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助推果业转型升级
——灵宝市发展果菌肥循环经济案例剖析

2019-01-15 09:18吕海霞张丽娜贾高丽
果农之友 2019年1期
关键词:灵宝灵宝市果品

吕海霞,张丽娜,贾高丽

(灵宝市园艺局 河南灵宝 472500)

近年来,河南省灵宝市认真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突出“生态循环果业”主题,以优化资源配置为核心,以保护环境资源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走持续高效、低碳节能、生态环保的发展之路,形成了“果品生产—食用菌生产—有机肥加工—果品生产”和“果品生产—果品加工—畜牧养殖—果品生产”两大特色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生态良性循环、资源合理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灵宝市地处全国两大苹果最佳适生区之一的黄土高原东缘,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是苹果等落叶果树最佳适生区。灵宝苹果1921年被引进栽植,发展历史悠久,果品资源丰富,产业优势明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苹果始终是灵宝市农业农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灵宝苹果色泽鲜艳、香味浓郁、酸甜可口、软硬适中、耐贮耐运、品质优良。

目前,灵宝市果品总面积115万亩,其中苹果90万亩,灵宝市果品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加工、贮藏、销售、包装、运输以及农资供应、食用菌生产等关联产业全面发展,形成了“果—菌—肥—果”和“果—加—畜—肥—果”两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全市食用菌总规模超1亿袋,年产鲜品10余万吨;果品一产产值47.5亿元、二产产值52亿元、三产产值107.5亿元,灵宝苹果产业化集群总产值达到207亿元。

1 以苹果木为原料,发展食用菌产业,打造“灵宝香菇”品牌

灵宝市果品资源丰富,为发展以香菇为主的木腐菌提供了充足的原料。1998年,灵宝市委、市政府站在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高度,作出了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战略决策。近二十年来,食用菌产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品种由少变多、由有变优,已成为灵宝特色农业发展的亮点和支柱产业,灵宝先后被评为“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县”、“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优秀团体”、“全国食用菌文化产业建设先进县”、“全国优秀香菇出口基地县”和“国家级出口香菇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

发展食用菌产业,尤以“灵宝香菇”为代表,生产原料来源于苹果树木;以“灵宝香菇”为品牌,带动食用菌产业全面发展。“灵宝香菇”以苹果树木屑为原料,所产香菇品质优良,菇形圆整美观,菇肉致密瓷实,菇香纯正浓郁,菇色浅褐自然龟裂成花,食之鲜嫩口感好,先后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和生态原产地产品认定,已成为灵宝市第二大农业农村经济支柱产业。目前,“灵宝香菇”年栽培规模近1亿袋,实现年产鲜品10万多吨,年产值12亿多元,年出口创汇超过5000万美元。全市食用菌企业、合作组织超过100家,安置和带动从事食用菌生产经营的群众超过5万人。

食用菌生产过后废弃的菌棒,有机肥厂回收再利用,经过科学配方后加工成有机肥,有机肥用于肥沃果园土壤,构建了“果品生产—废弃枝条(树桩)再利用—加工食用菌袋料—食用菌生产—废弃食用菌袋料再利用—加工有机肥—果品生产”的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图1)。

图1 灵宝特色果业循环经济模式——“果—菌—肥—果”产业链

2 发展果品加工产业,构建果业循环经济模式

灵宝市果品加工企业随着果品产量的增加应运而生,大多起步于2000年左右,目前有6家果品加工企业,其中浓缩果汁加工企业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年加工果蔬能力40万吨,转化果蔬能力180万吨,主要加工产品包括浓缩果蔬系列、饮料浓浆系列、果蔬罐头系列、水果浓浆系列、果沙饮料系列、果汁饮料系列、乳品饮料系列、果酒系列等八大系列100多个品种,远销美国、加拿大、欧盟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全市出口浓缩果汁1.06万吨,创汇1012.5万美元。

灵宝市每年的风落果、残次果、无等级苹果全部用于加工,果品加工企业经清洗、筛选、榨汁、杀毒、超滤、脱色、浓缩等工序,加工成浓缩果汁(图2、图3)。在苹果榨汁环节,将榨汁后的果渣,经烘干处理合理配方再加工后,制作成畜禽饲料养殖畜禽(图4、图5),畜禽的粪便腐熟后肥沃果园土壤(图6),还可以制作沼气,沼气用来做饭、照明等,沼液喷洒果树防控病虫害,或将沼液、沼渣肥沃果园土壤,构建了“果品生产—果品加工—果渣加工饲料—畜禽养殖—粪便肥园”的生态循环经济模式。

图2 苹果经清洗、筛选、榨汁、浓缩等工序加工浓缩苹果汁

图3 灵宝市果汁加工车间

图4 利用果渣加工饲料工厂

图5 畜禽养殖

图6 粪便肥园

3 主要做法及成效

3.1 坚持系统化谋篇,做好产业循环顶层设计

灵宝市按照“高质量、高效益、全链条、全循环”的理念,围绕推动果业“纵向拉长发展复合型产业,横向延伸发展相关二、三产业”思路,先后制定了《灵宝苹果提质增效2017—2019年工作意见》、《灵宝市现代果业发展奖补办法(2018—2021年)》等长远规划,努力实现“稳定面积、优化结构、科学管理、提升质量、叫响品牌、增加效益”的效果,为果品产业持续引领相关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3.2 推行标准化生产,苹果品质明显提升

按照《地理标志产品 灵宝苹果》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果园管理技术规程》《灵宝苹果品牌建设实施细则》《“灵宝金苹果”品牌运营办法(试用)》《灵宝苹果99道生产管理工序》等标准,加强苹果生产管理,不断完善果品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苹果品质明显提升。经检验检测,灵宝苹果完全符合安全卫生、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达到国家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标准,产品质量安全率达100%。苹果生产核心区优果率提高、商品率增加,分别达到了80%、95%,苹果含糖量在15%左右,酸度0.32%左右,硬度8千克/平方厘米左右,糖酸比53.9左右,固酸比66.4左右,苹果酸甜适中,脆、香、甜备受青睐,不但内在品质优良,而且是营养价值较高的绿色健康食品。

3.3 实施产业化经营,生产效益显著提高

坚持产业联动、三产融合、集群发展,综合利用果品资源,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目前,全市有机肥生产企业3家,生产能力20万吨,其中以废弃的香菇菌棒为原料的有机肥厂生产能力5万吨,年创利润500万元。果品出口企业3家,2017年全市出口果品4.3万吨,创汇4435万美元。专业合作社270家,果农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生产效益非常可观。果品机械化冷藏库182座,基本实现了灵宝苹果季产年销。果品产业链条年吸纳农村劳动力30万人,安排就业转移4万人,带动果农年增收3亿元。

3.4 瞄准“钱袋子”发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围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三大主题,灵宝市果业发展模式形成了四个鲜明特点:一是减量化排放。果汁加工厂收购风落果和残次果、有机肥加工厂收购废弃菌棒、果园废弃的树桩和枝条被食用菌厂收购、猪粪用于制作沼气等,净化了生产生活环境,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二是再利用。果品加工后的果渣制作成饲料、废弃的菌棒被加工成有机肥等,再次利用次生物质,将废弃物“吃干榨净”,实现污染零排放。三是循环性。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四是可控性。通过苹果、香菇、养殖、有机肥的标准化生产,实现全程质量安全人工控制。

农民不断降低生产生活成本,持续增加发展果品产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2017年,全市果农13.5万户,50余万人,户均果品收入3.52万元,人均果品收入9500元,苹果除去生产成本亩均约2500元,果农人均纯收入5250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1.04%。特别是寺河乡窝头村,101户410口人,果园面积1600亩,年产优质果品325万千克,年产值1500多万元,人均果品收入3.65万元,全村有70%以上的农户,每年苹果收入超10万元,收入20万元以上的有35户。

3.5 倡导绿色化发展,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灵宝市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3.8ºC,日平均气温大于10ºC的日数为182~210天。积温3370~4620ºC,无霜期199~215天。年平均降雨量为641.8毫米,且60%的降雨集中在6—9月,正值果树生长关键时期,十分有利于苹果生产。灵宝苹果生产区域,远离工矿企业,产地环境符合《苹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优质精品苹果生产区位于海拔600~1200米,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孕育天赐高原好果,全市建成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基地30万亩。随着苹果经济效益的增长,群众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全市果品种植面积占农村绿化面积的70%以上,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地表水源、预防水土流失、净化空气质量、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苹果发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格局。

猜你喜欢
灵宝灵宝市果品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河南灵宝市灵金一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研究
基于河南省道S250线灵宝—朱阳段改建工程的地质灾害特征研究
灵宝市妊娠合并梅毒妇女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干预措施探讨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
灵宝市科协举办果树管理技术骨干培训班
灵宝人大:认真履行“两个机关”工作职责
河南灵宝:践行十九大 健康送群众
我家娘子是把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