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困境与突围

2019-01-13 08:41廖春艳
魅力中国 2019年36期
关键词:汉语言语文课程理念

廖春艳

(新疆和田地区教育学院(师范学校),新疆 和田 818000)

语言作为人类在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与人类的生存活动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对汉语言的学习,可以逐渐提升学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在面对一部文学作品赏析时可以直接运用专业知识对其进行评价,在此赏析和评价中不断提高我们的自身人文素养,从而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改革的意义

中国语文教育形成于五四时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开始重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更好地满足各个行业的工作需求。语文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写作、审美能力和文学基础知识水平等。虽然,在职业定位上比较模糊,但在传承和发展人文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价值。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困境

(一)学生学习认知存在偏差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实施教育改革。然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不热衷于学习汉语和文学。他们只是把它当作一门中文课程,认为这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没有帮助。一些学生把专业技术放在首位,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中,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内容。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语文教育的发展。

(二)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涌现,使现代课堂教学的形式看起来光鲜亮丽,但由于汉语言文学本身具有高度的理论性,目前,大多数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等职业院校,仍在延用旧的教学方法,使用“灌输式”模式,学生则采用被动的学习方式,记笔记,背笔记,少了独立思考的机会。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显示人性的闪光,语言和文化魅力的学科,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知识变得僵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了更多的内存,却不会去理解其内涵,很难找到学习汉语的乐趣,致使其所获得的理论知识,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和成就。这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受不到语文教育的意义,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三)需要改进评价机制

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建立了专门的汉语言文学考试数据库。教学结束后,根据课程内容安排相应的考试,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但这种评估方法导致内容,考试范围和标记的方法基本上都是相同的,这也导致许多学生追求分数,在课堂上记笔记,考试前几天死记硬背,学生的知识水平在短时间内大范围的提升,但是一旦在考试后,很快被遗忘。这种评价方法很难真正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更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也不会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才。

三、汉语言文学教育改革的策略

(一)加强语文教育的宣传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是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保证。所以,学校和教师应关注语文教育,并积极学习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意义和功能,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推广最新的教育理念,语文课程的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并激发教师的热情。学校管理层也可以定期上课,以保证语文课程的质量。

(二)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语文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应始终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因而,教师应改变过去“灌输式”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自身水平提升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引进各种新颖的课堂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交互式教学、情境教学方法,等等,这不仅可以建立起一个更有吸引力和有效的汉语言文学课,还可以给学生更多的玩耍空间,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师生,学生之间积极互动交流,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三)完善语文课程评价体系

语文课程评价要尊重课程的本质,注重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而不是对教材内容的记忆。评价的内容,老师可能会减少填空题,或选择适当的比例,更多的方式得出答案,这样,不但可以大大改善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也能鼓励学生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了促进学生的文学素养,让每一个孩子绽放不同的光芒,应实施开放教育,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文化修养和人文精神,已成为现代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汉语言教育改革的成效,不仅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未来的发展,而且,影响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文化的传承。与校院的大多数专业课程相比,虽然,汉语言文学课程缺乏一定的专业性,职业方向模糊,但它们对学生有着全面、长期的积极影响,能够给学生终身受益的意识和理念。因此,汉语言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继续研究和实践,为汉语言教育发展,探索可行的方法,以便充分显示中国语言和文学的魅力,也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和成长。

猜你喜欢
汉语言语文课程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基于语言模因论的朝汉语言接触探析*——以汉字词形态构成为例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