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校廉政信息化的价值意蕴*

2019-01-15 07:10李江峰
山西青年 2019年12期
关键词:廉政腐败权力

李江峰

(郑州师范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国家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以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强调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为教育信息化特别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保障教育现代化顺利实施离不开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最初一般都是从教育管理信息化开始的。通过教育管理信息化,促进管理服务流程的重新建构,实现各部门各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而又协同统一,提高了学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管理的推进离不开权力的支撑,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在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廉政建设同样要顺应这一转变,将其工作方式、内容、阵地主动和信息化对接。

关于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成果较多,论者多从宏观和中观两个方面展开。宏观方面主要涉及教育信息化的路径[1]、个案[2]、绩效评价[3]等方面;中观方面主要涉及了人事档案[4]、科研管理[5]、后勤管理[6]、财务[7]等具体部门业务的信息化研究。而从廉政信息化角度研究的文献较少,有个别文献涉及到了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信息化,[8]但其观点也主要是将信息化与党政部门业务的结合,没有从廉政建设全局的角度,去审视信息化的意义,因而有必要对新形势下高校廉政信息化的价值意蕴做一梳理和探讨。

一、高校廉政信息化有利于加强预防腐败工作

信息的丰富与完善对于预防腐败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廉政信息化助推预防腐败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高校廉政信息化顺应了预防腐败工作发展趋势

1.廉政信息化顺应了预防腐败工作科学化发展趋势

高校廉政建设科学化,是指廉政建设在借鉴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遵循自身内在规律,采用科学方法推进展开的过程和逻辑演绎。通过一系列科学理论、制度、方法的运用,使高校廉政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以推进廉政建设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减少腐败发生。实践证明,推进高校廉政工作的科学化离不开权力决策的程序化,权力运行的透明化、权力监督的民主化和权力制约的法治化。而信息技术正是顺应了高校廉政工作的科学化要求,在促进工作程序性、透明化、民主化、法治化等方面能够发挥独特技术优势,将技术与各项监督制度紧密结合,推动权力的科学决策、运行监督与合理制约,从而实现对权力的实时监督、全过程无盲区扫描与监督,实现监督的提前介入,提升监督效能。

2.高校廉政信息化有利于预防腐败工作创新

高校廉政工作创新是保持高校和谐稳定,促进各项事业合理合规有序发展,建设廉洁校园、文明校园的迫切要求。

运用信息技术预防腐败其目标是构建管理服务化、高效率、廉洁高校。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实现服务高校。高校廉政工作创新树立以师生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共利益,从而围绕教育教学为师生服务,而信息技术为实现这种理念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将高校工作的各项内容、工作流程、方式方法及时向师生公布,给师生以更多的知情权;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给予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通过设立各种办事服务平台,为师生提供便捷、快速的办事渠道。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实现高效高校。通过建立以绩效为中心的评价考核机制。促进高工作效率、低管理成本、高社会效益的实现。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传统的工作模式发展为交互式、网络化、扁平化模式,实现高校各职能部门间的密切协同和无缝衔接,运转高效便捷。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廉洁高校。

3.高校廉政信息化是构建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的需要

就高校廉政信息化而言,运用信息技术防治腐败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廉政工作的监管体系,内容涉及预防腐败、决策监督、举报信访、廉政教育、舆情预警、权力运行监督、廉政绩效考评等各个环节,从而深化了高校防治腐败特别是重点领域腐败的工作效能,进一步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工作朝着权力监督与制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大踏步迈进。运用信息技术搭建高校预防腐败体系为形成反腐倡廉合力提供了充分发挥作用的平台。当然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部门之间的有序联动乃至跨部门协调,根据任务分工,结合各项廉政任务的细化分解和责任落实,通过信息技术将各方面力量整合起来,实现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参与方廉政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促进廉政监督职能的充分行使,形成权力制约与监督的有效合力。

(二)高校廉政信息化有利于提升制度预防腐败效能

制度防腐往往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之间存在效果差距;二是制度的静态性难以与预防腐败的动态性相协调。而借以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使制度设计过程、制度执行过程、制度落实与评价更加客观刚性,同时信息技术的动态更新亦可使制度保持适度的新鲜感,弥补制度静态性之不足。

以信息化为载体柔性融入权力监督、过程监管、人事监控、职称透明、资金监审、基建监理等各个方面制度,通过信息技术支持对各项业务流程诸环节予以厘清并加以固化,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特别是在权力监督和制约以及违规行为举报方面,信息化手段融合惩治和预防腐败各项制度使制度尽可能量化便于操作,为厘清权力边界,优化权力运行程序,提高权力使用效能,保证用权者清正廉洁。在权力监督、过程监管、人事监控、职称透明、资金监审、基建监理等方面,以引进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对人、财、物的动态监控平台,实现对人事、财务、职称评审、基建投入等易存在廉政风险的部门诸环节全监控。实践证明,这一做法也进一步推动了高校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职能上的更新,增强了工作透明度,提升了工作效能、为从技术层面提升高校廉政建设水平奠定了基础。

二、高校廉政信息化有利于提高纪检办案水平

随着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窝串案件增多,作案手段更为隐蔽,发现腐败行为的难度越来越大。在网络举报有效信息不足的情况下,自行摸索案源线索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通过信息技术支持以及数据库分析发现各类异常情况,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案件线索;同样在案件查办中,信息化成果的运用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是在与谈话对象会谈时,通过与公检法部门的信息共享,运用信息技术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给谈话工作提供有力证据支持;二是对逃避调查的涉案人员,采用公安部门的信息技术手段如手机定位,住宿记录查询等可以迅速找到关键人物并展开案件调查;三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方便调查取证。如查询相关人的房产、银行账户、手机信息等作为辅助证据,获知更多的谈话对象的信息从而提升信息占有优势,从而在与谈话对象信息博弈时占据主动。四是保障线索不流失。线索的获取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由于线索获取渠道不同,有效性存在差异,一些线索记录在本上,一些线索记录在电脑里,随着办案人员的岗位流动,使线索容易中断或流失,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入,建立纪检办案线索数据库,完善长期积累的线索,形成机制,确保线索不流失。

三、高校廉政信息化有利于扩大廉洁教育效果

一是拓宽开展廉洁教育途径。廉政信息化为开展廉洁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传统单一课堂教学、典型案例分析等教育模式逐渐转为多样化多渠道多媒体参与的模式。廉政信息化使得廉洁教育内容主要以互联网平台传播,以数字化为介质,以手机短信、微信、QQ、微博等为阵地,即可以建立各式讨论群、增进交流活动,又可以随时监测学习效果,实现廉洁教育的针对性。

二是更新廉洁教育方式。网络的互动性,使得教育双方以平等的身份代替一方对另一方的说教和灌输。基于平等,双方就廉政教育相关素材,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共同接受再教育,提升了教育效果。

三是突破廉洁教育时空限制。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传统廉政教育的时空限制被打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移动互联中可以获得信息交换。此外利用互联网络的即时性突破传统的单一传递信息的廉政教育方式,实现双向交流,另外线上线下互动亦使教育活动不再受时间限制。而以网络为平台的教育方式又进一步拓宽了传统静态空间,从而使有限的现实空间向无限的虚拟空间延伸。以虚拟空间为载体不仅可以随时发布廉政教育相关信息,以便及时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而且通过互动、调查和评测,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加以修正,实现廉政教育的针对性。

四是及时更新廉洁教育内容,体现时代性。高校进行廉政教育与信息化相结合从而使教育内容呈现出网络文化的特征,在形式上更易于为网民所接纳。同时在内容设计上通过及时更新,与网民互动,获得更为接地气的教育资源,与师生的实际生活相同,与师生的内心感受相连,一扫以往教育方法单一、陈旧,教育内容远离实际生活的现象。在贴近师生生活贴近内心的同时,将廉洁意识、廉洁规范、廉洁习惯等融入到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以时代为引领,实时更新廉洁教育内容,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增强受教育者的廉洁意识和认同感。

教育现代化2035蓝图的发布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高校廉政信息化作为高校廉政工作适应新形势,主动融入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选择,其涉及范围不仅包含自身工作各个环节,更涵盖权力运行的所有领域。因此在审视廉政信息化时需以纪检监督为切入点,以权力运行为主线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信息化体系,方能打破条块分割,以立体化、全方位的视野推进廉政信息化建设。

猜你喜欢
廉政腐败权力
廉政教育走“新”更走“心”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权力的网络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我省试行重大节假日廉政短信提醒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