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特点研究

2019-01-14 02:52胡剑张妍
高教探索 2019年12期
关键词:麻省理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启示

胡剑 张妍

摘 要:麻省理工学院是全球创新创业教育成功实施的典范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该校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对其课程设置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分析其主要特点,将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麻省理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特点;启示

作为享有“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美誉的麻省理工学院,其对“知行合一”(Mens et Manus)理念的强调,使得该校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型大学之一。2014年的统计表明,该校毕业生已创立了超过3万家活跃企业,总共提供460万个就业岗位,每年可以创造1.9万亿美元的收入,大概相当于2014年度世界第十大经济体的GDP总量。[1]这些成就的取得无疑与其业已形成的以学生为中心,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实践竞赛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于一体的完整生态系统息息相关。而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不仅是整个生态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同时也影响了美国其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并成为其他国家高等教育机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参照系。

一、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演进及特点

自1916 年设立“技术计划”项目以推进科研人员研究成果转化以来,麻省理工学院就走上了创新创业型高校的道路。在其第九任校长康普顿(Karl Taylor Compton)的推动下,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专利委员会等机构,以加强与工业企业的合作。[2]1946年该校又与哈佛大学共同创办了全美第一家私人风险投资公司[3](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ARD),从而为其创新创业活动扫清了障碍。而随着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为学院师生服务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1961年,理查德·莫斯(Richard S.Morse)教授的创业类课程“新企业家”开启了该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历程[4];1996年学院创业中心的设立则进一步为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麻省理工学院的创新创业课程逐渐拓展和完善,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设置专门的机构和项目,为课程开发提供良好的保障

课程学习对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夯实专业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切实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培育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麻省理工学院于1996年设立了创业中心,后更名为麻省理工学院马丁·特鲁斯特创业中心(The Martin Trust Center for MIT Entrepreneurship),负责促进创新驱动型企业相关的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开发具有麻省理工学院特色的课程体系,从而为美国和其他国家提供更好的创新创业服务。多年来,该中心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秉持合作、多样、实践、诚信以及知行合一的基本原则,坚持将理念转化为行动,将发明转化为产品,勇于打破专业与学科的壁垒,与学院的不同部门、实验室、工程中心以及众多企业密切合作,利用各类创业计划项目,逐渐开发出涵盖创新创业全过程的课程体系。截至2018年底,该中心已经开设了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技能课程、行业导向课程和选修课程四大门类课程,课程总数达到了63门,为有志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学生在修读了相关课程之后,如果对创新创业有持久的兴趣,还可以选择创新创业硕士学位项目或其他计划项目进一步提升自己。[5]

而作为未来创新创业活动的主力军,为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工程领导能力,麻省理工学院又于2006年启动了戈登领导力课程项目。该校校友伯纳德·戈登(Bernard M.Gordon)为该项目捐赠了2千万美元,使它成为该校工程学院有史以来投入最大的本科生课程改革项目。该项目旨在塑造麻省理工学院学生优秀的性格,增强他们的领导和沟通技能,培养工程实践和发展领域的潜在领导者,提高工程产品的开发能力。项目成立后广泛搜集了校友、学生、行业领军人物以及麻省理工学院其他领导力课程教学人员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新的计划和课程。目前,该项目已经设立了涵盖生物技术与制药、计算机科学、数据建模和分析、设计与制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领导与沟通、系统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的课程,不断实现自身的使命和愿景。[6]

·比较教育·麻省理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特点研究

(二)依据创新创业需求,建设覆盖创业全过程的课程体系

作为全球最顶尖的理工院校,麻省理工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基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内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业技能、创业心理等综合素质,并使其最终有机会成为具有强烈开拓意识和领导才能的行业领导者。因此,其课程体系设置既需要包含通识教育背景下的综合素质提升,又需要根据学生特点开设开拓性、创造性的教育内容。多年来,麻省理工学院经过细致的探索,逐渐形成了遵循“创新观念的产生,商业化雏型设计,产品原型制造,资金筹措和初创公司成立”这一发展脉络的完整课程体系。在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学生可以从“工程创业:创始人之旅”这门导论性课程开始,该课程引领学生探索企业家精神所包含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创建新企业的现实起点、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障碍等问题,学习和掌握创新创业过程中用于发现、验证、设计和开发的方法、框架和工具,同时向学生介绍麻省理工学院可以利用的创新创业资源等。在这一阶段,学生可以选择的基础课程还包括“创业团队”、“前沿市场有效的商业模式”、“创业工程”、“创新战略”、“创业战略”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创新和创业过程中的机会评估、商业计划制定、创始团队组建、客户寻求和资金筹集的基本方法,熟悉设计思维和战略分析的相应观点,学习数十种创新商业模式,深入了解初创企业面临的核心技术,客户与战略的选择与挑战等内容。[7]

在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特点选择技能类课程,如“工程系统设计”、“产品设计与开发”、“制造过程和系统”、“产品工程流程”、“创建新企业的困境”、“专利,版权和知识产权法”、“创业金融与风险投资”等,通过学习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也使学生对于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应对策略。在具备了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之后,学生便可根据自己所处的专业领域修读行业相关课程,如“建筑环境中的创业”、“材料技术的创新和商业化”、“药物开发的原则和实践”、“生命科学中的战略决策”等,这些课程一般针对某个具体的专业领域,通过案例分析、模型分析、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企業在技术开发、市场应用、知识产权等方面可能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此外,麻省理工学院还开设了数量众多的选修课供有兴趣的学生修读,如“机械产品的开发”、“工程创新与设计”、“D-Lab:规模设计”、“工程管理”、“初创公司的资金策略”等。[8]

(三)加强领导力教育,注重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提升

为使学生在掌握创新创业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成长为相关领域和初创企业的合格领导者,麻省理工学院启动了工程领导力(GEL)课程计划,为本科生提供了一个具有挑战性和支持性的环境,培养学生在挑战性情境中的领导技能。参与计划的学生需要在两年内完成相应的领导力课程学习。在项目第一年学生需要参加“工程领导力”、“工程领导力实验室”、“个人领导力发展计划”、“工程创新与设计”这几门课程的学习。“工程领导力”主要是介绍有效工程领导者的能力类型,以及与能力相关的模型和理论,以帮助学生了解工程领导力的基本模型和方法。“工程领导力实验室”则让学生在互动的、基于实践的环境中,学习相应的领导力框架和案例等,培养领导力和团队合作技能。课程通过设计实施活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小组讨论,以及同伴评估等方式,引导学生对个人和团队合作效果进行反思,并寻找进一步改进的机会。“个人领导力发展计划”指导学生反思他们在有效工程领导者能力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并逐渐理解课程学习过程中自身能力的变化。而“工程创新与设计”则类似于基于项目的创新设计思维研讨会,主要为培养学生在工程学科中构思、实施和评估成功项目的能力。该课程独特地引入了整体工程设计流程,内容涵盖了产品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了解用户需求、早期概念化、产品实现、用户测试和设计验证等环节。教师的讲座侧重于对创意过程的分析以及设计思维多学科方法的介绍,并对学生的设计进行指导。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院还会组织相应的中期辅导活动,学生可以在这里与工程师和具有行业经验的工程领导人会面并建立联系。[9]

第二年的课程主要将学生融入工程领导者能力的实际应用环境,鼓励其自我效能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在项目工程中的组织、谈判、沟通和演讲、冲突解决、团队领导以及其他方面的技能,同时提供技能评估和反馈以促使学生自我反思和成长。学生除须继续参与“工程领导力实验室”课程学习之外,还需修读“项目工程”课程。该课程是一个为期四天的工作坊,主要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介绍现实背景下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工具。学生可以在团队中学习成本效益分析、资源与成本估算以及项目控制与交付等内容,并选择飞机改装、工厂自动化、企业软件、防洪工程、太阳能农场工程等领域的某个项目制定相应的项目计划,通过学习和训练提升自己对复杂项目开发管理的技能。除此之外,学生还需修读相应的选修课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领导能力,可选课程包括“心理科学概论”,主要内容为感知、情绪、学习、记忆、人格、社会互动的心理与神经基础等。“工程伦理”课程则引导学生阅读伦理学经典著作,学习相关的伦理学知识,并对涉及工程灾难、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案例和文学影视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此外,学生还可以选修“工程管理”、“谈判艺术与科学”、“战略组织设计”等课程以及另外50多门短期课程。[10]

(四)面向世界经济,强化学生跨文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的设立以及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均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经济和文化环境。为切实做到面向不同区域经济体,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创业人才,麻省理工学院创业中心还开设了多门跨区域、跨文化课程供学生选择。如“发展中经济体的机遇”课程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全面分析发展中国家企业所面临的诸如合同执行、腐败、政治风险、人权、知识产权和基础设施等制约因素,并讨论在这些约束条件下实现公司创新和取得成功的解决方案,包括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技术的运用、金融工具的应用等。“全球创业实验室”的重点是衡量不同国家的创业精神,并开发出更好理解复杂经济与文化状况的分析诊断框架,以便为学生提供新兴市场企业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整体信息。该课程还为学生构建密集的实践体验,学生可以与全球多达15个国家的初创公司高层领导合作,通过在线协作和每周电话会议等方式与公司进行业务沟通和学习,课程后期还须到合作公司全职工作三个星期。该课程不仅使学生对各国的历史、发展轨迹以及国家政策有较为清晰的了解,而且增强了学生在复杂的文化环境中分析企业面临问题和采取行动的能力。“全球制造业创新和创业专业研讨会”则涵盖现代制造业的多个主题,如21世纪商业运营的模型和结构、不同部门的领导力案例研究等,课程邀请来自亚洲、欧洲和北美的演讲嘉宾开设讲座和交流,从而为学生提供跨地域、跨文化的全球视角来审视创新创业活动,探索创立制造业新企业的机会。此外,学生还可以选修“全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业务”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分析某些前沿复杂技术在全球商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促进学生与全球初创公司的交流与合作。[11]

2007年启动的麻省理工学院工程领导力课程培养计划中也开设了“跨文化交流”课程,该课程主要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讲授不同文化规范和传统情境下的沟通方式和技巧,探讨理解沟通与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口头和非口头沟通方式的差异,跨文化交流的障碍,跨文化交流的模式(论证,谈判,冲突解决)及跨文化调整等不同问题。这些课程的开设,增强了学生对不同经济体创业环境和多元文化的了解,提升他们在全球复杂环境里从事创新创业的能力。[12]

(五)打造网络课程平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普及

为促进创新创业知识的普及,确保更多的学生得以接受相应教育,除了提供丰富的实体课程之外,从2012年开始,麻省理工学院尝试在其开放课程平台(OCW)上建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该平台创建的初衷就是发布该校所有课程资料,使其可以帮助不同国家的教育工作者改进教学活动的效果,帮助学生利用在线课程资源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推动全球各地的学习者利用课程内容来应对诸如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等问题的挑战。目前该平台已发布了麻省理工学院六十余门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教学大纲、讲义、作业和考试等资源,涵盖了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媒体艺术和科学计划以及体验研究计划所提供的创新创业类核心课程以及拓展选修课程。其中创新创业核心课程是指作为创业者所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包含的课程有“发明与专利”、“建立和领导高效的团队”、“创新过程管理”、“如何開发‘突破性的产品和服务”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依照自身的专业领域选择金融、法律、领导力、企业营销、运营和战略管理等相关课程。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选择相应的课程,平台还提供了详细的课程介绍和课程学习的逻辑顺序指南。[13]

此外麻省理工学院还与哈佛大学合作,于2012年推出了EDX创新创业教育网络平台,为来自于全球各地的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创新创业课程。目前该平台已经提供了目标客户需求识别、服务和融资类的课程,如创业101课程对移动应用、3D打印、电力电子等诸多领域内的毕业生创业经验进行深入而专注的案例研究,通过这些案例,学生们将学习如何从创新创业的理念或技术转向对目标客户的理解,分析目标客户群体的需求偏好。创业102课程则是在寻找到客户群体之后,使用案例教学来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开发出能够解决客户问题的优秀产品,包括产品概念的设计、客户问题的解决、价值主张的建立和凝练、竞争环境的把握等不同层面的问题。创业103课程则通过该校初创公司的案例研究和对公司创始人采访等形式,帮助学院科研人员和学生了解如何实现新技术的商业化、创造新的产品线和市场等问题,同时帮助创业者设计商业模式,制定产品的定价策略,建立销售流程,提供通用的决策框架,从而为创业者长期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14]

(六)实施教师聘用双轨制,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教育质量提升的核心力量。而创新创业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其教师不仅须具备良好的课堂教学能力,而且应有相应的创新创业工作经历或者系统的培训经历,否则很难给予学生以有效的指导。麻省理工学院马丁·特鲁斯特创业中心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双轨制”,即聘用在创业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重要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来该校任教,与本校专业教师相互配合,共同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教育和指导。[15]目前,麻省理工学院已形成一支创业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如担任麻省理工学院高级讲师和驻校企业家的伊莱恩·陈(Elaine Chen)就是一名资深的创业者和创业顾问。她从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毕业,拥有22项专利,曾先后担任6家创业公司副总裁职务。她还与许多企业高管和领导者合作,帮助他们培养创业技能,创建正确的组织结构和流程等,其客户遍及医疗保健、工业自动化、消费电子、零售创新、金融科技等领域。2011年在加盟学校创业中心后,她设计、开发并讲授多门企业创业课程,积极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特雷西·考特(Trish Cotter)在担任麻省理工学院创业讲师以前也曾先后担任Netezza(一家数据分析公司)公司总裁,IBM公司高管,霍尼韦尔公司、太阳微系统公司的工程和管理职位等。尼克·梅耶尔(Nick Meyer)曾在游戏、视频、音乐、社交等行业的软件公司担任产品或工程负责人,并且联合创办了流媒体音乐服务、移动视频应用等多家公司,这为其主讲“建立创业企业”、“制作简介”和“数字产品管理”等课程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基础。凯特·希基(Kit Hickey)曾是时尚类先驱Ministry of Supply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和首席零售官,在公司期间她领导并建立了众多高绩效团队,构思和开发了革命性的3D打印针织体验技术。威尔·桑切斯(Will Sanchez)曾经与人联合创办了有关电子冷却技术的公司,并负责公司在美国、中国和日本等地的供应链管理、企业发展、研发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16]据不完全统计,麻省理工学院创业中心的师资团队中至少有二十多人曾经是成功的创业者、商业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或公司首席执行官,正是由于拥有这支具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的师资队伍,才使得麻省理工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二、麻省理工学院创新创业课程带来的启示

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1998年清華大学举办的首届创业计划大赛正式拉开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序幕。2002年教育部在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并于同一年确立了9所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此后,在国家的强力推动下,创新创业教育进入了政府主导的探索与推进时期。2010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标志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各地纷纷与高校联合设立科技创新创业实习基地,举办创新创业论坛和大赛,许多高校也开始设置管理部门,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编写相应教材等。在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之后,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明确要求“建立健全教学与实践相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17]。2018年国务院在《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中则进一步提出,要“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在全国高校推广创业导师制,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18]。这些均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

虽然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已取得较快的发展,但目前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首先,高校专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机构相对缺乏。目前我国高校主要还是依托团学组织或就业指导部门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尚未建立像麻省理工学院马丁·特鲁斯特创业中心这样的组织机构,专门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组织和课程体系的开发工作,从而造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性和专业化不足。其次,目前开设的课程种类相对较少,普及程度不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的学习相脱节,还未形成与麻省理工学院类似的多学科融合、从创意到市场全覆盖的课程体系。此外,由于国内市场规模巨大,因此也缺乏与“一带一路”等战略相配套的面向不同经济环境和文化背景的跨文化创新创业课程。第三,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够。现阶段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主要由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或从事学生工作的管理人员经过培训后担任,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无法给学生带来更为有效的指导。因此,国内高校如何更好地借鉴麻省理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已有经验,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梳理和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加快课程体系的开发和配套措施的建设,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程,就成为可以探讨的重要途径之一。

猜你喜欢
麻省理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启示
Liquid Archives Cambridge, MA, USA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麻省理工学院设计团队开发“社交T—shirt”
麻省理工学院创造超低温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