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思政课的传统教学与MOOC教学方式对比研究

2019-01-15 07:10许启胜
山西青年 2019年12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方式教学内容

许启胜 崔 磊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东 珠海 519041)

一、大学思政课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教学现状

大学思政课是每位大学生的必修课,对于广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传统的课堂教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历经多年发展完善,其教学方式表现为主讲教师通过课堂与学生互动来传授知识,答疑解惑。同时,受客观条件影响,部分大学在大学思政课的教学资源方面还存在缺口,教师数量不足,课程任务重,教学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的标准。因此,大学思政课的教学也开始了向多种教学方式的探索。

自互联网普及以来,尤其在智能手机广泛应用之后更是拉进了“人与网”的距离,互联网正改变着我们的学习习惯。2012年,MOOC席卷全球,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对传统教学来说,既是一个巨大挑战,也是一个转型机遇。因此,本文以大学思政课的传统课堂教学与MOOC对比为研究点,探究二者的相通和差异之处,为大学思政课接下来如何利用好互联网资源,改善传统教学方法提供研究依据。

二、大学思政课的传统教学方式与MOOC比较分析

大学思政课的传统教学方式与MOOC分别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只有深入研究二者的相通和不同之处,相互借鉴其优势方面,弥补自身不足,才有可能进一步完善大学思政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大学思政课的育人作用,达到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大学思政课的传统教学方式与MOOC的相通性

1.两种教学方式的培养目标相通

大学思政课的传统教学方式与MOOC在教学内容上、目标上基本一致。在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要求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传统教学方式与MOOC只是在教学方式上有所差异,但本质上还是为了培养社会有用之才。

2.两种教学方式的教学内容相通

大学思政课传统教学方式教学与MOOC教学本质上的教学内容相通,都是高等教育的方式,都按照教学大纲来制定课程,无论是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新颖性、理论性,还是在教材选用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手段,都有严格的要求,其教学质量能够得到社会认可。

(二)大学思政课的传统教学方式与MOOC教学差异性比较

1.二者教学方式不同

大学思政课的传统教学方式主要以小班教学的方式,老师和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地点交流、传授知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会受教师教学内容、语言风格、人格魅力、还有课堂氛围的影响;另外,还会有师生互动、学生小组讨论、课堂演练等,有益于交流观点和加深理解。MOOC是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老师事先将所有的课程录制成视频,通过视频、线上讨论、E-mail等互联网技术的方式,向学习者传授知识,它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学生能够更加自由地安排时间,也节省了很多资源。

2.二者教学细分不同

传统教学以课程为间断点,老师在课堂上会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适应班级学习情况。MOOC因为制作的提前性和将知识点碎片化的特点,它更加注重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一个知识点一段视频,然后串联到一个课程里,相对来说比较灵活。

3.教师团队组成不同

传统的课堂教学受各种客观条件影响,学生数量及工作量相对较少,因此一门课大多数由一位老师完成。MOOC的教学过程中因为会涉及到课程设计、教学资料筛选、章节编排、视屏录制、后期线上答疑、线上维护等事务,加之选课人数多,一门MOOC通常都会有几个人组成,这样对课程的教学质量方面较一个人来说,相对会有所提高。

三、结语

大学思政课的传统教学方式相对于MOOC来说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加深理解,对于自制力不足的学生也更有督促作用,而MOOC在方便学习、实现终身学习、提高效率、节约资源方面也确实有很多优势。传统教学方式如果能借鉴MOOC在实时沟通、丰富资源、加速资料迭代更新方面的优势,则能够更进一步地发挥其教学优势。笔者认为还需要进一步的将二者之间的相通与不同之处加以研究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可以取其之长、补己之短。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方式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