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是什么?

2019-01-13 01:30张基广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9年11期
关键词:耶鲁大学浮雕先行

张基广

教是为了不教

有个著名的“学习金字塔”理论,说的是不同方式的學习给学生留下的记忆和学习效果,分别是听讲(5%)、阅读(10%)、视听(20%)、演示(30%),讨论(50%)、实践(75%)、讲授给他人(90%)。而听课、阅读、视听、演示等学习方式对学生而言是被动学习,讨论、实践、讲授给他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我听到的,我忘记了;我说到的,我记住了;我做到的,我理解了。”

耶鲁大学法学院有两幅浮雕,正门的浮雕是老师在讲课,慷慨激昂,手舞足蹈,而下面的学生都在睡觉。另一幅浮雕在后门,这个浮雕正好相反,学生们分成了两排,一看就知道,学生争论得不可开交,甚至相互指责的手势都有,而老师则在睡觉。这两幅浮雕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带来不同的学习效果。

我曾教过的一名学生,曾在香港大学、巴黎政治学院、耶鲁大学和北京大学都学习过。我问他在不同大学的学习感受,他说:香港大学的课程相对容易,教师讲授的时间与学生发言时间比例大约3:1;巴黎政治学院的课程较难,大课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小课则以学生报告为主,两者比例大约是3:2,耶鲁大学的暑期课程是最难的,教师在课堂上很少讲授,时间都留给学生讨论和报告研究成果,学生课下须大量阅读和精心准备;北京大学暑期课程最容易,基本是老师讲,学生带着耳朵到课堂就可以了。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任务归根结底是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我们需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尽可能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学习方式,让学生站到学校的中央,站到课堂的中央,站到学习的中央,从“听会”“教会”“学会”走向“会学”。

教师应该做一个“先生”

古往今来,人们给教师冠了许多称谓,像园丁、蜡烛、春蚕、人梯、灵魂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等。人们对老师这些美好的称谓,既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期许。

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先生”这个称谓。“先生”二字,让人一听起来,就有一种庄重、神圣、崇高之感,既形象高大又责任重大。

仔细琢磨起来,“先生”二字颇有意思,“先生”相对于学生而言,应该是先生、先知、先行,而学生相对于“先生”而言,则是后生、后觉、后行,所谓“闻道有先后”,“先生”应该是闻道在先,而后“传道、授业、解惑”。

“先生”既然是先知、先行者,那他先知、先行什么呢?我认为,先生要在先行的路上探明哪里是不必要走的弯路,哪里是不能走的险路,哪里是无法回头的不归路。然后一一告知学生,引导学生走人生正途,而少走人生弯路,更不能走上险路和绝路。“先生”以先行者的经验、教训告诫后生,避免犯下大错。

从这种意义上说,教师的职业本质,其实是先行“探路人”和学生的“指路人”,是过来人对未来人的一种指引和教导。

记得在《肖申克的救赎》中,老瑞德说:“我回首往事前尘,那个犯下大错的小笨蛋,我想和他说话,我试图讲道理,让他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但是我做不到,那个少年早就不见了,只剩下我垂老之躯。”

真正好的教育,是过来人和未来人说话;真正好的教师,是从未来回首跟学生说话。

猜你喜欢
耶鲁大学浮雕先行
耶鲁大学完成“起死回生”初步实验 猪死亡后器官被“复活”
亚历山大诉耶鲁大学:美国依据第九条提起的校园性骚扰第一案
Love and politics in The Tempest
健康养生“手”先行
浮雕圆圈
耶鲁大学的52岁新生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
黔货出山 遵义先行
黔货出山 遵义先行
出错的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