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9-01-13 01:40刘有于冯维波
南方农村 2019年6期
关键词:空间分布传统村落四川省

刘有于 冯维波

摘   要:独特的地理环境、失衡的区域发展和多元的地域文化等特征造就了四川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差异。以四川省225个传统村落为实证对象,运用ArcGIS与计量地理学等方法,浅析四川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发现:四川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整体上呈“多核—網状集聚发展”的空间结构发展模式;险要的地形、较高的海拔、向阳的坡地、河流地区传统村落数量较多;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应寻找两者间的平衡点;传统村落的交通边缘性特征明显;现存的传统村落多分布在远离城市中心的地区;传统村落与民族地区的分布具有较强的耦合性;多地域文化亦是影响传统村落重要因素,与大型的线性文化路线紧密联系。

关键词: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四川省

中图分类号:F3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9)06-0036-07

一、引言

传统村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的根源。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传统村落正在“失去”自己的“记忆”。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村落大量消失,现存传统村落的数量仅占全国自然村落的0.5%,仅有不到5000个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村落的工作已迫在眉睫[1-3]。

传统村落一直是国内外重点研究的方向。国外主要研究:村落旅游、村落的风貌与文化及村落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较少涉及村落空间分布[4-7]。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层面:第一,传统村落价值意义的探讨[8-9]。第二,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分析[10-11]。第三,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研究。包括两个空间层次:一是从微观层面上研究村落内部空间形态,分析村落内部各要素布局情况[12-13];二是从宏观层面上研究某区域村落的空间形态,探索空间分布规律。目前,学者从宏观上研究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研究范围主要锁定全国及内地省份湖南、贵州、安徽、江西等省;但仅以阐述整体布局情况为主,缺少其影响因素的探讨[14-19]。据此,在数据可获取性的前提下,以225个四川省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计量地理学与ArcGIS等方法,从整体空间分布态势与空间结构的演变,分析四川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基,村落分布脱离不了自然条件的影响;但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村落受到现代文明

的冲击愈发明显;另外,不同民族、线性文化遗产分布对传统村落的保留与分布存在差异;因此,定量研究传统村落与上述要素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四川传统村落的系统性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区域

地处中国西南和西北两大区域结合部的四川省,幅员辽阔,以四川盆地为依托,北有秦巴山地屏蔽,南、西有云贵、青藏高原拱卫,东有夔门险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高东低,又处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两大水系之间,境内有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四条大江聚汇于长江东流入海。多山和高原的地貌,交错纵横的水系,各民族的汇聚,形成了多元开放的巴蜀文化,亦造就了如今大量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先后有225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千百年以来,不同民族与地域文化的人们世代聚居、繁衍生息,使传统村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利用百度地图API坐标拾取器,获取传统村落、21个州(市)的地理坐标,利用ArcGIS对地图矢量化,生成四川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图(图1);从“中国地区SRTMDEM 数据集”,获取地形数据。从国家统计局网站、四川省统计年鉴和各地市政府工作报告,选取各州(市)的常住人口、民族、公路里程、面积、GDP等相关统计数据,进行矢量化,建立传统村落影响因素地理信息系统。

(二)研究方法

采用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等模型,探索四川传统村落的整体空间分布态势;采用核密度估计法,测算四川省四批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的演变趋势;在分析其影响因素中,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使用聚类和异常值分析、缓冲分析、重分类、叠加等方法。

地理集中指数是分析传统村落集中程度。其公式:

式中:Xi为第i位州(市)传统村落的数量,T为传统村落总数;n为州(市)总数。G值在0~100之间,G值越小,则分布越分散,反之越集中。

不平衡指数是分析传统村落在不同区域内分布的均衡程度。其公式:

式中:n为州(市)个数,Yi为州(市)的传统村落数量的累积百分比。不平衡指数S在0~1之间,若研究对象均匀分布,则S=0;若研究对象全部集中于一个区域,则S=1。

核密度估计法是测算地理要素在其周围邻域中的集聚情况。

式中:h是核密度计算搜索的带宽,k是权函数。

聚类和异常值分析是反映研究区域内不同空间对象属性之间的异质性,其公式如下:

Zi、Zj分别为i、j空间单元观测值的标准化值;Wij为空间权重。

四、四川省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一)整体空间分布态势

整体空间格局不仅反映了四川省资源禀赋的差异,而且侧面反映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现状和力度。通过公式1,得出四川省传统村落的地理集中指数G=28.56,远远大于各州(市)的平均地理集中指数G=10.71。通过公式2,计算出S=0.44,表明传统村落不均衡分布。从传统村落的洛伦兹曲线(图2),可知,四川省21个州(市)拥有数量不等的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阿坝、甘孜、泸州、绵阳、巴中、自贡、雅安7市,其数量超过全省的60%。一方面因地区资源禀赋所限,另一方面因为当地传统村落衰败严重。

(二)空间结构的演变

利用ArcGIS的核密度制图,以20km为搜索半径,计算传统村落核密度值,生成2012、2013、2014 和2016 年的传统村落空间核密度分布图(图3)。4个时间截面的传统村落分布呈明显的空间集聚特点,核密度高值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川南长江上游一带、四川盆地边缘地带、川东北的秦巴山地,呈现出大面积的块状分布。其中2012年,核密度高值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川西高原、川东北的秦巴山地,呈双核集聚分布,川南等地有部分辐射;2013年高值区依然在川西高原,高值区逐步向四川盆地边缘地带扩散,且川南地区出现明显的高值区,呈多点开放的态势;2014年高值区在原来的基础上,集聚程度不断加深;2016年川南地区的高值区已连成一片,川东北地区的高值区不断扩散,四川盆地边缘地带也呈现出较大范围的集聚区,显示出四川传统村落呈“多核—网状”集聚的空间分布结构。

五、影响因素

(一)地形地貌

地形不仅影响着地表水热分布,而且对经济、文化交流等产生不同的制约作用,进而影响着传统村落的分布。利用ArcGIS将四川省高程值赋予每个传统村落,并根据公式(4),分析传统村落海拔高程自相关情况(图4)。统计可知,四川省的山脉将传统村落限制在了高原、山地、丘陵等地带,绝大多数传统村落分布于靠近水源的高原、山间河谷、丘陵地带。海拔在2000m以上的村落,占全部村落的32.2%(82个);1000~2000m的村落占10.2%;500~1000m的村落占19.2%,500m以下的村落占26.7%,超过6成的村落位于1000m以上的较高海拔地区。从图4能直观地看出,四川传统村落在高程分布上有三大类型:一是分布在川西高原的传统村落——高海拔聚集型村落;二是分布在四川盆地的传统村落——平原集聚型村落;三是没有明显聚类型的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村落集中位于四川盆地边缘区形成的,这一地区丘陵起伏,地形复杂,为传统村落的营建和布局,既提供了相对便利交通,又有相对独立的生存环境。

(二)坡向

山体的方位对日照数、太阳辐射强度及降雨都有较大影响。在ArcGIS中对四川省地形图进行坡向分析,并进行重分类,并与传统村落分布图进行叠加,统计出落入各类坡地的村落数。(图5)

从图5可以看出,受制于四川独特的自然环境,其坡向选择具有多样性。村落选址以东南向、西南向及南向为主,其数量已超过50%。若将坡向仅分为阳、阴两坡类,则阳坡的村落数量为165,阴坡为90,二者的比例约为1.8∶1,向阳性明显。

(三)河流

水作为人类生存必须的物质来源之一,亦是中华民族自古崇信风水观念,其“风水宝地”即“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山水围绕的中间地带,被认为是万物精华的凝结点,是“气”之所在。传统村落分布与河流密切相关,河流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而且也是重要的交通廊道,影响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与空间态势。在四川省地形图的基础上,

利用ArcGIS中的流域分析工具,分析出四川省主要河流的流域范围,与传统村落分布图进行叠加,可以看出传统村落具有明显的“亲水”性。长江、嘉陵江、沱江等大型河流周围村落较多,主要是这些大型流域有着平整土地、充足的生活用水、便利的航运交通。同时,对河流进行多次缓冲区分析,统计出:超过85%(193个)的传统村落分布在距离河流15km以内,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具有明显地空间指向性(图6)。

(四)经济

经济发达程度是影响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以传统村落为横坐标,人均GDP值为纵坐标生成矩阵分析图(图7)。如图所示,第二象限内,传统村落数和人均GDP值呈低—高分布,主要有攀枝花、成都、德阳、乐山等地区,原因在于地处高原地区的攀枝花为工矿城市,生产总值较大,而其他三个地区均为成都平原,又是四川经济的核心地带,伴随着农村经济的转型,传统村落逐渐壮大或消失。第三象限内的传统村落数和人均GDP值都相对较低,其中宜宾、南充、达州、广安、广元、凉山等均处于盆地的边缘区,受到城市化的影响较小,建设时序与力度滞后,从而为当地传统村落的保留提供了有利条件,故双值低于均值。第四象限内雅安、巴中、泸州、阿坝、甘孜的传统村落数和人均GDP值呈高—低分布,这些地区因地理区位、地形及其他原因导致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但拥有数量庞大的少数民族,文化碰撞产生的传统村落也较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其相关函数为:y=-615.22*x+44063,相关系数为0.127,传统村落与区域经济水平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

(五)城市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因城市化的进程会加速村落的衰退,城市与村落往往是发展的对立方。利用ArcGIS对21个州(市)进行欧式距离分析,以20km为间隔,划分7个等级的州(市)直线距离地图,与传统村落分布图进行叠置分析,获得传统村落与中心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信息。统计分析结果如图9 所示:超过60%传统村落距离中心城市在40~100km的范围内,传统村落距中心城市直线距离的均值为70.20km,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远离中心城市,一方面受现代文化的辐射与侵蚀机率变少,尤其是城镇化水平低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其传统村落文化得以更长久、更真实,但也给这些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六)交通

交通是传统村落走向现代化的推动器,对传统村落分布具有较大影响。用地区公路网密度指示区域的交通发展程度,制作四川公路网密度图,并与传统村落进行叠加,结果如图9所示:远高于全省平均公路密度的成都经济区,传统村落数量仅为总数的14.2%(32个),而川西高原、攀西地区,传统村落数量占到总数的36.7%(78个),因为长期以来对外交通可达性差,外界联系强度较弱,外来文化入侵的机会较少,因而能很好地保留当地文化特色。

(七)民族

民族性是传统村落的基本特征之一。四川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约517.3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5.6%,其民族地区地域面积为32.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7.7%。少数民族人口分布严重不均衡,主要集中分布在川西高原、攀西地区。彝族、藏族、羌族常住人口数量排前3位,其传统村落数量亦居前列。传统村落数量在10个以上的州市共有阿坝、甘孜、泸州、巴中、雅安、自贡、绵阳7个,其中5个州市是少数民族地区或有少数民族自治县。利用ArcGIS制作民族地區地图,与不同民族的传统村落进行叠加,生成各民族传统村落的分布图。如同 /所示:汉族传统村落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川南长江流域以及川东北地区,亦是巴蜀文化的集聚地,而少数民族村落集中在四川民族聚居地,其分布同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相吻合。

(八)线性文化路线

线性文化路线是传统文化交流、传播的载体,亦是传统村落选址、演变和延续的纽带。自古以来,四川省一直是中原和西南地区经济往来、文化交流、民族迁徙的必经之地,其衍生出的线性文化路线,既为经商之道,也是文化通道。四川传统村落与五条大型线性文化路线在空间分布上有极强的耦合性。

猜你喜欢
空间分布传统村落四川省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1号)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白龟山湿地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江苏省臭氧污染变化特征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