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布服装中民族风格的审美参照价值

2019-01-15 02:49臧文睿王秀芝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民族风格纹样服饰

臧文睿,王秀芝

(德州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山东 德州 253000)

拼布服装的民族风格传承至今,历经岁月的风霜雨雪而振古如兹。每个民族都像是一部书,都有不同的文化特征、性格特征。随着复古民族风的兴起,拼布进入更多人的视野,许多人在开始接触拼布时,所看的教程多源于日韩或者美国,认为拼布最初源于美国或者韩国。实则不然,我国的民族风格拼布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蕴,它反映着该地区人民淳朴的价值观念、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若能在服装中恰当应用民族风格拼布元素,将对现代服装行业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1 拼布服装的发展历程

根据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的拼布连衣裙,可归纳出当时拼布服装有如下特色:大方形布片,色彩、形式较为简洁。据文献《艺文类聚·孝引列女传》记载:“相传春秋时楚国老莱子事亲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斑斓衣,作婴儿戏。上堂,故意仆地,以博父母一笑。”可见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拼布服装,文献中的五彩斑斓衣就是百家衣的前身。

汉晋时拼布服装上出现拼贴,拼布色彩应用开始多样化。图1为营盘、楼兰墓葬出土的百褶长裙。

图1 百褶长裙汉晋时期营盘、楼兰墓葬出土 图2 明清水田衣

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深衣,可归纳出该时期拼布服装的如下特点:注重服装的美感,服装富有层次感且轻盈飘逸。

唐代时期是政治经济极度繁盛的时期,该时期拼布服装华美繁复,拼布形式出现堆绫、补绣、贴绢三种工艺,较有代表性的为间色裙。该时期还出现了连珠纹、团窠纹、对称纹等纹样,特殊的工艺处理手法与纹样结合使服装呈现立体的肌理效果。

宋代开始出现补花的工艺,类似唐代的补绣,可使服装装饰效果立体化。除此之外,主要工艺有堆纱(又称堆绫、贴绫、贴补绣等)。

元代出现了新的拼布纹样,该纹样由大小相同的圆或者主次分明的圆相套相连,并镶嵌各色边缘,组成四方连续纹样。这种纹样古代称之为“球路纹”或者“毬露纹”,颜色上多应用大片醒目的黑色布片。

明清时期是水田衣(图2)、富贵衣的盛行时期,明代开始出现拼接效果的织锦,士人常穿门襟、袖口或底摆拼接着布料的披风,显得文雅飘逸。清代刺绣、缂丝工艺开始被广泛使用在拼布服装中。

2 拼布服饰中的民族风格

2.1 民族风格概述

民族风格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本民族的艺术性格,它是由一个民族的社会结构、经济生活决定的,因创作者出身、生活经历、文化教养、思想感情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它是创作者进行艺术创作时由于所表现主题的特殊性和表现方法的习惯性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化风格。

2.2 拼布服饰中民族风格的应用

我国各民族文化互相融合、繁衍生息,成就了如今富有各自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主要有三江侗族拼布芦笙服(图 3)、裕固族服饰、乌江流域苗族服饰,瑶族服饰等。

图3 三江县独峒乡侗族芦笙服

纵观历史的长河,拼布要素在各民族服饰中时隐时现、散发星辉。拼布在各个国家具有多个分支与流派,当代较流行的类别有: 切割拼布、贴布绣拼布、疯狂拼布、夏威夷拼布、凯尔特拼布、素压拼布、编织法、摩拉拼布、纱影拼布等[1]。而正是这些不同风格、图案的应用造就了世界各地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唯美服饰。

香奈儿女士有一句名言:“流行稍纵即逝,但风格永存。”民族风格拼布自古留存,并且历经岁月的侵蚀而熠熠生辉,每一种拼布都有各自的姿态、风情。

3 拼布民族服饰文化的情感态度及其应用

3.1 拼布服饰文化的情感来源

首先,民族风格的拼布服饰文化流传至今,源于该民族的文化传统未被破坏。在遥远的古代,汉族人以中原人自称,虽是不乏视四海为夷狄的自大心态,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少数民族多分布于相对偏僻的地域。这些地区较中部广大地区而言,地势相对险峻,地域决定着他们与外界接触较少,因而完整保留了自身的某些天然、淳朴、未被外界影响的特点。

其次,生活方式也影响着他们的服饰特色。少数民族或是栖息于绿水青山之中,过着山栖谷隐、渔猎为生的快活生活;或是安居于广阔的水泽环绕之地,安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恬淡生活;或是宿于广阔原野,过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豪迈生活。他们的生活方式决定着他们的服饰文化和服饰形制具有较强的随意性,他们习惯于通过随心的拼接来营造独特的风格。

3.2 拼布服饰文化的情感表达

一切景语皆情语,拼布服饰中情感表达源于对生活环境的热爱。少数民族人民不像汉族人民般受到礼法制度的重重限制,他们大多唯部族首领之命是从、受君主专制制度压迫程度较轻。他们热爱一切唯美的事物,也不拘泥于规则法度,俯仰随心。少数民族是艺术创作、服装设计最好的土壤,百姓们日日面对着自己亲手建成的美好家园、祖国的大好河山,那种发自内心、油然而生的骄傲与浪漫情怀在内心中日日酝酿发酵,最终投射到服装上,成就了一块块色泽艳丽却和谐均衡的斑斓色彩;一条条亲手织成、图案丰富、寓意深刻的刺绣织带;一个个古老神秘、自成风格的图案图腾;一件件巧夺天工、精致华美的配饰……这每一件作品中凝结着的都是少数民族人民对自己家园深沉的热爱,汇聚着的都是对人生真谛最深刻的探寻。

少数拼布服饰图案所展现的审美情感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对祖国及家园的强烈热爱;2)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探究;3)象征吉祥纳福,暗含对亲人的美好祝愿;4)渴望来年风调雨顺,家人能趋吉避灾、诸事顺利;5)对天地间未知事物和神灵的敬畏崇奉。

3.3 拼布服装中民族风格图案的审美参照价值

民族服装大都运用拼布手法来表现其民族文化内涵,且手法方式多样。人们或以几何布块的镶拼来突显特点,或用布贴、贴布绣来使图案呈现多样化,或在服饰的门襟、下摆缀以织带,起到画龙点睛的装饰效果。

少数民族服饰的拼布装饰图案十分新颖,拼布中应用民族风格可以拓宽服装设计的视角。中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文化古国,随着中国的国力不断增强,世界文化向东迁移,中国文化渐渐为世界所重视及欣赏,中国纹样图案更是凭借其独有的审美价值为世界所认同。世界四大时装周中,带有中国民族风情的设计元素层出不穷,服装设计师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就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独特观点及广博思想。

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风格、面料、款式各异,但图案色彩却不乏共通之处。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期间诞生的种种图案、纹样种类繁多,其性格特征也各不相同。几种典型纹样更是被广泛地应用于服饰、器物、建筑的各个方面。

如图 4为羌族传统服饰,少数民族服饰中的拼布元素大多与刺绣相结合,该套服饰主色调为黑色,拼接粉色和蓝色的布片,使沉闷的黑色主色调变得生动鲜活。中间纹样为云雷纹与云纹结合而成的图案。回纹以连续的“回”字形线条所构成,有的作圆形连续构图,单称为“云纹”;有的作方形连续构图,单称为“雷纹”。它源于人们对大自然云、雷的崇敬之情,后来人们赋予它高升和如意的寓意。羌族人民将它应用到服装上,用于表达对吉祥如意的期盼。在破除了畏惧神灵封建迷信的今天,人们仍然坚持沿用图腾至今,图腾所投射出的早已不是人们最初的希冀,运用图腾更大程度上是继承一种传统、寄寓某种情怀的方式。

图4 羌族服饰 图5 苗族服饰图案纹样

从服装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反映着他的心理诉求。如图 5为从苗族拼布服饰中截取的一部分,正中间的图案为锦鸡图案,它是美丽的象征,苗人有崇鸟心理,常用锦鸡比喻年轻美丽的姑娘。苗族姑娘的衣服上常常能看见锦鸡、蝴蝶等图案,这些图案与年轻少女的婀娜秀美搭配的相得益彰,突显出苗族少女的妩媚优雅,反映着少女爱美的心理。该图的图案都是拼布与刺绣结合的产物,每块布片除用刺绣的手法装饰边缘外,还在图案内部细密的进行了衍缝,使图案具有一定的立体肌理效果,更增添了纹饰的精致繁复。

苗族服饰图案中存在大量动植物形象以及人兽连体等带有原始巫术崇拜色彩的图案,其中的动物和植物大都互相组合,与寻常图案迥异。苗族纹饰中有许多寄寓着人们对多子多孙渴望之情的纹样,这些图案多由蝴蝶、鱼、石榴、青蛙等图案变形而来。该图右下方的蝴蝶纹样代表着人类始祖之一的蝴蝶妈妈,是枫树生出的“妹榜留”,寓意多子多孙。他们将自己对天地的崇拜、对氏族繁衍的渴望寄寓于服装纹样上、穿戴在身上,并希望通过这种行为使愿望达成。

图6 三江县独峒乡侗族芦笙服

图6中的服饰图案前后对称分布,图案结构为菱形方格样式,图案四周为白色底色,这里恰到好处的留白使整个服装装饰上具有韵律感、节奏感。而且白色包容性较强,与各色搭配都不显得突兀,菱形方格内无论为何种图案、色彩都会让整体有清新雅致之感。方格内为发散型中心对称的花朵形图案,色彩清丽脱俗。虽然服装底色是黑色,但并没有使整套服装显得单调沉闷,反而恰好中和了服饰中略微繁杂的装饰,让整体于斑斓中现和谐统一,为服装和服装穿着者增添一抹秀雅的气质。服装下摆和袖口拼接民族风织带,使整体呈现独特的民族风情,暗合少数民族服饰的装饰规律。该服装廓形对人体起一定修饰作用,下摆的羽毛是服装纵向的延伸。

侗族芦笙服多在祭祀或者重大节日时被人们穿着,其色彩明快、装饰繁复精致,具有鲜明的盛装服饰特色。小小的一件芦笙服,凝结着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智慧和审美情感,对当代服装设计元素的应用和服装装饰风格的延伸具有重要的价值。

当民族风与时尚相结合时必将碰撞出新的火花。图 7为国内民族风特色较为鲜明的品牌——迷阵的当季裤装,它应用了变体的宝相花纹,恰到好处的将民族纹饰的繁复华美与流行短裤的简洁廓形结合到了一起。它将女性精明干练与妩媚柔美融为一体,凸显个性的同时彰显时尚品味。

图7 带有传统纹样宝 图8 国际秀场中应用 相花刺绣的短裤 回纹和拼色的服装

随着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提升,西方人将目光渐渐投向中国,中国元素被应用的愈加广泛。千年间,回纹出现了多种变形,这些变形花纹被广泛应用在多个方面并至今热度不减。图 8为秀场服装中对传统纹饰回纹的应用。该服装在腰部的回纹设计是整套服装的一大亮点,回纹回环交错,如链条般锁住模特的腰部,凸显了女性腰部柔美的曲线,此处的回纹不但与整套服装风格相得益彰,还为服装增添了一种神秘气息。

设计的灵感来源必定来源于现实,又是对现实情境的整合和深入刻画,其创作的原动力首先以实用为主,其次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而后在造物与使用过程中掺杂着制作者的审美价值观和精神文化情绪。民族风格图案寄情于图,多色混搭却又奇异的和谐共存,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觉美感,色彩和布片以不同的工艺手法交织成一场视觉的盛宴。它暗和少数民族淳朴的天性、寄寓着他们的美好愿望,在具有装饰实用性的同时兼具文化符号的作用,恰当的应用必将成为服装的一大亮点。

4 结语

拼布服饰的民族风格历经岁月而绵延至今,民族风格服饰更是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繁衍壮大、走向成熟,其特有的图案形式和色彩韵味独树一帜,它集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于一体,是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客观统一。中国的服装行业目前正处于一种“井喷式”的蓬勃发展中,在这个特殊的百家争鸣时期,与其没有底限的西化还不如继承传统。我国服装业在借鉴向往欧美风的同时,若能将本民族服饰文化融会贯通并推陈出新必能获得可喜的成果。

猜你喜欢
民族风格纹样服饰
动物“闯”入服饰界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中国民族风格在小提琴音乐作品演奏教学法中的应用探讨
我国钢琴音乐民族风格的自主创作浅析
谈中国钢琴作品民族风格的曲折发展期
浅析我国影视动画音乐中的民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