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节约集约用地视角下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2019-01-13 08:41刘芳
魅力中国 2019年36期
关键词:集约宅基地节约

刘芳

(湖北省荆州市国土资源局荆州分局,湖北 荆州 434020)

我国土地面积大,但人均占有量较小,土地资源稀缺已经是我国的基本事实,而对当前土地进行节约集约用地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国策。随着我国城镇化脚步的不断推进,城市发展的空间在逐渐的减少,很多城市用地已经达到了紧张的状态,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用地的潜力发掘一定要对农村的宅基地进行建设,通过节约集约的角度推动我国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对宅基地制度有效地分析,推动我国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不断地加强城市建设和农村土地建设,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

一、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内涵

宅基地制度改革是我国当前土地改革的其中一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宅基地制度改革能够对城乡建设用地以及传统的农业地区进行土地的改革,能够让一户一宅制度得以保障,让土基面积能够达到法定分配。同时在不同的地区通过不断的落实一户一宅的方法,根据实际的地域差异推广第二第三产业,很多地区人均耕地较少。出现了集中建房的情况,这样的一般不会分配专门的宅基地,而对于城乡建设用地扩展的边界,一般是由政府统一的进行分配,对农村的公寓住宅进行集中的建设,这样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利用,也将宅基地的法定面积进行等值转换。很多地区的宅基地指标不足,在进行宅基地制度改革过程中,可以通过利用当前的建设用地进行翻新,通过集中的建设公寓来使居民的住宅权益得以保障。

二、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 缺乏相关法律支撑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宅基地虽然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配置,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缺少了一定的实质性,在应用效率和质量上都不是很高。同时就整体的管理过程而言,法律上的规定还不够全面。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也带动了农村地区人口的流动,很多农村地区当前的宅基地出现了大量的浪费,闲置的宅基地不能得到高效的利用,而国家在这一方面的法律法规仍有空缺,缺乏基本的法律支撑。同时我国宅基地回收的操作规定也不够全面,无法真正实现农村宅基地的合理利用。国家对旧宅地地的退出机制也不够完善,很多农民在新建房后依然存有旧宅,这样是导致农村的产权不够清晰,形成了很多的空心村,宅基地管理难度增加。

(二)监管不到位, 严重影响管理效率

目前对于农村宅基地的管理还不到位,很多管理人员与管理范围不匹配,在管理过程中缺乏对农村宅基地的有针对性的管理。在进行执法时也不能够运用合理的执法手段,同时在监管过程中需要多个部门共同管理,其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意识不够强,在宅基地问题上出现了较大的随意性,发现违法问题时也不能够出重拳,使得违法成本过低,很多处罚方式无法提高法律的震慑力。

(三)宅基地权责不明晰, 农民占而不用现象普遍

在农村地区宅基地应该属于集体所有,是由村委会统一进行管理,农民只是取得了使用权而并未有占有权。宅基地的设置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基本保障,这些也是农民的权利,但是农民必须要有一定的义务,就是正确的使用宅基地。但当前很多农村在享受权利时并未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认为宅基地就是自家的财产,随意搭建和扩建,同时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很多老旧的宅基地并未按时归还,导致如今农村地区的用地依然紧张。虽然很多村民都搬入了新的楼房,但是宅基地却并未归还,使得旧房无法真正发挥其价值,而现有的法律政策也并未对放弃补偿进行明晰,使得很多农民出现了闲置但不归还的情况。

三、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对策

(一)做好村庄规划, 加强宅基审批管理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必须要通过严格做好村庄规划来将宅基地进行管理。对宅基地进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提前做好规划,按照实际的村庄建设情况来进行合理的指导,使其有序的发展,所以一定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村镇进行前期的走访,按照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的原则,合理地进行城镇规划,保证土地利用率的提升。同时也要坚持节约用地以村庄为依托,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由国土资源部门牵头,通过严格审批制度,严格执法按章办事来是宅基地,做到真正的物有所用。同时在村内发展规划对近期和长期的规划进行,制定并且严格地抓好落实,为了进一步保护宅基地不被破坏,一定要对未经审批的宅基地建房者进行依法处理,这样能够提高法律的震慑性和强制性,提高人们的宅基地保护意识。

(二)加强执法监管力度, 强化法治意识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和改革,一定要加强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作为执法人员需要提升自己的执法人能力,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对当前农村土地以及宅基地的情况进行密切地了解,实行动态的监督,同时也要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失误,在执法过程中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为政府提供更加好的农村宅基地管理方式。乡镇府也要明确自己的宅基地保护责任,对当前自己的管理规划和考核目标进行确定,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后管理干部更应该强化法制意识,对出现问题要及时的担责,这样才能确保整个宅基地管理工作的有效。

(三)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方法

因地制宜的节约用地办法,能够保证宅基地管理工作的效率,通过将节约集约用地的思想灌输到每一位居民心中,每一位领导通过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识实行土地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农村宅基地工作的有效开展。与此同时,作为管理部门需要对当前农村用地的发展潜力进行分析,保证农民用地的合理性,根据长久的发展规划来制定目标。其次也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来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其配备更加完善的配套服务,通过加强农户的住房意识来不断的改善当前农村空心村的现状。最后也需要大力的宣传节约用地的方法,根据当地的实际来建立有效的节约集约模式,促进农村的发展,使其符合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四)激活宅基地财产权益

通过三权分置的宅基地的方法探索让宅基地的使用权可以通过转让来提高宅基地的利用效率,通过上市交易来激活宅基地的产权权益,不断的加强宅基地基准地价体系的建立,允许通过抵押贷款等方式来进行有偿的配置,使其进行科学的调剂来保证是回购价达到最低。对有偿使用和自然自愿退出宅基地机制的人们进行一些鼓励,同时当前出现一户多宅以及非本集体经济组织占有宅基地的,应该进行有偿使用,其次也要鼓励已经进城的农民会有其他场所的农民自动退还宅基地,让宅基地的利用效率增加。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宅基地制度改革,一定要通过明确居民的居住权来实现宅基地管理的有效性。同时通过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加强公共基础服务的建设,能够进一步的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让农村内部的活力得到激发,也能使众多历史问题得到解决和处理。

猜你喜欢
集约宅基地节约
县级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农村宅基地动态变化监测技术研究
审批宅基地要一户一宅
节约
节约
节约
农村宅基地改革“春雷乍响”
浅谈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集约转型 小城镇发展之路
城镇建设中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