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2019-01-16 07:44王栋华
山西青年 2019年5期
关键词:背景主体理念

王栋华

(天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运而生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综合能力的体现,核心素养是新时代的教学理念,新时代的教学理念下就必须有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法,而传统课堂坚持“以知识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被动者和服从者,极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传统课堂与新时代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变的十分必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那什么是对分课堂?这个概念是由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心理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他受国学传统文化的中庸思想的启发,以传统课堂中学生“被动学习”为突破口,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课堂一分为二,一半是学生学习与思考,一半是教师讲课和处理问题,两者有机结合,被学界称之为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庸课堂”。对分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积极响应了新时代的呼唤,在很大的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践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根据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1946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cone of learning),调查研究发现,单独的传统教师讲授效率极低,如记忆最低层次的教学目标也只能达到5%,而学生讨论竟达到50%,学生教别人达到惊人的95%。可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中,其教学效率明显高于传统课堂所达到的效果,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能够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教学。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对分课堂,正是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能够培育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分课堂符合当前新时代对提高国民素质和育人质量的新要求,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2018年4月26日,笔者观看了超星课堂平台在线直播的复旦大学教授陆昉所作的主题为《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的学术讲座,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正切合了核心素养教育的发展要求,符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的教学要求,适应了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对分课堂自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提出以后,已经在全国诸多高校、中小学等基础教育学校广泛展开,而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预习来把握知识体系,然后老师创设问题情境、侧重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深度融合,形成教学合力。实践表明,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对分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畅所欲言,有利于促进生成性课堂教学资源的形成。此外,对分课堂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对知识进行了充分的思考,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理解、分析、综合判断,自行对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在知识的学习中达到最佳效果。

四、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开始从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转型发展,这将会导致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出现下滑,将背离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所以教师应树立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对“对分课堂”的有效运用。此外,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背景下,中学要培育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共同素养,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不断吸收、内化课内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和优化课堂授课方式,极大地推动现代化课堂教学改革。而且,对分课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教师总结、讲授为支点,能够有效培育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对于落实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将会有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会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与欢迎。

猜你喜欢
背景主体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论碳审计主体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何谓“主体间性”
黑洞背景知识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