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印模材料产品技术审评要点

2019-01-16 01:45郑雯雯柴谦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认证中心山东济南250014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7期
关键词:硅橡胶医疗器械口腔

郑雯雯 柴谦 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认证中心 (山东 济南 250014)

内容提要: 口腔印模材料是用于制作记录口腔各组织形态及关系的阴模。文章从口腔印模材料产品分类、注册单元划分、综述资料、研究资料、风险分析、技术要求等方面对该产品的技术审评要点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为产品注册申请人和相关审评人员提供参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的健康和美观也日益重视,人们的需求带动了口腔修复行业的高速发展。临床常规的修复方式,如牙列缺损、牙体缺损、咬合关系的修复、种植修复常常需要通过相应用途的口腔印模材料辅助进行。

口腔印模材料最早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是用于制作记录口腔各组织形态及关系的阴模。口腔医护人员通常用托盘将尚未凝固且具有流动性的印模材料送入口腔修复区域,待其凝固后即得到修复区域的阴模。再将模型材料灌入阴模中,以制取修复区域的模型,然后在模型上制作修复体。因此,印模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决定着模型是否能够准确再现口腔修复区域的形态,进而影响最终修复体的质量。

1.口腔印模材料产品概述

口腔印模材料在我国作为医疗器械管理,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7年第104号)[1],口腔印模材料的分类编码为17(口腔科器械)-09(口腔治疗辅助材料)-07(印模材料)。产品通常有糊剂、粉液型或粉剂等。由人工合成橡胶、藻酸盐、琼脂等材料组成。通过聚合反应或其他化学反应,或温度变化等方式,由流动态变为固态。

口腔印模材料根据其凝固后是否具有弹性可以分为弹性印模材料和非弹性印模材料,根据其是否可以反复使用分为可逆性印模材料和不可逆性印模材料,根据材料的主要成分又可细分为琼脂印模材料、聚醚橡胶印模材料、硅橡胶印模材料、藻酸盐印模材料、以及目前用于辅助获取清晰的牙齿3D图像的牙科光学喷粉等不同种类。由于产品成分不同,其特性也不尽相同,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修复方式或修复阶段。

2.口腔印模材料产品技术审评要点

口腔印模材料产品注册申报资料应按照《关于公布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4年第43号公告)[2]提供,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2.1 综述资料

应至少包含概述、产品描述、型号规格、包装说明、适用范围和禁忌症、同类产品或前代产品的信息等内容。

2.1.1 产品注册单元划分

口腔印模材料材质不同的产品应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如硅橡胶印模材与藻酸盐印模材应为不同的注册单元。聚合反应机制不同的产品应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如加成型硅橡胶与聚合性硅橡胶应为不同的注册单元。

2.1.2 产品的命名

口腔印模材料的命名应根据《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3]及有关规定命名。产品名称中应有产品化合物类别的限定词,如“藻酸盐印模材料”“聚醚橡胶印模材料”等。对于有多种凝固原理的印模材料,产品名称中应明确其反应原理,如“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料”“缩合型硅橡胶印模材料”等。

2.1.3 产品结构组成

结构组成中应明确产品各组分的化学名称。技术资料中应描述产品性状,并提供完整的印模材料配方,并按照百分比列出所有组分的成分及含量,并注明各组分的化学名称、结构式、各组分在印模材料中的作用。

2.2 研究资料

应至少包含产品性能研究、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消毒工艺研究、产品有效期和包装研究以及以下所列应开展研究的方面。

2.2.1 原材料控制

考虑产品的起始物质以及生产过程中由起始物质至终产品加工过程中所需的全部材料,包括分子量、使用量、选择依据及来源。对于首次用于口腔印模材料产品的成分,应对于该成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充分评估。

2.2.2 产品性能指标及确定依据

弹性体印模材料可参考YY0493-2011《牙科学 弹性体印模材料》确定性能指标,水胶体印模材料(包括琼脂印模材料和藻酸盐印模材料)可参考YY1027-2018《牙科学 水胶体印模材料》确定性能指标,其他印模材料(如硅橡胶咬合记录材料、牙科光学喷粉等)结合产品的临床预期用途,参考相关标准中的适用项目,说明与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关的性能指标确定的合理依据。

2.2.3 配伍性研究资料

对说明书中指明的与申报产品相匹配的石膏产品的配伍性,是否符合要求提供研究资料。

2.2.4 配件匹配性

如说明书中匹配使用的螺旋混合头、口内注射头等配件有多种选择,应针对匹配的配件提供验证资料。

2.2.5 可逆印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特性(如适用)

针对口腔印模材料在未开封的主容器中首次暴露于液化/凝胶周期以后,可以液化的次数以及重复使用过程中的消毒工艺,应提供相应的研究资料。

2.2.6 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

口腔印模材料产品是与人体组织表面(口腔黏膜)短期接触的产品,生物相容性评价应遵循GB/T 16886.1-20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相关要求,具体生物学评价试验项目应参照YY/T0268-2008《牙科学 用于口腔的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临床前评价第1单元:评价与试验项目选择》确定,建议至少考虑:黏膜刺激试验、致敏性试验、细胞毒性试验。

2.2.7 产品消毒工艺研究

应对其推荐的消毒处理方法进行确认,包括对消毒效果的验证。消毒处理方法的确认还应考虑不对印模材料的精度(如尺寸稳定性、细节再现性等)产生影响。

2.2.8 产品有效期和包装研究

产品有效期是指产品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光线等条件的影响下保持其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学性能的期限。有效期的研究应贯穿于产品研究与开发的全过程。口腔印模材料有效期验证一般包括产品有效期验证和包装验证。根据产品的临床使用情况,考虑开封后的有效期。

2.2.9 尺寸稳定性最长时间研究

口腔印模材料保持尺寸稳定性最长允许时间的研究资料。

2.3 临床评价

口腔印模材料的临床评价资料应参考《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4]的要求申报。

对于已经列入《免于进行临床试验医疗器械目录》[5]的琼脂基水胶体印模材料、弹性体印模材料、齿科藻酸盐印模材料、牙科光学喷粉、硅橡胶咬合记录材料等产品按照《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中“列入《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目录》产品的临床评价要求”提交临床评价资料。

若企业声称申报产品与已上市产品材料、技术、设计或作用机制、功能不同,应提交其他临床评价资料。

2.4 风险分析

口腔印模材料产品的风险管理报告应符合YY/T0316-2016《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于医疗器械的应用》的要求。

口腔印模材料的风险主要有生物学危害(包括生物不相容性、材料过敏等)、微生物污染危害(未经适当的消毒等)、环境危害(储运条件偏离规定的条件、意外破坏、使用后未按要求销毁)和与产品使用相关的危害(标记不清晰、不适当的操作、规格型号选用错误)等。

2.5 产品技术要求

企业应按照产品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产品技术要求。如有不适用条款应在申报资料中说明不适用的理由。若申报产品无直接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如硅橡胶咬合记录材料、牙科光学喷粉等),应结合产品的临床预期用途,参考其他口腔印模材料相关标准中的适用项目,制定与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关的性能指标。此外,考虑口腔印模材料产品与口腔黏膜、牙列短期接触,还有可能随患者口水误吞,且使用前无法进行消毒,建议增加微生物限度的要求。包装内的配件应根据临床预期用途、使用性能确定其性能指标。

2.6 说明书和标签

口腔印模材料产品说明书和标签应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总局令6号)[6]以及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说明书中应明示进过验证的产品消毒方法、产品适用的配件,且不得出现未经证实的宣传性语言。

3.小结

近年来,口腔印模材料作为口腔科医疗不可或缺的辅助医疗器械,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相关技术也不断的发展和完善[7]。相比其他医疗器械而言,其种类多、凝固原理差异大、临床适用范围广,为保证产品安全有效,生产企业作为产品的责任主体,应不断加强产品的设计开发和质量控制,医疗器械监管部门和技术审评部门对于此类产品的监管理念和技术审评要求亦应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硅橡胶医疗器械口腔
一种取向型高导热石墨烯/硅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医疗器械检验数据修约问题的探讨
耐高低温苯基硅橡胶研究进展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策略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苯基硅中间体对阻尼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两种笼型倍半硅氧烷对硅橡胶材料性能的影响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