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预防人为因素导致船舶事故发生

2019-01-16 20:48孙君利
中国设备工程 2019年13期
关键词:船员管理者船舶

孙君利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东城 100010)

1 人为因素导致事故的原因

(1) 侥幸心理。当某种行为既可以导致好的结果,也可以导致不好的后果时,存在侥幸心理的人会认为不好的后果不会发生。知道某个操作有一定危险性,但仍冒险操作的人,就是存有侥幸心理。

(2)盲目自信。有的船员往往凭经验、习惯进行操作,会认为“经常这样做”、 “干过很多次了”、“自己很有把握”、“不会有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作业中不能清楚意识到自己操作方法中的错误,也没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当突然出现与预料不一样的情形时,由于没有心理准备,往往表现出惊慌失措,不能很好的应对,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3)逞能心理。有些人虽然对安全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其逞能心理作用下,自己头脑发热,盲目行动,结果事与愿违,酿成事故。逞能好强心理在年轻的船员中表现的较为普遍,他们容易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干出一些冒险、愚蠢的事,使一些本来不应该发生的事故发生。

(4)捷径心理。很多人都有走捷径、图省事的心理,这也是人们追求个人得益最大化的表现。在船舶营运的过程中,走捷径的心理表现形式往往多种多样,如为了赶时间完成航次任务不使用安全航速;不愿受规章制度的约束,简化一些重要的操作步骤;违反操作流程等等,结果导致事故发生。

(5) 胆怯心理。由于船舶航行及其他一些关键性操作具有很高风险,稍有不慎可能引发不必要的事故。少数船员从思想上会对工作产生一些胆怯的心理,有时缩手缩脚、心神不安;或者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和承受能力,从而惊慌失措,或者是束手无策,导致反射性行为从而引发事故。

(6)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往往是思想上带有某些偏见产生的,表现为“你让我这样,我偏那样”。有了逆反心理会引起心理上的不快,产生与一些与制度要求的对抗情绪,从而对各种安全法规和制度规章缺少理性认识,影响实际行动。在某些条件下,有这种心理的船员会固执已见,不听他人劝告意见,结果导致事故发生。

(7)心理疲惫。由于船舶封闭的工作环境影响,长期从事单调而枯燥的工作就会导致精神、心理疲劳,表现为无意识状态,即“不带大脑”工作状态,也就不能确保良好的船艺和能够准确规范操作。

2 如何有效避免船员人为因素导致事故

要实现船舶安全航行和作业的目标,有效预防船员不安全心理引发事故,构建企业安全文化是很必要的。安全文化是一个组织内的成员在安全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信念、洞察力以及价值观。安全文化不仅有助于预防或减少事故发生,还是组织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法宝。那些经常违反操作流程的人其实明白自己的错误,只是他们习惯去走捷径,这种行为很多时候通过培训可以纠正。但是在一个可以容忍风险的氛围中,漠视违章行为,经过日积月累,必将发生事故。对于船舶和岸基培训人员和管理者来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激励船员做到严格自律、按照规章做事,消除不安全的行为,以及如何提高人的安全意识,保障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让安全规章、制度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课后,教师通过收集评价反馈,开展教学反思,以便修正教学设计,亦可以在平台上教师系统中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的完成情况做出评价,另外在收集平台讨论区上,将学生反馈的疑难问题收集整理出来,作为设计课中学习活动的依据;在学生方面,学生通过平台不断地复习巩固、在课后进行实践练习,检测学习情况,反思学习的收获与不足,反思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知识的升华。

建立安全文化不是替代法律法规,而是通过从业者和管理者的积极主动来强化法律法规的实施。事实上,很多船运公司看似满足了有关法律法规,但是从一些细微之处可以看出仍有不少差距,规则的遵守不能停留在表面上。如,有的航运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很完整,但是执行往往“两层皮”,制度规范形同虚设,船员总想走捷径,不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范。从而导致事故不断发生。

航运公司船舶和岸基每一名员工,应该做到自觉、自愿对每一个与安全有关的行为负责。建立企业安全文化,可以从几方面来实现。

2.1 管理者承诺

管理者的承诺是做好安全管理的基础。一个组织的管理者所做的非常重要并且结合实际的就是塑造和管理企业的文化。管理者必须把安全作为长远投资来看待。管理者应该持之以恒地、旗帜鲜明地激励和推行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的建立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来培育。管理者要率先执行规范,安全管理体系执行的好不好关键在一把手,一把手重视能够起到示范作用,起到关键性少数作用,一把手和班子成员认真执行规范,才能带动全体员工去落实,在组织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安全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如果缺少了管理者强有力和持续的推动和坚持,不可能提升一个企业的安全文化和质量。管理者对安全的承诺要持之以恒,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嘴上。

2.2 有效培训

安全作业的前提是所有员工适任,能理解和熟悉安全操作的流程,掌握潜在的风险点并知道如何规避。这就需要开展大量的培训,通过培训不仅达到上述目的,还向船员们传递一种强有力的信号,那就是管理者重视安全,管理者也尊重并重视船员。当船员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时,他们也会想方设法提高安全认识,自觉去遵守制度和要求。

培训不仅可以使员工具有获得感,感受到管理者的重视,还可以培养安全文化理念,所以培训的投入是很有价值和必要的,取得的成效也是实实在在的。要特别重视在船人员的培训,船舶各项工作的实践性都较强,船上的培训是对岸基培训的必要补充和延展。在船上开展培训,尤其是通过现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对船员业务水平、应急能力的提升都十分必要。在船舶开展培训要有针对性、实效性,通过培训真正促进工作。

2.3 定期评估

高质量的安全文化要对安全活动定期评估,再持续改进。如果不认真开展系统评估,就没办法去发现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失误中吸取到教训,安全文化不能成功培育。评估同时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沟通方式,同时是展示管理者重视安全的举措。船舶和岸基运用体系,通过实践检验体系的科学性、针对性、操作性,才能保持体系的生命力。

2.4 有效沟通

管理者要强调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多航行安全方面的事故原因都非常相似,无论是触碰还是搁浅的事故,主要原因都是船员沟通不到位,风险评估不到位,重要信息共享不到位造成的,应该采取多种多样有效的手段来加强和保持内外的顺畅沟通与充分交流,正确掌握和充分运用适当的沟通与交流方式方法,积极有效地开展沟通、协调自己和船员以及交管中心、靠离码头和拖轮等多方间的畅通工作关系,从而可以做到航行安全。

良好的沟通还取决于团队的融洽关系,船员间关系的融洽对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多沟通和交流是达到互信、坦诚的基础。与别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并开展有效的交流对完成工作和实现成功是非常有利的。当有什么事不知道或者疑问时,要立即去问别人,寻求正面的信息。

2.5 重视安全管理

船员应该正确认识和了解各种内外因素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掌握船舶实际的状态,始终要保持高度的危机意识,对即将发生的局面或者事件能够做出正确的预判,检查和监督其他船员采取行动,关注行动对航行安全的各种影响,运用集体智慧来避免风险,并及时发现和中止失误链与事故链。

船长或其他有关人员在船舶安全管理的工作当中,要始终落实人性化管理理念。注重相关人员之间,包括与引航员之间各自的文化意识和背景,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通过采用尊重和理解、以及学习等方法化解异国异族之间在信息沟通方面的障碍。

2.6 改进管理作风

作为船舶团队工作重要成员的船舶驾驶人员,应明确驾驶台团队工作的要求,摆正自己在该团队成员中的位置,并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作用,认真地收集信息资料,正确地操纵船舶。特别是在关键或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刻,能在船长的统一指挥下,采取积极果断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船员应该合理使用船舶资源,充分认识严格执行制度规范和操作流程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在自己遵守相关制度规范和操作流程的基础之上,督促其他的船员严格执行制度规范和操作流程,检查和监督船舶团队其他人员采取的操作行动对航行安全的结果和影响,保证船舶在航行和靠离码头作业中的安全。

2.7 敢于提出质疑

常言道“同舟共济”,船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别人的不安全行为很可能导致自己甚至全船陷入危险或者困境,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和船舶的安全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都有实施干预的责任。所有人的责任要清楚,责任分工要明确,人在本能和潜意识里都不愿去挑战所谓的“权威”或者比自己级别高的船员。如果没有良好的安全文化和互信作为基础,当水手发现船长没有保持正规瞭望或者采取避让的措施不当时,往往不敢也不愿去质疑船长的行为。

3 结语

总之,我们周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不安全行为,要将其转变为吸取教训的机会,良好的安全文化需要好的管理者和参与者共同努力来实现,良好的安全文化不但可以有效避免船员不安全心理带来的危害,挽救全船生命和避免船员受到伤害,对于企业效益也非常有益。

猜你喜欢
船员管理者船舶
我国注册船员超170万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船舶!请加速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做个有爱好的管理者
管理者须承认自己“不够聪明”
管理者被“偷”走的时间
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
从孔子的管理思想谈管理者的自我修炼
中韩船员沉船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