼儿在园的生活当中。同时,园区还可多创办亲子活动,让家长可以时常与幼儿沟通,通过游戏,培养幼儿与家长之间的和谐度,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孩子,提高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认识,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同。

(三)双方换位思考,确保合作双方地位平等

家园共育是建立在双方信任的角度上进行的,正确定位各自角色,才能促进彼此信任。在教育幼儿成长过程中,双方应换位思考,确保合作双方地位平等。教师多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幼儿,摒弃对家长的偏见,带动家长共同参与到家园共育中。园区应多组织活动,并邀请家长积极参与进来,促进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使之高效交流。家长参与态度影响着家园共育的质量。家长的支持是确保家园共育合理开展的基础,家长应积极配合教师工作,积极采纳教师的建议,尊重和理解教师的工作。两种教育形式有机融合,精准把握幼儿发展的特点,让教育的及时性与针对性更强,提高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幼儿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