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浅议

2019-01-14 09:10胡春霞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机遇挑战

【摘 要】 网络社会环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机遇,也面临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社会环境背景下应注重优化网络政治、经济、人文法治环境,实现思政教育的网络化,使网络思政教育呈现新气象,充满时代气息。

【关键词】 网络社会环境;高校思政教育;机遇;挑战;对策

网络是当代大学生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的新平台,网络生活已成为他们生活的有机成分。网络信息技术孕育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社会环境的优劣或深或浅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心理建树甚至人格塑造,正如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 同样环境创造人”。[1]如何把握网络社会环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应对挑战,更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式发展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新命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社会环境中的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一种新兴的全球力量,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组织方式以及思维模式,甚至还塑造着世界的未来。正如荷兰学者冉·凡·迪克在《网络社会》一书中所言:“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可以称 21 世纪为网络时代。网络将成为我们未来社会的神经系统,而且人民能够指望这种基础设施比起过去时代建造用于物品与人员运输的道路来,会给我们整个社会和个人生活更大的影响”。[2]搭乘网络这辆顺风车,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也迎来新契机。

1、丰富教学理念

现实社会中,高校办学必须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社会成员向何处去”这一政治问题,[3]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坚定性,保证了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红色属性”。作为现实社会的延伸,网络社会既有现实社会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个性。互联网络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开启了网络思政教育新篇章,网络政治观、网络安全观、网络道德观等丰富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促进了网络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了网络思政育人的理念迭新。

2、创新教学方式

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后,网络作为集视听影音于一體的新型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带来巨大变革。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优势,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的方法借鉴,如理论讲授法、榜样示范法、实践活动法等。教育者根据实际情境选择课堂教学或会议论坛或党团活动或社团组织等载体具体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教学工作,筑牢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防线。互联网络日臻完善、强大的信息技术功能实现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向多媒体教学、在线互动教学、慕课教学、云课堂等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式教学”的枯燥、乏味,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数字化、虚拟化。

3、扩大教学环境

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主要依托课堂教学,遵循“1+1+N”模式,即一个专业教育者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向N个学生传递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内容,课堂教学氛围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纳与吸收。大学生业余时间的生活实践是高校辅导员、党团负责人、后勤管理人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有效挖掘社会生活环境的育人因素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一的线下教育环境,增添了全新的线上教育环境,促进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多向度发展。虚实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犹如鸟之双翼,共同助力高校育人工作的蓬勃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社会环境中的挑战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派生的虚拟空间,其实质是现实社会的抽象化、数字化。现实社会环境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网络社会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二者共同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等环境内容。在丰富多元的网络环境中,其消极、负面、颓废、低俗的网络信息必然会对大学生尚未定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成威胁,导致大学生网络素养面临巨大挑战,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1、网络政治环境

政治性是保证网络空间附带红色因子的根本属性。“虚拟社交空间的自由性、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使得大学生产生了认知模糊、责任缺失、理想信念脆弱和情感冷漠等人格异化现象”,[4]导致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难题。网络政治环境育人功效欠佳。一是政治权威削弱。部分是非观念模糊、自制力薄弱的大学生利用网络自由、开放、共享的便利肆意发表不当言论,盲目转发、评论甚至造谣、传谣不实新闻或言论,抹黑党和国家的光辉形象,诋毁党和国家的政治信仰,严重影响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培育和政治观的塑造。二是主流价值观偏移。理想状态下,作为我国的主流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指引现实社会的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还应约束网络社会的知情意行。然而,实然与应然之间却呈现“两张皮”现象。网络参与的低门槛、低成本配合网络传播的高速、迅捷使网络成为价值多元的集合场,其中低俗、落后、反动的价值观念严重破坏大学生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接受与认可,主流价值观在与非主流价值观的较量中出现些许让步现象。三是西方意识形态攻击。作为一个国家的精神之魂,意识形态是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西方列强对我国的“和平演变”战略从未停止,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攻击已常态化。网络的出现更是为他们的演变计划披上了隐形的外衣,借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将西方腐朽错误的思想、文化及其附属产品进行网络化包装,不知不觉中对我国大学生进行西方意识形态输送与渗透,造成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混乱,达到削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消灭社会主义政权的政治目的。

2、网络经济环境

网络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的经济属性愈发凸显。网红经济、电商经济、流量经济等都是网络经济环境的产物,虽然在带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一定进步意义,但网络经济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对大学生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一是网络经济环境的虚拟性为网络商家非诚信经营提供庇护伞。大学生是网络购物的主力军,网络经济环境的优劣不仅影响他们的购物体验,更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假冒伪劣等网络经济失信行为严重影响大学生对社会诚信的认同以及自身诚信价值观的塑造。二是网络经济环境的暴利性催生了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虚荣享乐心理。一些网络红人凭借吃播秀、美妆秀、才艺秀甚至通过各种博眼球的低俗、媚俗表演获得巨大的网络经济红利。相比大学生寒窗苦读数十载,他们毕生的奋斗往往还不如网络红人的一场直播奖赏。巨大的经济悬殊和心理落差严重影响大学生的事业观、金钱观和择业观,甚至扭曲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网络经济环境的不完善性为网络商家的非法经营提供可趁之机。被誉为网络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无时无刻不网,但由于社会阅历的欠缺,他们对网络信息缺乏有力的判断能力。因此,一些不法网络商家利用大学生的认知缺陷和网络监管体系不完善的漏洞组织网络赌博、网络诈骗、网络色情交易等非法商业活动,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诱导大学生走向犯罪深渊。

3、网络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灵魂”,[5]良好的网络人文环境、网络人文道德, 能催生出新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如春风细雨一般滋润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将现实的人文环境聚焦于网络社会,往往会因虚实环境的差异出现新情况。首先,网络的开放性将古今中外的文化因子都收揽其中,导致精华与糟粕并存。对于鉴别能力、批判能力还不成熟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易在网络参与过程中接收毒害心灵的不良文化。其次,网络的高传播性推动了网络快餐文化的蓬勃发展,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天然是网络快餐文化的主要“饮食群”。当少数大学生突然关注、喜爱甚至狂热某一现象时,这一现象经大众的从众效应发酵后很快形成显赫一时的文化现象而受到大学生追捧,比如韩流文化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网络快餐文化往往缺乏历史文化的底蕴和积淀,犹如缺乏营养的垃圾食品,容易导致大学生“消化不良”,影响他们对古今中外优良文化的吸收、培育与传承。最后,网络的经济属性助长了大学生好逸恶劳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风气。受网络红人的影响,部分大学生错误地将网络看作改变命运的决定力量,忽视了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的重要性。他们心怀“网红梦”,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在这种不良网络风气的影响下逐渐迷失自我,偏离自己的梦想和初心。

4、网络法治环境

法治区别于人治,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保证。作为现实社会虚拟化的网络社会同样讲求法治,网络因其虚拟、开放、匿名等特性对法治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一是网络犯罪形式新奇多样,隐蔽性高且破坏力强。在丰富多彩的网络生活中,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等网娱活动变相与大学生进行黄赌毒交易,不仅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甚至还会诱导大学生违法犯罪;二是网络监督管理体系建设滞后。无规矩不成方圆,法治社会的建设必须配套与之相适应的监管系统予以保障。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使得网络监管无法像现实社会能够及时、精准定位到相关网络违法的大学生,同时也因网络的虚拟性导致网络监管效力的权威大打折扣,缺乏威慑力,网络监管体系落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大学生网络乱象、网络违法、网络犯罪层出不穷;三是未形成系统完善的网络法律体系。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是实现社会良治的重要保障。网络技术不间断地推陈出新也为网络法律法规的系统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网络安全法》的出台是网络法治社会的重要里程碑,但是与之相呼应的具体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建设还处于薄弱环节,无法将网络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纳入一个系统的网络法律范围内,实现网络社会的全面法制化。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社会环境的优化

当代大学生是跟随互联网络共同成长起来的,与网络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因而网络环境的优劣深刻影响他们的成长成才。高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集中营,担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神圣使命。作为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思想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责任、有义务优化网络社会环境,确保大学生在网络参与中保持红色属性,实现绿色发展。

1、优化网络政治环境

不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社会,政治性都是不容忽视和质疑的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优化网络政治环境,保证大学生在网络参与过程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动摇。首先,高校要积极建设有自身特色的思政网。高校必须树立网络意识,高度重视网络思政教育工作。通过聘用集思想性与技术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打造专属高校各自特色的思政网,如清华大学“水木清华网”、重庆大学“红岩网”等等,为广大师生获悉国家大事、政治要闻、政务评析等开设了专栏甚至主题板块,深化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相关政策、决议的理解和信任,增强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从而有效识别并坚决抵制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网络对他们进行意识形态破坏的错误做法,保障网络政治环境的红色基因。其次,高校要积极加强自媒体建设。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为大学生随时随地上网提供了技术支撑,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接收速度和容量,致使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不断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成效。因此,新时代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大力加强高校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论坛贴吧等建设,及时向大学生传递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相关会议精神,并派专业思政教师做好时政热点的网络答疑工作,确保大学生对党、国家和社会主义的真正认同,保障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坚定社会主义立场,培育讲政治的时代新人。

2、优化网络经济环境

尽管大学生还是深处象牙塔的莘莘学子,但网络电商经济早已深入他们的衣食住行。缺乏社会阅历的大学生对网络经济一知半解,部分大学生被网络经济表面的盛世所迷惑,导致他们的价值观念与高校思政教育要求的价值观出现极大偏差,从而为高校思政教育敲响警钟,网络经济环境的优化刻不容缓。首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强化政治经济学教育,帮助学生科学认识网络经济的利弊。电商经济的崛起衍生了微商经济、网红经济、流量经济,巨大的网络经济效益背后也应看到网络经济的投机性、炒作性、欺骗性,相比现实的经济环境更为复杂,因此,要引导学生要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网络经济环境;其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强化对资本论尤其是政治经济学教育。慕课的兴起为高校网络化教学提供新平台。高校要鼓励并支持政治经济学教师录制微课以供学生线上学习,高校网络课程的共享使得大学生转载学习其他高校的政治经济课程成为可能。通过网络专业课程学习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电商经济的内在原理、操作模式及潜在风险,科学把握微商经济、网红经济、流量经济的商机与陷阱;最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强化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网络经济为大学生择业、就业提供了新选择、新方向和新机遇的同时,不良网络经济环境严重影响大学生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幸福感,甚至扭曲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以网红经济为例,通过专业团队的炒作或包装实现普通人“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网红梦,诱惑着部分是非辨別能力、自制力较差的大学生,极易让他们滋生爱慕虚荣、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堕落思想,严重腐蚀他们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通过网络经济环境的优化教育让学生切实领悟实干精神的可贵,做一个真正“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践行者。

3、优化网络人文环境

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使人文环境不可避免地充斥着诸多消极影响;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特殊的渗透式教育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状态和道德水准产生深刻影响”,[6]因此高校必须加强网络人文环境优化工作,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隐性育人优势。一高校要积极完善、优化校园网络,净化校园网络的杂质,将错误、腐朽、消极、反动等思想观念文化隔离大学生的校园生活。通过网络政治观、网络文化观、网络利弊观等教育,引导大學生正确认识网络的人文价值,从而理解高校开展校园网络净化工作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对“网络快餐文化”的指导。大学生猎奇心和接受力较强,在追寻新事物的过程中产生思想认知行为偏差。“网络快餐文化”的出现深得大学生喜爱,对高校思政教育效果形成一定挑战。在讲求人文关怀的基础上,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积极指导大学生对“网络快餐文化”包含的正确价值观予以肯定,对错误价值观予以驳斥,在增强与大学生的思想文化共鸣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人文素养。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大学生人格塑造和三观培育。网络经济环境蕴藏巨大的经济红利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了错误消极的就业观、金钱观、价值观,严重侵蚀着他们人格和三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及时帮助大学生科学分析、理性看待网络经济现象,以防大学生过度依赖甚至沉迷网络经济,产生享乐虚荣、不劳而获等不良之风。高校要大力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中,为大学生更好塑造健康人格和科学三观保驾护航。

4、优化网络法治环境

一般来说,法治工作主要是国家司法机关的重要内容,与高校似乎联系不大,而事实则不然。网络社会不是法外之地,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进行法治建设。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集中训练营”,担负着为社会培养讲道德,讲法治的合格公民的重任。因此,优化网络法治环境是高校思政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一要精化高校网络法治教育。高校网络思政课要紧跟道德与法治课程步伐,充分挖掘网络法治节目的教育意义以增强大学网络法治认知,再对相关网络法治安全事件进行案例分析,使大学生深刻领悟网络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自觉维护网络安全。二要建设高校网络法治预警机制。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作为预警工作的领头人,要主动携手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形成建设主力,在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对校园网络预警工作的建设意见,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网络法治宣传手册,增添校园网络安全教育课程,成立校园网络督导部门,各学院增设校园网络安全工作室等等,力争提高大学生的防范意识,自觉做一个守法的网络参与者。三要建立健全高校网络法治规章。过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法治理论灌输,缺乏对违法犯罪案件的深度剖析,无法引发学生对法治安全教育的认知共鸣,因而教育效果不佳。高校必须与时俱进,将网络法治教育纳入高校常规教育,积极制定校园网络法治章程,共同约束高校师生网络行为,确保高校网络法治建设取得成效。

网络环境的复杂多变既为时代新人的培育创造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挑战,这就需要充分调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使命感,积极优化网络社会环境,促进网络思政教育的转型升级。“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对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极大的帮助”。[7]主动适应网络,科学把握网络环境的优劣,使网络思政教育呈现新气象,充满时代气息。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

[2] Jan van Dijk. The Network Society, English Translation[M].London: Sage  Publication Ltd,1996.8.

[3] 钟启东.习近平铸魂育人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4] 方楠.“双面”人格在现实与虚拟社交空间的呈现——当代大学生人格异化探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01).

[5]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 1640088 418913412940.html.

[6] 季瑞丰.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问题研究——以长春部分高校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2017.

[7] 乌兰巴特尔.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05).

【作者简介】

胡春霞,重庆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教育机遇挑战
再见,机遇号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不良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探析
叽咕乐挑战
机遇
第52Q 迈向新挑战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