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中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2019-01-15 06:05徐义菊合肥市琥珀山庄第一幼儿园
家教世界 2019年14期
关键词:牛皮纸沙包树叶

文/徐义菊 合肥市琥珀山庄第一幼儿园

“听会忘记”,“看会记住”,“做才能会”。科学活动对幼儿的最大吸引就在于它的可动手操作性,如不是幼儿自主的、积极的活动,价值将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应研究如何让幼儿自主探索,成为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探索者和学习者。

一、创造宽松环境,重视自主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为《纲要》)中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在一次科学活动《有趣的磁铁》中,我限制孩子只能操作桌上现有的物品,很快孩子们就觉得没意思了,当我看到这一情景,我鼓励他们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材料进行探索,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幼儿在活动中大胆探索,提出了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在这次活动中幼儿主动尝试、探索,满足了探究欲望并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二、科学引导,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探索和学习的原动力。它不仅能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而且能使学习成为快乐的事。在科学探索活动中首先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引导。幼儿真正的主动探索是从有了疑问开始的,因此,对于幼儿的提问,不能胡乱解释或一口拒绝,而要耐心地回答并引导幼儿积极探索,使幼儿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其次要丰富活动内容。丰富的科学教育活动内容能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从树上飘下来一片树叶,我班幼儿对此很感兴趣,吴润秋小朋友问我:“老师,树叶怎么是飘下来的呢?昨天楼上姐姐的沙包怎么不是飘下来的呢?”为了帮孩子解开这个疑问,我开展了“掉下来了”生成活动,让幼儿通过对树叶、沙包、还有羽毛和飞标进行操作观察,让幼儿了解他们不同的下落情况,并用笔记录下来。在此次活动后,孩子们对物体下落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三、投放材料,提高探究能力

《纲要》中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条件。”如在“掉下来了”科学活动中,我准备了沙包、树叶、泡泡等丰富的材料,激发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深入,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在科学活动区,我班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符合幼儿年龄发展水平的操作材料,幼儿在自由操作各种材料中,生动地感知了磁铁、沉浮、静电等许多科学现象。在图书角里,师生共同制作图书《十万个为什么》,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科学问题及答案用图画、文字、符号的形式记录在图书上,激发幼儿再次探索的欲望。

四、“做中学”,体验探究乐趣

幼儿在科学探究中寻找答案,好奇心不断被激起,又不断得到满足,探索的欲望更加强烈了,从而获得体验探究的乐趣。在科学教育活动“有趣的纸船”中,他们讨论着谁的船最牢固,大部分幼儿认为牛皮纸折的船比餐巾纸、报纸折的船牢固,更适合小鸡坐船过河,因为餐巾纸最薄,牛皮纸最厚的原因。为了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纸的吸水性,我提供了另外三种不同材质的船,一种是蜡光纸、一种是铅画纸、还有一种是牛皮纸。在这次的“航行”中,幼儿发现了新问题:薄的纸没破,而厚的纸却破了,这是为什么呢?有几名幼儿摸了摸那些没有破的纸船,说:“纸上有一层光滑的膜,可以防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幼儿通过实践去验证自己的设想,获得直观的体验,帮助他们获得正确的概念,从而体验探究的乐趣。

五、激发自信,幼儿勇于探索

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需要幼儿有一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对自己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释、猜想和判断,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去做,通过操作验证自己的设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所以,教师只有发挥好这些作用,适时地给予幼儿鼓励、支持和帮助,才能增强幼儿动手操作和探究质疑的胆识和自信心,在科学活动中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我班幼儿做过关于乒乓球的科学小实验,他们在练习用吸管吸球时总是失败,几乎有了放弃的念头,我及时鼓励他们:“别放弃,用力吸,会成功的。”经过几番努力,他们终于成功了,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可见老师的鼓励会支持幼儿积极探索。

在评价活动中,我们不能光片面追求幼儿操作的结果,还要正确认识到:在探索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都是对幼儿发展有价值的。因此对于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幼儿,我们进行肯定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再次探索的欲望;对于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幼儿,我们也鼓励他们说说自己的发现并充分肯定他们的探索精神,点燃他们的自信。

猜你喜欢
牛皮纸沙包树叶
牛皮纸袋放冰箱能保鲜
丢沙包
树叶的不同称呼
扔沙包
缤纷沙包
1~5月美国牛皮纸上市量同比减少1.1%
一片树叶
自抛击掌
小树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