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涂片显微镜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必要性分析

2019-01-14 10:43王敏辽宁省鞍山市汤岗子理疗医院辽宁鞍山114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1期
关键词:涂片分析仪血常规

王敏 辽宁省鞍山市汤岗子理疗医院 (辽宁 鞍山 114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血涂片显微镜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必要性。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正常标本300例与680例异常标本。其中常规检测异常血标本为对照组,常规检测正常血标本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的300份血标本中,共发现6份异常,假阴性为2.0%;对照组680份异常血标本中,发现360份正常,假阳性率为52.9%。结论:在接受血常规检验中,血涂片显微镜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可准确分类白细胞,客观反映患者实际情况,血涂片显微镜检查十分必要。

在临床医学中,血涂片显微镜检查血细胞情况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血液细胞检查中,对多种血液疾病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但该项检查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制备血片和染色不理想,就会对鉴别细胞的准确性构成影响。传统的血常规检验中,白细胞计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如检验人员对仪器计数原理,异常报警提示不够熟悉,就会忽视血涂片显微镜检查,引起漏诊和误诊[2]。本文分析血涂片显微镜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必要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正常标本300例与680例异常标本。其中常规检测异常血标本为对照组,常规检测正常血标本为观察组。将此类标本血涂片瑞氏染色后于油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

1.2 方法

仪器设备使用法国生产的ABX Pentra60血细胞分析仪与原装配套试剂。瑞氏染色液严格根据操作规程配制,生物显微镜为日本Olympus CX-31。加强日常保养和维护检测仪器,并每天检测,保证仪器设备能够准确正常工作。将所有的血标本进行血涂片油镜下形态学观察。将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正常而血涂片显微镜检查异常者为假阴性,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异常而血涂片检查正常者为假阳性,随后对比正常与异常的结果。

1.3 统计学分析

研究活动实施期间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形成的各类数据。通过x±s来表示计量资料,同时经t和χ2检验两组患者的临床效率,P<0.05表明两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300份血标本中,共发现6份异常,假阴性为2.0%;对照组680份异常血标本中,发现360份正常,假阳性率为52.9%。

对照组检测中,血常规检验异常表现50份白细胞正常或升高,并伴随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涂片观察有5例存在少量的中毒颗粒;血常规检验异常表现200份血细胞分析仪中白细胞正常或升高,并伴随淋巴细胞升高,血涂片观察有47例出现不同程度核左移、空泡与中毒颗粒;血常规检验异常表现100份血细胞分析仪中白细胞正常或降低,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涂片观察有7例数量不等异淋;血常规检验异常表现24例白细胞正常或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涂片观察有6例大量幼稚细胞与有核红细胞;血常规检查中30例白细胞正常或升高,单核细胞升高,血涂片观察中发现4例有幼稚细胞或核红细胞;血常规检查25例出现白细胞正常、升高或降低,嗜性细胞升高,核细胞与单核细胞均升高,其中2例可见中毒颗粒;血常规异常表现的32例中,出现白细胞升高、降低或正常,嗜碱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升高,且有10例存在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血常规细胞8例白细胞仪器不计数分类,血涂片检查有4例大量幼稚细胞;血常规检查异常表现中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细胞均降低70例,血涂片观察中有20例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区扩大;血常规异常表现中,30例红细胞平均体积降低,红细胞分布宽度升高,血涂片观察中12例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区扩大;血常规检查异常表现中,62例红细胞降低,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平均体积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升高,血涂片观察中有20例红细胞大小不等,呈高色素性。观察组中有4例中毒颗粒。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正常、轻度增高或减低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中出现一项轻度增高,血涂片异常检出率相对较低;如白细胞明显增高或减低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中出现一项明显增高,血涂片结果出现明显增高,在白细胞计数器不显示,应注意白血病;确定各项指标正常时,应注意观察红细胞形态,确定是否存在贫血。

3.讨论

现如今,大部分医院通过血液分析仪检测血细胞,但忽视血涂片检测。依据标本细胞的多少、大小、分布与相互之间的比例等指标就能够分析血液细胞分析仪各项指标正常与否。但此种检测不能准确分析出细胞异常的具体原因。尤其是以细胞结构异常为主,在细胞数量大小变化不大的病理细胞,如白血病、类白血病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的分析就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3]。因此,诊断血液疾病时有必要结合血涂片检测。无论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如何,需进行血涂片观察,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当前,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外周血细胞涂片镜检存在一定的缺陷,需予以高度重视。与此同时,血涂片镜检分析中,需特别注意血涂片和染色质量。血涂片与染色质量将对细胞形态的识别和检验结果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合格的血涂片应为厚薄适宜、血膜头、体、尾相对明显,且有核细胞分布比较均匀,边缘较为整齐,两边存在一定的空隙。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就需要熟练推片技术、染色原理、染色条件与影响。为保证血液检验质量,确保仪器质量同时,还需注意显微镜下微观质量。如忽视常规检验的形态学观察,将引起漏检、漏诊和误诊,严重时还可能引起医患纠纷[4]。即便血涂片检查操作繁琐,对人员技术与经验的要求相对较高。但如将其与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合在一起,就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度,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根据,更好的服务患者。

综上所述,在血常规检验中,血涂片显微镜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可准确分类白细胞,客观反映患者实际情况,血涂片显微镜检查十分必要。

猜你喜欢
涂片分析仪血常规
Sekisui CP3000与STA Compact Max凝血分析仪检测项目比对分析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血常规解读
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的应用分析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