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引语,让报道鲜活起来

2019-01-15 02:24蒋海潮
新闻世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现场感真实新闻报道

蒋海潮

【关键词】新闻报道;直接引语;真实;现场感

所谓引语,就是直接陈述或者转述别人的讲话内容。引语分为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两种。新闻报道中的直接引语是指新闻人物的原话,引文必须准确无误。而新闻报道中的间接引语是新闻人物所讲话语的主要意思,引文不用引号,它可以是讲话人的原话,也可以是记者用自己的话进行的转述。在报道中引用人物原话已经成为现代新闻写作不可或缺的手法。一篇新闻报道,不管是消息还是通讯、评论,恰到好处地使用直接引语,都可以让报道“鲜”起来、“活”起来、“动”起来。

一、直接引语缺失是新闻报道的硬伤

西方新闻教科书把直接引语称为“新闻写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更有“没有直接引语就没有新闻报道”的说法。曾有人作过专门的调查,数据显示,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为代表的美国报纸,在新闻报道中使用直接引语的比例竟然高达93%。而反观国内新闻报道,不仅使用直接引语的新闻篇数偏低,而且单篇新闻报道中直接引语的使用频率也偏低。尤其是地方党报媒体,领导活动、会议报道占据绝大部分版面,党政活动报道手法千篇一律、报道语言刻板单调,直接引语缺失等都造成了报道可读性差,传播效果不尽人意。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就曾经形象的把没有直接引语比作国内新闻报道文风的“癌症”。

还有一种报道的问题在于,不缺人物、不缺引语,但是以间接引语居多,而带有“引号”的直接引语少之又少。这多半是因为记者不善于运用直接引语,或者出于写作和叙述的方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习惯,如果记者在写作时用自己的语言对采访对象的话进行加工和重述,这样或许会方便行文、方便阅读,但是文章会因此少了很多味道;更重要的是,记者的加工会使信息的原意得不到客观真实的转达,那么呈现出的新闻真实性和权威性就要打个折扣,容易造成新闻失实。

二、使用直接引语,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一)直接引语让报道更有现场感

阅读加入采访对象的直接引语的新闻报道时,会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可以大大拉近读者与报道主题的距离,让读者更愿读、更想读,报道主题的传播效果也更好。这正是直接引语的奇妙功用。

以“两会”报道为例。“两会”是全国各级媒体开年就要打好的第一场硬仗,如何在保质保量、准确无误地完成报道任务的基础上,使报道生动、可读、可感,让读者乐于接受,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是媒体人要思考的题目。通常来说,会议报道很容易写得刻板无味,这时,善用、巧用直接引语,可以让报道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

新华社记者朱幼棣在报道全国政协八届十六次会议时曾写过一篇报道,题目为《我有不同意见》。报道的标题就是一位委员的直接引语。报道的内容本来也就是一个程序性会议。但是记者却发现了一组令人感兴趣的“镜头”,他用直接引语的方式写下了这条消息。正文部分是这样:

当工作人员宣读完决议草案后,主持会议的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问:“大家还有没有不同意见?”“我有不同意見。”李瑞环话音刚落,全国政协常委、北京体院教授田麦久首先站起来发言。这位曾任北京田径队教练、对运动训练科学较有研究的博士,对经济问题同样关注。他说,“政治决议草案第二页中的经济程序混乱的表述欠妥。当前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但不好用混乱来概括。”

李瑞环主席马上说:“这个提法还可以再斟酌。”

报道的后续,又引用了一位代表的“不同意见”以及李瑞环主席回应的原话。这显然把消息写“活”了。与常规的会议新闻相比较,使用了直接引语的报道的现场感更强。

(二)直接引语可以增加报道的可信度、权威性

众所周知,新闻以真实为生命。使用直接引语是新闻真实的一种有力佐证。因此,运用了直接引语的报道更具有公正客观性,也有利于增强报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举两个典型的例子来比较:克林顿1998年来华访问时重申了对台湾的“三不”原则,新华社和《中国日报》分别就此进行了报道。新华社的报道部分如下:

正在这里访问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今天公开重申,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

克林顿总统是今天上午在参加与上海市民的座谈时公开重申这一承诺的。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核心问题,这是“三不”原则第一次出自美国总统之口。新华社稿件中没有使用直接引语。再来看看《中国日报》对这一新闻的报道:

在一次与当地市民举行的座谈会上,克林顿说:“我有机会要重申一下我们的台湾政策,即:我们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我们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是由主权国家才能加入的国际组织。”

同样的意思,以直接引语的方式表达出来,显得更加准确、权威、可信,令人印象深刻。

(三)直接引语可以增加稿件的可读性

通篇平铺直叙常常让人感觉淡而无味,读不下去。直接引语的加入,可以形成一种参差错落、曲折变化的格局。口语相对于书面语信息没有那么密集,语法上也没有那么严谨,风格相对轻松活泼,这就可以让读者从信息高度压缩的书面语中缓一口气,更容易读下去。

尤其是在“讲故事”的新闻报道中,直接引语可以包含大量信息,推动情节发展,让新闻故事更有冲突性、戏剧性、趣味性或人情味。记者在写作时交叉使用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和记者的陈述,如背景介绍等信息,这样会让报道产生节奏感,读者读起来也会觉得轻松很多。

(四)直接引语可以“让事实说话”

媒体从业人员都知道,“让事实说话”就是让事实表达观点,不露痕迹地表明记者和媒体观点、立场的一种方法。很多记者都有这样的感觉,在与采访对象的交谈中,对方忽然说了一句话让人觉得“灵光一现”,正是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是重要的信息,或者可做文章主旨的支撑,于是赶紧在采访本上记录下来,并且做了着重标记,写稿时作为直接引语,相比较冗长的解释说明和生硬刻板的说教,真有一种“一句胜过千言万语”的感觉。

法国作家蒙田说:“我引用别人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为什么引用此人而非彼人的话,为什么引用这句而不是那句,都取决于文章的主旨和记者的意图,都暗含了一种价值观的选择,传递出的是作者对事件的观点、态度、心情,是赞成还是反对等等。

获得第19届“中国新闻奖”的作品《“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是一篇感人至深的通讯。稿件围绕一个年迈、衰弱、贫困不堪的74岁老太太,为了救患病的儿子,欠下5.5万元的债务,在丈夫、儿子先后去世后,用9年的时间,每天捡废品、打零工、挖废钢渣,一分一分地攒钱还债的感人故事,生动地阐释了何为“诚信”,也借此向全社会呼吁和倡导诚信。可以说这是一篇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的好作品。

作品刊發后获得广泛的好评。伟大、深刻的主题思想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并不是靠简单和令人生厌的说教,而是通过真实的情节、动人的细节以及文中恰如其分、得体准确的直接引语:

丈夫和儿子相继离世,让吴兰玉心生绝望,她服毒自杀却在昏迷一天一夜后醒过来了。知道自己没死,她失声痛哭:“老天爷都不让我死,因为我还欠着债啊!”

好姐妹刘文英见吴兰玉困难,劝她不用还钱了,说:“我借给你的5000元钱,是我自己悄悄攒下的,老伴和孩子们都不晓得,你实在还不了,就不用还了。”可吴兰玉却承诺:“我能还。只要我活着,一定会一分不少地还给你,你放心。我吴兰玉虽然很穷,但也要明事理、讲良心,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对得起大家!”

吴兰玉还上了第一笔借款,也是数额最大的一笔借款。她说:“还完了钱后,我激动了好几天。我开始有了信心,晓得我用自己的双手在有生之年还清所有借款,是可以做到的。”

文中直接引语除了吴兰玉老人的,还有朋友的、同事的,无不体现了老人的高贵品格,以及对周边人的影响,可谓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主题更加完整鲜明,作品更加真切感人。

(五)直接引语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先来看一则美联社记者对前清贵族爱新觉罗·溥杰的报道:

如果不是时运逆转,这位老人很可能就是中国皇帝了,然而,对此他虽无懊恼之意,也无伤感之情。

……他说:“我并没有忘记过去。老实说,过去的物质生活比现在好得多。但是,那时我和人民水火不相容,当然我从来没想过要到人民中去,而现在,我成了整个社会的一个成员。”

“过去的岁月像一场梦。现在我才过上了真正幸福的生活。”他说。

这段话真切地反映出溥杰历经沧桑后的平静心态,符合他的身份、经历、心境,透过这些话甚至能读出历史的波澜起伏。试想,如果这段话用间接引语,或者换成记者陈述,效果会是怎样?

在人物报道中,直接引语的作用像是一个“望远镜”,把读者视野中的人物由远拉近,又像一个“显微镜”,让读者通过人物的言语想象到他的神态、体会到他的心境、了解到他的性格,甚至进入到他的内心世界。人物形象正是在直接引语的“一颦一笑”中立体丰满,变得有血有肉起来。

以典型人物李素丽为例。这篇报道中如果绕开了直接引语,那必然是一篇不成功的报道,因为李素丽是公交车售票员,她的热情、善良、体贴、细心以及像春风一样温暖的爱心,都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我们可以看看文中的直接引语:

车子启动了。车厢里响起了甜润的声音:“乘客同志们,您可能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四面八方。不管您来自何方,我都将用热情、友好、主动的态度为您提供周到的服务。您在途中有什么困难和要求,我会尽力帮助您!”

李素丽招呼旅客们上下车:“大爷、大娘、您慢走,穿好雨衣,别淋着了……”

李素丽突然发现有一位大娘急匆匆地朝汽车赶来。她拿起话筒:“大娘别着急,司机和全体乘客都在等您呢!”

类似的引语文中还有多处,可谓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言为心声,没有对工作和群众的一腔热爱,人物就不可能一如既往、数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热情。可以说,人物的敬业精神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由直接引语就可见一斑。

三、使用直接引语有“三忌”

一忌闭门造车。在实际的新闻操作中,不到新闻现场就“造”出稿件的现象仍时有存在,这样的稿件既没有了新闻的生命——真实,记者本身也违背了自己的职业道德。直接引语也一样,个别记者为了追求稿件的“现场感”“可读性”,在稿件中生搬硬造出一些根本“查无此人”的采访对象,为了宣传报道的主题而杜撰出一些不存在的话,这同样是一种造假行为。

二忌“异口同声”。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时常会读到这样的文字:“在场的人纷纷表示……”,“观看的同志都认为……”,随后的一个直接引语其实包含了两个及以上说话人。这种“异口同声”现象乍看好像没问题,但读者细想就会发现不合逻辑和常理,所有人怎么会说出同样的话呢?会影响报道的可信度。

三忌“七嘴八舌”。直接引语在新闻报道中如此重要,是否越多越好?答案是否定的。报道中说话的人物不宜太多,尤其是人物所说的观点、态度大致相同时,记者要选取最重要的人说的最有代表性的话,“七嘴八舌”只会让读者感到混乱和拖沓。李希光也说过,“如果这个引语与报道焦点无关、与文中的主要意思无关,那么即使再好的引语也不要使用,否则不但毁了引语,也毁了你报道的统一凝练。”因此,好的直接引语应该少而精,做到“画龙点睛”、“一鸣惊人”。

参考文献:

[1]黎信,曹文秀.西方新闻作品选读[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4.

[2]季宗绍,石坚.新闻采访与写作[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滁州日报社)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现场感真实新闻报道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写出新闻的现场感
浅论电视新闻特写的关键要素
电视新闻报道如何摆脱平淡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