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9-01-14 09:14吴琳袁瑞玉高元衡
赢未来 2019年9期
关键词:院校教育应用型监控

吴琳 袁瑞玉 高元衡

摘 要: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质量监控尚未发展完全,其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无法保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质量。本文尝试建立覆盖全校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来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有效地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质量监控

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的“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运而生。作为 21 世纪才出现的新型高校类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组织机构设置、运行机制等置等方面既不同于职业技术学校,又有别于学术型本科院校。它在社会服务上注重与地方经济发展、行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它在人才培养上既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结合;它既有普通本科教育的共性,但更突显“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亟需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变化,坚持创新思维,从教育质量监控向教育全过程监控的转变,推进“教学育人”向“全员育人”转变。[1]

一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质量监控存在的问题

(一)对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傳统的教育质量监控侧重于教学环节,重点监控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课后作业、试卷难度和试卷评判等过程内容,而忽视了学校作为一个整体,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不能仅仅依靠一线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对“考”的重视,而是要倚重全校整体水平的提高,包括行政管理、后勤服务、教辅等部门。[2]

(二)缺乏相应的监控和评价机制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应顺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与发展特色,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价指标体系。但是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于教育质量监控的研究更多集中于理论层面的重要性分析,在教育质量监控方面缺少规范化的监控体系与监控机制,导致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自身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3]

二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与实践

(一)教育质量监控的基本原则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质量监控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首先,应监控学校的办学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化各教学环节实施过程中的政治纪律,进一步加大对教学一线意识形态和价值导向的监督和评估力度,确保正确的政治导向;其次,应坚持系统论观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依据,建立全员参与、全方位监控、全过程保障、循环闭合、持续改进的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第三,应重视教育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建设,构建由组织与管理、运行与调控、激励与奖惩三部分组成的保障体系。

(二)组织与管理体系建设

首先,成立教学工作委员会,将其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咨询、决策机构,同时也是学校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的领导机构,负责领导全校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的体系建设、制度建设、审议仲裁和结果认证等工作。

其次,将教育质量监控机构和负责发展规划的部门进行整合,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的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全校的教育质量监控工作,并针对教育质量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统筹学校资源进行改善。

第三,发挥教务处的主动性。教务处既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落实部门,也是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的重点,负责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基本建设工作,同时要协同发展监控中心开展各类监控与评估工作。

第四,要充分调动各二级教学单位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他们才是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同时,要充分发挥人事、财务、基建后勤、资产管理、现代教育技术、图书馆等部门作为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部门的重要作用,负责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管理。

最后要建立起校、院(部)两级教育督导机构,联合开展“督管、督教、督学、督人、督物、督事”的教育质量监控“六督”工作。

(三)运行与调控机制建设

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主要包括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系统、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教学过程管理系统和教育质量监控系统。

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系统主要由人事、财务、资产、基建后勤等教学资源管理部门组成,负责制定师资队伍、教学经费、教学设施等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检查、管理和改进。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和教学过程管理系统都以教务处为主体,既要负责制定学校专业、课程、教材、实习基地、实验室等教学基本建设的质量标准和相应的建设、检查、管理和改进工作,也要负责制定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以及教学过程各主要环节(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论文及答辩)和各主要教学环节(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考试考核)的质量标准,并组织实施、检查、管理和改进。

教育质量监控系统主要依托教育质量监控部门建立的包括教学督导、教学检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监测、同行听课评价、学生评教、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等形式的教育质量监控机制以及由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学院教学工作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等组成的专项教学评估体系。通过教育质量监控和专项评估可对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系统、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教学过程管理系统进行监控、分析并督促改进,以保障教育质量。

为保证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运作,还需建立教育监控信息反馈机制。由教育质量监控部门通过监控、评估、调查等形式收集教学质量数据和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以书面形式反馈至相关部门并督促改进,同时以工作简报、评估报告、质量报告等形式报送学校,供学校参考与决策。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则应明确分工,并根据教育质量监控系统的反馈信息及时开展分析和整改工作,制定相应的预防、纠正和持续改进的措施。

(四)激励与奖惩机制建设

学校层面应建立提高教育质量的激励措施,强化“奖优罚劣、优胜劣汰”的激励约束机制,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管理人员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在提高管理水平方面,应对管理工作规范、保障效果突出、服务质量优异的部门和单位进行奖励和表彰,对违反学校管理规章制度,评价较差的部门和单位限期整改并按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应对在专业、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方面,对建设效果突出、评估结论优秀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和经验推广,对存在问题的进行指导和限期整改,并按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在全员育人方面,应将教育质量评估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并在职称评聘中,同等条件下向教育质量评估优秀者倾斜。

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过程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只有充分注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整体建设,夯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条件,实现全环节、全过程的教育质量监控,才能保障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胡萍,杨久志.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55-156.

[2]杨凤微,马祥.高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要素及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6(12):38-40.

[3]白云.教育质量监控机制的建立[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151-153.

猜你喜欢
院校教育应用型监控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论美术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评价的困境与出路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
浅谈Mooc对我军院校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