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光缆线路施工常见问题与对策

2019-01-14 12:42王建国
通信电源技术 2019年6期
关键词:外皮保护层光缆

王建国

(中移铁通内蒙古公司呼和浩特市分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1 通信光缆施工中面临的常见问题分析

1.1 环境因素

第一,由于大部分光缆都是采取深埋地下的施工方式,外界环境的变化极易影响光缆的正常使用。例如,地面进水使光缆的掩埋层出现渗水或者自然条件下光缆和其他材料发生化学反应等。第二,外在因素影响下,光缆的施工汇总过程中容易发生氢损现象,氢损现象会促使光纤在1 310~1 550 nm之间出现递增趋势引起衰减的现象,影响光缆的正常使用[1]。

1.2 不规范的线路铺设

规范、专业的线路铺设技术是保障通信光缆施工效率及质量的基础和关键。铺设光缆线路前,要对具体铺设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实地考察,对各类沟渠的表面进行清理平整处理,控制和减少因沟渠中的石头杂物等给施工带来的阻碍,提高光缆线路铺设的规范性,降低光缆保护层被破坏的机率,保障光缆铺设的质量。

1.3 不恰当的接线操作

对于光缆的断面制备,一方面是施工人员在进行光缆保护层的剥落和切割操作中的失误,容易使光缆出现断缆现象,另一方面是施工过程缺乏规范性,使得光缆的保护层极易受到磨损。光缆的熔接施工中会出现光纤的断面断或碎的问题,部分灰尘等杂物有可能附着在光纤表面,严重影响光缆的正常使用[2]。

1.4 外在因素导致光缆外皮受损

光缆的外皮影响光纤的使用性能。如果光缆的外皮出现损坏现象,那必定会对光纤的使用性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光缆外皮损坏的主要原因有施工过程的不规范操作和动物对光缆外皮的直接啃咬等。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情况,或者施工企业发现这类情况,为降低施工成本获取更多经济利益而采取忽视态度,导致外皮被损坏的光缆得不到及时更换,将影响光缆的正常使用。

1.5 缺乏系统完善的检测工作

通信光缆的线路施工结束后,要使用专业的技术和设备对通信工程进行系统检测[3]。特别是对于OTDR的盲区效应,要充分保障检测工作的系统完善性,否则容易导致几十米甚至几百米的线路无法正常开展检测工作,从而直接影响后期的正常使用。

2 有效应对通信光缆施工中各类问题的基本对策

2.1 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和判断,降低对光缆的损害

2.1.1 完善对光缆氢损现象的判断

一旦光缆出现氢损问题,要对氢损的实际程度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如果光纤的信号衰减幅度不在规定范围内,则应当及时更换处理,从而保障光缆的使用质量。

2.1.2 加强对光纤周围环境温度的监测

由于光纤的环境温度敏感性较高,所以进行光纤线路衰减的余量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窗口开通的实际情况,严格依据相关设计要求和标准,详细观察实际的衰减程度是否符合基本要求,并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有效的处理措施[4]。

2.2 加强线路铺设的各项细节控制,提升线路铺设质量

2.2.1 完善光缆线路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光缆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中,通过开展具体铺设区域考察工作,制定完善的施工区域清理计划,将沟渠表面的各类石头杂物等清除干净,确保光缆施工的顺利进行。对于部分特殊地区,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2.2.2 提升施工人员的操作专业性和规范性

确保施工人员专业性和规范性是提升光缆线路施工质量的基础和关键。因此,项目监管人员要加强环节沟通。对于重难点施工环节,应加强监管与指导,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光缆弯曲程度太大、光缆的保护层遭到磨损以及光缆发生扭断等现象,从而保障光缆的使用性能。

2.2.3 加强对施工操作的细节控制

通信光缆的线路施工中,任何细小的问题都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保障通信光缆的线路施工效率及质量的重点是加强对线路施工操作中的细节控制。具体施工中,施工人员要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遵守各项施工要求和规范,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操作[5]。例如,为后期仪器调节操作提供便利,需确保放纤操作的规范合理性,保障光纤放置位置的精准性。

2.3 提升光缆的连续性,避免台阶和断纤现象的出现

2.3.1 加强对制备光缆断面的控制力度

光缆断面操作过程中,要精准控制切割力度,避免由于切割太深而导致光纤出现断纤。光缆的保护层剥落操作中,要合理把握剥落操作力度,光缆保护层的最佳剥落长度为5 cm以内,整个剥落过程要力求快速流畅且平稳。光缆保护层剥落后,还需对暴露在外的纤芯上的泥土及杂物进行科学清除。

2.3.2 提升光纤熔接操作的规范性

光纤熔接操作时,施工人员务必保证施工的准确性、平稳性、详细性及严谨性,精准放置纤芯位置,并及时校准。同时,仔细观察光纤的熔接部位,尽力排除熔接头太粗或者太细的情况、虚熔现象、气泡现象以及附着的各类杂物等。一旦出现台阶和断纤等现象,应立即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一般是利用专业的技术和操作设备,将光缆线路科学切开,并将其正确地引导到新的光缆线路。

2.4 完善检测工作,提高通信光缆线路的维护质量

2.4.1 加强检测工作

光缆线路施工结束后,要及时检测,严格检查各环节的施工质量,保证光缆的传输质量。具体检测中,应对检测过程进行统一汇总,分析各环节的实际情况,从而选择最佳处理方案。OTDR检测盲区中,应适当增加1~2 km尾纤,从而将盲区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降至最低。寻找故障位置时,如果无法精准确定故障点,需将光缆的两端进行弯曲处理,使两端都保持合理的微弯曲状态,再根据反馈的信息判断故障位置,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故障处理[3]。

2.4.2 使用有效的光缆线路维护方式

目前,常用的维护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预防性维护。这种方式的实质是科学合理地制定一个周期性的维护方案。根据方案的相关要求,结合光缆线路的使用情况,周期性地对光缆线路进行检查和维护,避免光缆使用中出现常规性的故障。第二,受控性维护。该方式是通过专业人员利用专业的设备分析光缆的使用情况,对使用中故障的发生进行针对性地预测,以便开展针对性的抽查,提高检测效率和故障排除质量。第三,有针对性的线路应急调度预案。制定线路应急调度预案,可对维修人员的检测和维护工作进行科学引导。

2.5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训,提升综合素养

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直接影响光缆通信线路施工的质量。因此,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施工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加强各部门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并严格执行持证上岗的基本制度[4]。此外,及时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建立合理的施工考核体系,以保障整体光缆线路施工质量。

3 结 论

通信光缆线路施工的质量直接决定了通信光缆的使用质量。只有提高光缆线路施工操作的专业性和规范性、科学地避免和控制外在因素对线路施工的影响及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等,才能实现通信光缆线路施工整体质量的提升,保障光缆使用的安全性,促进通信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外皮保护层光缆
保护层原位充填开采关键技术研究
近距离煤层群半煤岩上保护层开采卸压增透效应研究
桥梁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管理方法分析
输电线路光缆故障问题与解决方法探讨
为小黄菇娘做造型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有关问题探讨
多光缆的光纤通信信号多路传输系统
蓝莓的光泽
美味的水果
浅谈光缆连接器的小型化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