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群众舞蹈的创作及发展

2019-01-13 08:41李媛
魅力中国 2019年36期
关键词:参与者舞蹈群众

李媛

(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随着这几年各地开展的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群众舞蹈也慢慢的带着它独特的魅力走进人们的生活。广大人民群众是群众舞蹈的最直接参与者,群众的日常生活素材促进了每个舞蹈作品的产生。所以,我们应该带领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扩大群众舞蹈的队伍,提高群众舞蹈的整体水平,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

一、群众舞蹈的特点

和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舞蹈有着独特的表演方式和吸引力,在整个舞蹈的发展过程中,群众舞蹈慢慢成了群众休闲娱乐的主要途径之一。因而它的参与者层次让群众舞蹈有了群众性与地域性的特点。

(一)群众性

群众舞蹈的主体和群众舞蹈发展的促进者是群众。在表演内容和表演地点上,都要以群众为出发点,让人们去了解热爱舞蹈。群众舞蹈的参与者在年龄和职业上有很多不同,有孩子、青年和老人等,他们有的是在田地里耕作的农民,有为家付出的妇女,有为城市建设做贡献的建筑工等等,充分说明了群众舞蹈的群众性特点。

(二)地域性

一方水土一种文化,每个地区的当地生活习惯和环境都直接影响着舞蹈风格的确立。就崎岖不平的山区与地域面积广阔的平原相比:高山地区在舞蹈风格的把握上偏向小家碧玉;平原地区会偏向于奔放豪迈。例如《基诺大鼓舞》就把西双版纳基诺族特有的庆祝活动用舞蹈的方式呈现给大家,把基诺族女人柔美娇小,男人彪悍有力的民族特征表现出来。《酒乡情》更是在舞台上用款款家乡劳作姿,将酒是家乡美乡近情更怯的情怀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群众舞蹈的地域性特点受这些不可逆的地域性因素影响。

二、群众舞蹈的创作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审美水平和对文化的需求也在提高,群众舞蹈融入到人们的文化生活中也成为一种潮流趋势。

(一)创作的基本步骤

1.情节的构思

舞蹈作品的中心思想在于舞蹈的选材,而情节的构思是群众舞蹈选材的核心内容。本身群众舞蹈非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对群众舞蹈内容的上要严格慎重。要选择容易理解且简单的舞蹈,这对于群众来说不但容易完成,而且适合群众的舞蹈发展。

群众舞蹈的创作中题材的选择一定要以群众为出发点,贴近生活,简单易解,这样才能表达出人们最真实的情感,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展现出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群众舞蹈创作的灵感主要来源于人们的日常活动,只有把最普通的生活情节艺术化,才能受到人们的支持和认同。

2.音乐的选取

我们在创作舞蹈的过程中要注意音乐的选择问题,从多方面来分析音乐与舞蹈的搭配性。

第一、要分清参与的人群层次。按一般规律来说,孩子喜欢上口快、容易记住的音乐,青年人喜欢节奏感强的音乐,中年人偏爱柔美、舒缓的音乐,而老年人倾向于有年代感的音乐。我们要根据不同年龄层次选择不同的音乐,再搭配上不同的舞蹈,这样就很容易的符合大众的口味。第二: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在当今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音乐的更新也越来越快,我们要及时更新音乐库,为舞蹈的搭配准备更多的选择性。让参与者感受到其中的新鲜感,从而吸引更多人的参与和关注。

3.动作及队形的编排

舞蹈的动作是体现舞蹈主题的最主要部分。在舞蹈动作的设计上难免会有编排者的个人想法,切记这个时候不要忽略了大众的意见。但同时也值得注意的是动作的难易程度,尤其是中老年人,因为自身身体的原因,动作难度一定不能太难,还要考虑动作幅度的大小,要大部分人都能接受,否则会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

舞蹈的队形是整个舞蹈的框架,如果框架不稳,最后也会失败。在进行队形编排的过程中,要考虑人员的数量,数量多的可以充分发挥这个优势设计一些流动的线条,而数量相对较少的就可以在层次上多做一些变化,时间空间对比明显一些,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

三、群众舞蹈的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全面发展群众文化,群众舞蹈又是群众文化的重要部分,大力推广群众舞蹈可以进一步推动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

(一)提高舞蹈创作者的专业素养

群众舞蹈的参与者是群众,其编排舞蹈的带领者也同样来自群众,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编排的能力决定了舞蹈作品本质的好坏。但他们又没有专业舞者那么好的身体素质和丰富的知识储备量。所以,要想保证作品的质量,其带领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为编创出好的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创作者专业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参加不同舞蹈风格的课程培训,参加各种舞蹈学术交流大会和各种文艺演出,增加舞台经验,很多很多。还要深入到群众中去,群众舞蹈本身的题材就来源于生活,编创者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某些细节,汲取其中有利用价值的线索,产生出更多的情感共鸣。

(二)促进群众舞蹈的多方面发展

群众舞蹈和专业舞蹈相比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的社会功能和独特的魅力。它不光能在人们工作之余放松心情、强身健体,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反映出社会更深刻的内涵,间接地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对美的敏感度,这也导致它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群众舞蹈这一文化活动的参与对象包括来自各个年龄阶段和各种职业的人们,这样强大的吸引力是别的活动不可比拟的。

(三)提升群众舞蹈参与者的群文意识

参与群众舞蹈的人们,大多年龄和职业有很大差异,但是因为热爱舞蹈慢慢走到一起,他们在跳舞的过程中逐渐相知相识,结交了更多的良友。作为底层默默无闻的工作者他们有着不普通的生活,舞蹈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但是由于群众舞蹈的参与者大多都是非专业的普通人们,都是带着对舞蹈热爱,没有受过专业的舞蹈培训,所以相比较他们的创作与排练受很大因素的限制,实施起来特别困难。因此,要想提高群众舞蹈的整体水平,首先要普及群众的文化意识,要有积极学习的心态。其次要开放多渠道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加强对它的认识和了解。

近年来,全国各地关于各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确保广大群众有更多的展示自我的平台。群众舞蹈的参与者对舞蹈的认识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些做法不仅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在空闲之余享受生活,更把群众的整体文化水平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分享其中的快乐。

综上所述,群众舞蹈是群众文化活动很重要的部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群众舞蹈也显得尤为特殊。群众舞蹈既增加了人们的生活趣味又提高了人们参加文化活动的素质素养,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舞蹈。审美和健身是群众舞蹈最表面的功能。增加群众对舞蹈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艺术修养的加强和文化艺术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群众舞蹈的开展和普及。

猜你喜欢
参与者舞蹈群众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门限秘密分享中高效添加新参与者方案
多让群众咧嘴笑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基于代理的多方公平交换签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