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微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2019-01-15 07:10
山西青年 2019年12期
关键词:时代政治思想

邢 凯

(郑州师范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的重要环节。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微时代,即微视频、微小说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沟通方式。微时代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产生一些困境,教师要深入研究,进而采取有效策略解决,让学生在微时代中不迷失自我,有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

一、微时代介绍

至今为止,微时代在学术上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包含人际交往和文化传播等多重概念。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现在微博、微信和微视频等工具的使用,将人们的生活逐步引进微时代中。总的来说,微时代是指人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利用文字、视频和语音等,进行实时的互动,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和信息发布的一个新的时代。

二、微时代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一)大学生对网络过于依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在人们使用其进行工作和学习,为人们带来便捷,但同时,出现人们过于依赖手机的状况,在高校大学生中尤为明显。微博和微信等平台因沟通便捷,资讯种类繁多,深受学生喜欢,大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收集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提出较难的问题,学生通过手机查询问题的答案,虽然得出的答案是正确的,但却不是自己动脑思考出来的,很多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过于依赖网络,不主动思考探究,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创新思维和逻辑性思维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1]。另外,任何人都能通过微博等发布信息,其中不乏有错误的观念和思想,如果学生采纳,将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

(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带来挑战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开始进入“微时代”,即使用微信和微博等收集信息,扩展学生眼界。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因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但是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学生更加倾向于高科技的技术,越来越不重视传统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教育效果低,有的教师创新教育模式,借鉴网络中的微课,虽然可以一定程度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因其内容就是对课堂教学的模仿,教学效果还是不能达到最好。微时代将众多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其中新颖的内容吸引着学生,其通过沟通平台主动获取信息,而不是依赖教师讲解知识,这对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带来挑战。

三、微时代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教师转变观念

教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微时代中,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中的思想和方法,转变观念,主动学习,提升自身素养,可以充分利用微时代下信息技术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转变“唯我独尊”的态势,站在和学生同等的角度,降低其紧张感,提升其信任,从本质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从“管理者”身份转变为“服务者”,做好大学生引路人的角色。随着网络的发达,各种新鲜事物步入我们生活中,作为引导学生提升思想品德的教学学者,教师要更加深入了解信息技术,掌握其本质,这样才能结合科技,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2]。例如教师在课堂中使用微时代下衍生出的微语言,提升学生亲切感,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在活跃的课堂中,不知不觉提升自身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二)创新教学模式

在微时代背景下,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一方面,优化思想政治课程,现在社会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和正确的三观,因此高校要做好此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微时代为教师创新教学形式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第一,优化课程,结合教学内容,将其与微时代媒体工具融合,体现学科的先进性。并且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使用丰富的内容,充分利用微时代特征进行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第二,邀请专家,进行思想教育理论方面的讲座和演讲等,激发学生学习斗志。第三,重视实践和理论结合,教师不但重视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情况,还要利用微平台,创设辩论会或者演讲比赛等,吸引学生参加。如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课堂注意力时间短的特点,利用微时代下流行的微电影,或者和学生共同创建微视频等,传播思想政治知识,吸引学生观看。

另一方面,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实际要求,现在很多教师已经重视微时代下教学模式的转变,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教学中模式化严重,学生不能更好的吸收知识,更有甚者教师利用外国实例进行教学,和我国基本情况不符,学生不能理解。因此,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时,要符合实际,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接近学生生活。第一,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在学生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挖掘素材,提升其亲切感。第二,教学过程中,不是教师适应学生,而是在课堂中主动引导学生,令其主动探究和创新,这样才符合学生内心需求。

只有教师融入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所想,才能引导其将生活行为和价值观等融入思想道德观念,令大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完成教育目标。第三,教师不断创新,利用微平台,将学生日常生活巧妙的融入其中,提升教学效果。例如教师通过微视频的展示,让学生了解现在党的发展方针和政策、社会热点等。然后和学生进行讨论,掌握学生思想,有针对性的进行纠正和指引,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让大学生增强对社会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三)优化网络环境

针对现在学生依赖网络的问题,各大高校要重视对网络环境的改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使用手机观念,进行微时代素质教育,总的来说就是提升学生微媒体素养,在网络普及背景下,学生通过微媒体获取信息、发布信息,在此过程中容易受其中信息的影响,产生一种人格品质。现在的执法部门对网络信息管理还不完善,这就造成网络中,充斥很多不良信息。大学生思想观念不健全,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在网络环境中,受其影响,出现发布谣言或者处于好奇传播网络病毒等,这对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学校要利用微媒体,进行素质教育,开设专门的微媒体素养课,将其融入到思想政治课中,利用各种宣传活动,让学生对使用微媒体,有正确的认识。利用学分制,科学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学校加大教育力度,让学生有很强的分辨是非能力,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推广过度依赖手机的危害和正确使用手机方法。

(四)利用微媒体进行教学

微时代是新型科技的产物,衍生了很多交流平台,如微信和微博等,被大众所使用。同时为高效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提供平台,如学校积极进行线上教学,找寻各种方法进行微平台教学,丰富平台教学内容,此类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结合的形式,提升学生参与兴趣,通过线上学习,线下交流的形式,加强思想政治教学效率。教师可进行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微时代下学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微视频的学习,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随时随地在线上向教师提问,避免了因为胆小和紧张不敢提问的问题。教师通过微信等沟通平台,随时关注学生动态,及时掌握其心理状态和思想动向,面对思想出现偏激或者有困扰的学生,及时给予纠正与帮助,令其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不稳定因素扼杀在摇篮之中[3]。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心得等发布在微媒体中,和学生保持沟通,令其对自己产生信任,拉近师生距离,更愿意和教师分享。

综上所述,微时代的到来,为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加强学生和教师的沟通,为教师教学提供便捷,另一方面,学生过于依赖网络,课堂不动脑思考。教师要正视微时代的作用,面对正视教育带来的困境,做好相对策略,令微时代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时代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