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学生读课外书

2019-01-13 01:29陈秀桃
课外语文·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鲁迅课外阅读读书

陈秀桃

【摘要】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种子。对小学生来说,坚持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视野,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丰富人文素养,塑造健康人格。可由于本校学生多数为外来务工子女,他们的课外阅读状况令人堪忧,学生对课外阅读毫无兴趣。本文依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现象探寻“哄”学生读课外书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坚持阅读的习惯。

【关键词】哄;阅读;课外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獻标识码】A

我所在的学校90%的学生是外来进城务工子女,这些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相比家乡的伙伴,他们虽然拥有相对较好的学习环境,但是他们的家长收入低,又缺乏文化知识,教育资源相对贫乏。特别是在课外阅读方面,家长基本上无力给孩子购买课外书,图书馆更是难觅孩子的踪影。内外夹击下,孩子对课外阅读毫无兴趣,更不用说阅读的习惯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生学习越困难,他就越需要多阅读。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靠补课,不是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是啊,课外阅读非常重要,那么,怎样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读书呢?我认为,不妨“哄”一下学生。

其实“哄骗”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哄”学生读书呢?

一、名人效应 榜样激励

小学语文教材里面有多篇描写名人名家的故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讲这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这样在学生中树立榜样,使学生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如在“初识鲁迅”这一单元学习中,当了解到鲁迅一生的著作和译作近1000万字,其中杂文集共16本后问:你知道鲁迅先生为什么一生创作和翻译了如此之多的作品吗?这与鲁迅先生小时候酷爱读书,一生手不释卷,勤读不辍有关。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而且鲁迅读书的内容十分广泛,偏爱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应该如蜜蜂采花酿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好蜜。”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才有如此伟大的成就。当学习到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写的文章时,也有意识地讲他们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并且在阅读交流课上,我还有意识地让孩子收集并介绍名人读书的典故, 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是不能低估的,果不其然,孩子积极模仿名人读书,激起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必将终身受益。

二、结合课堂 推荐好书

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则是课堂阅读的延伸,教师在教学中应很好地发挥教材的优势,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到课外,由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

读名著中精彩片段。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来不讲。”如教学《汤姆·索亚历险记》《鲁滨孙漂流记》等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书后,我在读到即将高潮时戛然而止,学生欲罢不能,我便趁机告诉他们这是书里的哪部分情节,学生课后纷纷找整本书来阅读,恨不得一口气读完。

随课文讲述推荐名著。比如:教学《草船借箭》后,我向学生介绍《三国演义》;《将相和》是根据汉代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关内容改写的,在教了这篇课文后,我告诉学生《史记》中还有纸上谈兵、毛遂自荐、霸王别姬等故事,还介绍了一些主要人物的特点,课后不少学生争看《史记》;读了《蟋蟀的住宅》后,我便建议学生去读《昆虫记》,等等。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被推动,纷纷想办法借书阅读,在读书中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学生正是这样从教师的课文讲述中得到启发,由某一个问题激发了兴趣而去课外阅读书籍,从而由教室走向阅览室。

三、读书交流 好书推介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若是取得了成果而无人知晓,久而久之也会降低他读书的热情,兴趣也会随之大减,直至消失。但是,一池清水,只要击拍,就会产生阵阵涟漪。比如就老师推荐的图书开个读书交流会:看谁读的书多,能介绍一个情节;看谁读得透彻,能评析一个方面;看谁读得有创造力,能应用写作等。对于学生应用到自己作文中的一句妙语,我会大力表扬。还可以举办好书推介活动,让学生相互之间推荐自己所喜爱的书籍。推荐者可以对文章进行全面的介绍,也可以从某一个角度,如主题、语言、写作方法、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推介,还可以谈谈自己阅读后的感悟和收获。这样既能让介绍者本身更多地吸收书中的营养,也能让其他同学接受更多的阅读信息,扩大阅读视野,提高文化品味。为了把自己读过的好书推荐给他人,学生往往能想出各种办法,制作精美的连环画、具有想象力的思维导图,精彩的内容描述,甚至合作表演,统统能把你带入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让人真切地领略到书籍给人带来的快乐,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同学听了介绍后也会找来读。

四、创造条件 快乐阅读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幽雅的环境中舒舒服服地进行课外阅读。

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结合校本阅读课组织学生到阅览室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好场所,那么在图书馆中就能经常看到孩子的踪影了。

建立完善班级图书角。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

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课堂上教师精讲多读,适时拓展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由课内走向课外。每天中午安排15分钟的阅读时间,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

优化读书环境。在窗明几净的教室内,贴上几句读书格言,增添点文化气息。读书时,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学生心境迅速平和下来,伴随音乐,尽情地读书,融入书海而不亦乐乎。

五、学做笔记 巩固阅读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培根说:“做笔记使知识准确。”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做笔记,以巩固阅读的效果。根据中年级的特点,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并且还要适当做批注,及时写下自己的点滴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到了高年级,可增加一项读书作业:每天坚持写一个读书卡或写采蜜本,把自己阅读文章的题目、主要内容、读后的收获及时记录下来。这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六、巧用激励 促进乐读

为了“哄”学生爱上阅读,“哄”学生读更多的书,我在班级开展读书争星活动,每周“奖励”课外阅读积极分子到阅览室去看书;每学期进行若干次读书汇报会,自费买十几本书,“奖励”给爱读书的学生;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处,每次放假布置学生读书做笔记、做读书小报或写读后感,期初在班级学习园地上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读书小报、读后感,评比表彰课外阅读之星,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检查学生阅读结果,让每个学生参与读书,提高阅读质量。积极配合学校的读书节活动开展读书沙龙、读书演讲、课本剧表演、百科知识、快速阅读比赛等活动,还利用各种节日举办不同主题的故事会、古诗朗诵会、读书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我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获得成功后,更会坚持大量的广泛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学生效仿的范例,这样良性循环,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

于永正老师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多读多写。”   真的,只要我们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学生的语文素养必将大幅度提升。

猜你喜欢
鲁迅课外阅读读书
我爱读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鲁迅《自嘲》句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