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预习 重思辨

2019-01-14 02:26王迅
新课程·上旬 2019年12期

王迅

摘 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忧患,如预习的条件不均衡、预习变相预知答案、教师不断加深课堂教学难度等等,特别是对答案的依赖性,严重影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思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从小学阶段预习程度的把控方面,探讨预习对于小学生思辨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浅预习;抓长效;重思辨;养习惯

一、预习的内涵以及益处

在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预习”一词的解释是“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预习应该包含两个方面,预先学习以及预备学习。预先学习重在学生运用已有的能力来理解新功课中的知识,预备学习重在让学生收集对新功课中未知部分的疑问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预习能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听课时能明确老师讲课的进度,有利于理清文章的脉络,带着对文章的质疑听课。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成果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现有对课文的认知水平,在教学时可以将教学精力侧重于大多数学生所不理解的知识环节,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预习的过程

预习的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预读、预解、预思三个环节。

预读,即熟读课文,这是整个语文学科对预习的最基本要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没有熟读课文作为基础,仅仅依靠课堂四十分钟学生无法感悟文章、理解文章。因此,熟读课文对于学生是有很大帮助的。

预解,即预先理解文章的内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以分为整体和具体两个部分。一般情况下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为课文划分段落作为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的代表,而课后问题的回答则是有针对地思考、理解课文具体内容。

预思,即预先思考。思考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思考高于理解。学生会思考才会有疑问,有疑问才会专于课堂寻求答案,获取答案的思辨过程是学习能力的提升过程。预思应该是整个预习过程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三、现阶段小学语文预习的现状以及隐患

现阶段小学语文常见预习内容有:熟读课文,书写生字词,查找相关资料,回答课后问题,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并且尝试给课文做批注。

这些内容基本上符合小学生现有认知水平,例如书写生字词解决了课文教学中的字词关,为熟读课文、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回答课后问题是尝试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并且尝试给课文做批注则是学生个性解读的体现。

现阶段小學语文常见预习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忧患。

1.预习的条件不均衡

由于不同地域发展水平不同,学生的预习条件也不尽相同,一些优势资源地区学生查找资料的范围之广超出想象,一些家长为帮助学生查找资料甚至可以联系到原文作者,预习条件的不均衡客观上影响了不同地域学生的预习效果。

2.预习变相预知答案

类似《一点通》一类的学习辅助材料的出现,在帮助学生完成预习作业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学生的预习甚至是学习,学生不需要预读就可以“理解”课文内容,但是缺少真正的理解过程,就更不要谈什么思考了。《一点通》已经提供了完整的答案,课堂教学对于已经将预习变相预知答案的学生来说已经没有兴趣可言,这样的预习不仅不能提高课堂效率,而且适得其反。

3.教师不断加深课堂教学难度

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在课后问题的设计方面是非常科学的,充分考虑到教材的适用对象——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以高年级语文为例,所有一类课文的课后题平均不超过五大题,这五大题中第一题都是以熟读、有感情朗读或背诵为主的诵读类题目,剩下的题目可分为理解和拓展两个方面,理解类的题目难度不深,以五年级语文《少年闰土》和九年级《故乡》课后题作对比。我们会发现五年级语文《少年闰土》课后题中两道理解课文内容的题目,而九年级《故乡》课后有超过九道的理解课文内容的题目,可见不同年级对课文理解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这也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趋势。

但是原本简单的问题,学生借助《一点通》等学习辅助材料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不仅仅失去了课堂讨论、交流的思辨过程,也让一些老师陷入困惑,学生都已经知道答案了,课堂教什么?于是有的老师只是机械地重复答案,费劲上了一节课,最后的答案其实在汇报预习的时候就学生已经知道了,还有的老师挖空心思专研文本,自以为发现了一些不同的解读角度能够深挖教材,认为教材挖得深,学生就收获的多,殊不知超过学生认知能力的讲解,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四、浅预习,抓长效;重思辨,养习惯

面对小学生现有不同的预习水平以及预习习惯,教师切不可因为班级中有个别能力强的学生,就盲目地提高预习要求,也不要因为学生预习效果不佳,就质疑预习的作用。教师应该从对小学教育的作用这个角度来审视预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阶段作为人生学习的基础阶段,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启蒙作用,好的习惯会伴随学生的一生,同样一个坏习惯也会毁掉孩子的一生。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必定要经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小学阶段六年的时间,为良好思辨习惯的养成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空间。

根据小学生的发展趋势以及认知规律,小学阶段学生语文预习习惯必须课内课外一起抓,课外浅预习,抓长效,课内重思辨,养习惯。

1.课外浅预习,抓长效

浅预习,并不意味着随意预习,而是适当降低预习的要求。针对预读、预解、预思三个环节,在小学阶段重点养成预读的习惯,预读习惯的养成应该是自始至终贯穿于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中。

会读课文,应该是小学阶段一个最基本、最浅显的要求。也许有的教师会认为这么基本的要求是否有必要延续六年的时间?可是小学六年不就是应该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吗?只有夯实的地基才能承载万丈高楼,充分的预读正是一切理解、思辨的基础,有了熟读课文,才有对课文深入理解可言。

在坚持抓长效的同时,可以根据小学阶段不同学段的特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适当提升要求。针对低段学生认知水平不高,课文简短,难度较小的特点,可以重点养成背诵的习惯。中段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课文有一定篇幅,难度提升,可以重点养成熟读成诵以及大声朗读的习惯,适当渗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以及分段一类的预习要求。高段的学生初步具备个性化的认知水平,课文篇幅较长,难度进一步提升,可以重点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适当增加一些个性化解读的要求,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预习习惯的培养不能违背学生认知发展的自然规律,坚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千万不可揠苗助长。

2.课内重思辨,养习惯

预习过程中的预解和预思,实际上都是思辨的过程,而课堂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最重要的舞台。只有在课堂上会思辨,善思辨,乐思辨,学生才有可能在下一节课前自觉做好预解、预思。

很多人认为小学生的思辨能力不强,甚至质疑小学生是否有思辨的能力,小学语文课后题那么简单,是否需要思辨?造成这种误解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用成人的认知水平来解答小学生的课后问题,没有认识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尊重他们的认知特点。

(1)大胆猜测

小学六年级语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有这样一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教学古诗词前习惯让学生做好预习,解释诗意,这样有利于上好课。在这一节课中,相反学生没有做任何预习,通过课后注释以及自己的学习经验能解释这一句中90%的诗意,却卡在“茅店”一词上。

一个男生认为“茅店”就是厕所,立刻引起全班哄堂大笑,也有不少学生同意这个解释。教师在学生笑过之后,提问这个男生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这个男生振振有词地说经常在影视作品中听到“茅厕”这个词,“茅厕”就是厕所的意思,而“茅店”和“茅厕”两个词很像,都有个“茅”字,所以也有可能是厕所的意思。这样一个大胆的猜测尽管并不严密,但是这样的猜测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大胆的猜测也是思辨能力最初的特点。

(2)细致分析

听到这我首先表扬了这个男生两点:(1)他有丰富的课外知识;(2)会将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知识中。接着我尝试调动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茅厕”和“茅店”中的“茅”都含有“茅草搭盖”的意思,但是“茅店”中的“店”在现代汉语中可以组成。“旅店”“客店”“饭店”等词,因此“茅店”解释为“茅草搭盖的客店”更合理一些。当学生明白“茅店”的意思后,又从中总结古诗文的学习不能簡单地类推,细致的分析才会最大限度地避免错误,从而得到正确答案。引导学生在大胆猜测的基础上,学会细致分析,掌握不同的分析方法有助于学生完善思辨能力。

(3)在讨论中学会倾听,学会思考

分段历来是小学语文的一个难点,在教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最后一头战象》时让学生依照段意分段,学生依然会有不同的意见。例如课文的第一部分“英雄垂暮”,一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划分为1~4段,一部分学生认为1~5段。于是不同的意见在课堂上此起彼伏,教师则侧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到相关联的语句,发现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不断地思辨过程中,学生得到正确答案。尽管这一过程在教学预设中是没有涉及的,尽管这番讨论费时接近二十分钟,尽管只是一段话的归属,也许借助课外参考书的预习,学生仅需看一眼,动一笔就能划分段落,但是期间学生参与思辨,在讨论中学会倾听,学会思考而获得的锻炼是简单的答案无法替代的。

认识任何一个新的知识点出现误解是正常的,经过学生间的相互讨论,教师的引导分析,期间教师加以渗透学习方法,最后得出结论,这就是一个思辨的培养过程。

还不完全具备思辨能力的小学生却要完成“预解”和“预思”两个预习环节,于是为了有“良好的预习效果”,为了自己的预习结果一定是“正确”的,小学生只好借助一些课外教辅材料获取答案,预习变相为预知答案,而这种“预习”助长学生投机取巧,进而增长学习的惰性,失去学习的兴趣。

思辨能力的培养与预习习惯的养成是相辅相成的,课堂善于思辨的学生能促进预习质量的提高,而高质量的预习又会提高课堂思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褚树荣.理性之光:思辨性阅读与表达[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2]理查德·保罗(美).思辨阅读与写作测评[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