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动态

2019-01-14 08:23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9年1期
关键词:台达曲轴汽车

第二届经销商高峰论坛在东莞成功举办

2018年12月10-11日,2018CMTBA第二届经销商高峰论坛在广东东莞隆重召开,论坛以“融合&聚变”为主题。

论坛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经销商分会主办,德国瓦德里希科堡机床有限公司、深圳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秘书长王黎明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重要客户领域、制造企业的高层,相关行业的资深专家,经销商分会会员单位等350余人参加了论坛。

两天的论坛由主论坛、分论坛、闭幕论坛三部分组成,分论坛以演讲和对话两种形式进行,交流充分,信息量大。

王黎明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机床工具行业目前的工作重点仍然是加紧转型升级、结构调整。

眼下,机床工具行业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发展的十字路口,与机床工具产业紧密相连的经销商群体同样也处在这样一个十字路口,需要不断创新,不断进行结构调整。

王黎明秘书长认为,经销商群体要紧跟用户行业的需求不断升级,调整经销的产品结构,向高端产品靠近,这是经销商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的首要调整方向;经销商要调整供货渠道和销售渠道,不断开拓新的市场,深入细分市场;要调整经销方式,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等手段;向经销服务商转型,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售前、售后服务。

此外,经销商还需要和机床全产业链形成全面融合,要全方位为用户服务,为用户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

2018年12月9日,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本届评选授予12家企业、11个项目中国工业大奖;授予20家企业、16个项目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授予14家企业、10个项目中国工业大奖提名奖。

中国工业大奖是经国务院批准设

立的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实施工作自2017年4月份启动,共有来自13个行业的231个企业和项目通过资格审查,进入行业评审。

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候选企业和项目总计84个,其中机械行业企业和项目占比达27.3%,成为本届最大亮点。机械候选企业和项目受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拉动等因素带动,表现强劲。尤其是装备工业比例增长较快,汽车等重点行业在奖项评选上有重大突破,这均与机械工业整体表现相吻合。总体来看,候选企业和项目主要集中在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电气机械、器材等领域。

从大奖候选企业和项目的产业特性分类来看,高技术产业与高端制造业合计35家,占比达41.7%,较上届增加19家,增幅达21.1%,中国制造向高端制造攀升趋势明显。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共22家,占候选总数的26.2%,其显著特征是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排放,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高技术产业企业达13家,占候选总数的15.5%,主要特点为运用当代尖端技术生产高技术产品,研究开发投入高,产业发展快,对其他产业的渗透能力较强。传统制造业候选企业和项目较上届减少了21.1%,较第三届减少了33.1%。本届候选企业和项目明显吸收了很多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材料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高新技术成果,实现了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

此外,从大奖候选企业和项目所在区域看,长江经济带和东南沿海经济带充分利用了创新要素聚集、高技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集中等优势,因而占比较为突出。京津冀及环渤海区域由于多为央企和国有特大型企业总部聚集区,区域优势也很明显。

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公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于2018年12月18日召开制造业单项冠军经验交流会,公布了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包括示范企业68家、培育企业26家、产品66个。

其中,主营压力校验装置的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制冷压缩机零部件的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68家企业入选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主营DDR系列内存缓冲控制器芯片的澜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主营冠脉药物洗脱支架的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入选单项冠军培育企业;此外还有66家单项冠军产品,如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的悬臂式掘进机、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移动插座等。

从3批制造业单项冠军遴选的结果看,数量不断增加,由第一批的104家、第二批的126家增加到160家,共390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从第一批的52.9%、第二批的55.5%增长到75.6%,显示出科技创新的生机活力。示范企业在31个制造业大类中覆盖了23个,行业覆盖面有所扩展;各省份踊跃参与,山东、浙江、江苏、广东和福建名列前茅,在3批示范企业中分别拥有示范企业40家、31家、29家、12家和12家。

中国造、世界最大集装箱船用曲轴在大连下线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大连华锐船用曲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华锐曲轴”)2018年于12月15日召开出产发布会,宣布由该公司研制的世界最大22000标箱集装箱船用曲轴正式下线出产。

22000标箱集装箱船是中国制造的全球首批最大、最新型集装箱船,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制,建成后将交付法国达飞海运集团。

该船总长400 m,型宽61.3 m,服务航速22节,载重量近22万吨,可运载2 200个40尺冷藏集装箱。2018年7月,大连华锐曲轴中标并承接了该类型船舶9台柴油机的部分曲轴订单。

该曲轴采用对接式结构,总长度23.519 m,重量达488 t,是目前全球最重的船用曲轴。该曲轴下线后将随发动机一起安装于船。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该曲轴在全球尚属首次研制,无任何依据可供参考,给制造、加工带来巨大挑战。

为此,该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对加工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并在加工工艺优化、刀具选用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提升改进,最终成功攻克一系列技术难点,产品所有检测数据均满足质量规范和图纸要求。

据介绍,发动机是大型船舶制造的关键,大型曲轴则是大型船舶发动机的核心部件,长期以来,中国大型船用曲轴被国外垄断。

近年来,以大连华锐曲轴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家曲轴攻关课题研制基地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攻关,逐步掌握国际高端船用曲轴生产技术,实现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特大型曲轴的系列化和批量化生产,让“船等机、机等轴”制约国家造船业发展的瓶颈成为历史。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与政策高层研讨会在重庆召开

2018年11月28-3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重庆组织召开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与政策高层研讨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叶盛基副秘书长指出,面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诸多不定因素影响,消费者信心有所走低,行业运行下行压力加大;在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要正确研判形势,做好各项应对,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尤为重要。

在此背景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织行业各相关智库机构、服务机构、研究院所和院校、行业骨干企业等单位领导、专家,汇聚行业精英,共同探讨新形势下汽车产业发展与政策发展重要事项,携手谋划产业发展大计,意义重大。

本次会议分为主旨讲演、主题发言两个阶段。工信部装备司、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等单位的十五位领导和专家发表了主旨讲演。

工信部装备司副调研员陈春梅演讲时强调,政府相关机构将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汽车产业中长期规划及其八项工程方案的实施,着力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汽车强国战略的建设和实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王昌林常务副院长,以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为背景,深度分析了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展态势以及对汽车产业的重要影响。国家信息中心徐长明副主任,以翔实数据和深度分析,对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研判。分析指出,中国汽车仍将持续发展,中国汽车市场还将有进一步上升空间。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教授发表精彩讲演,阐述了汽车产业发展未来、发展战略、产业生态模式和发展对策。重庆理工大学校长石晓辉教授就中国知识产权政策与汽车行业知识产权发展与管理做了专题报告,阐述了中国知识产权发展与政策现状,提出了推进汽车产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建议。中汽中心数据中心副总工程师赵冬昶博士,对乘用车双积分政策的实施以及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度分析,并就有效推进双积分政策的实施提出了措施建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新能源汽车研究院高翔副院长,针对新能源汽车发展专题做讲演,总结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并对未来发展方向和政策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李开国董事长,结合当前传统汽车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传统汽车升级发展需求,阐述了节能汽车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王晓明博士,以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为背景,详细介绍了数字化转型的体系框架、数字化转型程度评价标准等事项,深入阐述了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和路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方海峰博士,深入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政策环境,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研判。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李克强教授,以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发展策略为主题做了精彩分享,分析现状、展望未来,并对中国智能汽车发展提出了多项政策建议。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乔英俊博士,就汽车强国战略的对策和思考做讲演,基于汽车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阐述了汽车强国的核心要务,以及汽车强国建设的对策建议。中汽中心汉阳专用车研究所所长高国有,就商用车暨专用车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专用车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措施。

来自一汽集团、东风集团、长安汽车、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吉利汽车、华晨汽车、江淮汽车、丰田汽车、福田汽车、博世中国、北京海纳川等汽车整车骨干企业及零部件企业等十二位领导和专家,围绕当前形势下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和对策方案,分别做了主题发言,以宏观环境和产业发展取向为背景,结合企业实际,深度研讨、交流信息,分享了观点和建议。

海克斯康新星-360° CELL“智巧”上线

取其法度,兼以巧思。在追求高效率、低成本的现代化生产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自动化技术,并将其引入到生产中的方方面面。在测量领域,海克斯康制造智能特别推出全自动、交钥匙蓝光3D测量解决方案——360°CELL,针对性解决企业在检测自动化进程中出现的配置复杂、限制条件多等问题,是一款“智巧”型解决方案。

360°CELL蓝光自动测量系统,是一款同时适用于检测间和车间现场的、交钥匙全自动3D测量解决方案。它将自动化组件与海克斯康先进的蓝光技术相整合,使其即使在严苛的工业环境中使用,也能获得理想的测量数据,并能确保操作安全。

新上线的360°CELL拥有“效、标、稳、安”四大特色,能够智能精巧地完成现代化生产车间的检测任务。

效:360° CELL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提供了零等待测量时间、不间断的测量能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

标:360° CELL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由自动化专家设计和制造的一体化测量解决方案,并且能与各种机器人系统兼容。作为“交钥匙方案”,360° CELL仅需要标准化的电气连接,就可以完成设备的安装,可迅速投入使用。

稳:360°CELL不受振动、温度变化或环境光源的影响,适合各种具有挑战性的工业环境,即使是在车间现场,使用者也能获得和在检测间一样的效果。这一优势使其可以直接在生产线旁工作,无需搬运工件,就可以随时进行测量。

安:360° CELL具有先进的安全控制方案,工位内部全景可见,并配有安全锁、安全光栅及警示灯,符合全球各国主流的安全标准。

台达携手CODESYS推出全新运动控制解决方案

2018年11月28日,台达宣布与工业运动控制软件公司- CODESYS集团旗下3S-Smart Software Solutions GmbH (以下简称3S) 合作推出全新运动控制解决方案。

台达在今年SPS展会(2018纽伦堡国际电气自动化展)中,展示了全新主机型PC-Based 工业控制器MH2系列,搭载CODESYS运动控制平台,整合三大重要功能:可编程控制器(PLC)、人机界面(HMI) 及运动控制 (Motion)。此方案以MH2系列为控制核心,搭配EtherCAT高速网络,同步控制多达64轴的台达交流伺服驱动器ASDA-A2-E系列、精巧标准型向量控制变频器MS300系列及远程I/O模块R1-EC。台达未来亦将陆续推出与CODESYS合作的相关产品,提供全球客户完善、整合的服务。

台达机电事业群总经理刘佳容指出,随着此次合作,台达除了可满足欧洲当地的客户需求,更期望将搭载CODESYS平台的运动控制产品在亚洲市场推广,让亚洲客户体验到欧洲的先进软件技术,亦可以更容易应用欧洲厂商设计、制造的设备。

CODESYS集团执行长Mr. Dieter Hess则表达了与台达合作的兴奋与期待。CODESYS目前与400家硬件制造商合作、拥有超过100 000使用者,期待透过这次合作机会,服务更多全球客户,提高双方产品价值。

台达机电事业群欧亚非地区业务开发及产品管理负责人Patrik Hug指出,采用CODESYS可减少机械设备制造商建置设备时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以往用户切换或增加程序功能时,必须以不同的软件编程后再统一串连。台达客户采用CODESYS整合平台后,可统一编程所有台达产品,大幅降低开发时间与成本。此外,CODESYS拥有广大的使用者,方便客户找到各行业参考范本。

斯凯孚(SKF)在常山投资新生产基地

2018年11月22日,斯凯孚投资约2亿瑞典克朗,用于提升其在中国圆锥滚子轴承(TRB)市场的竞争力和客户服务水平。这项投资用于在常山建设新生产基地,届时集团的小圆锥滚子轴承生产能力将转移至该基地。

斯凯孚工业销售亚洲区总裁唐裕荣表示:“中国的圆锥滚子轴承市场继续保持强势发展势头,这主要由工业齿轮箱和工业传动业务所驱动。投资新的生产基地即为了满足这一发展趋势,常山新工厂将一同整合斯凯孚、通用轴承(GBC)和皮尔(PEER)的品牌和专业知识。”

目前,常山新生产基地预计于2019年第1季度完全投产。

猜你喜欢
台达曲轴汽车
节用厚生 台达50周年展在北京举办
浅析曲轴磨床的可靠性改进
汽车的“出卖”
台达绿色建筑展开幕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大连重工曲轴产值全国第一
3D 打印汽车等
台达DMV视觉系统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创新的曲轴零件试验方法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