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管理发展现状研究

2019-01-16 07:44魏冠明
山西青年 2019年5期
关键词:浪费文化产业部门

魏冠明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之时,国家领导人不断地告诫大家不能只顾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同样是一个国家兴盛的必要一环。一个国家要想真正具备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就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软实力,要让自己的思想和文化为世界所认知、所认可。

二、文化产业发展中需要改善的管理现状

(一)管理决策脱离科学导致资源浪费

资源浪费包括两个方面:管理部门宣传利用不当,导致好的文化资源浪费以及过度宣传导致人力物力资源浪费。有很多较为偏远的地方遗留下的文化活动,包括方言、当地剧种、歌舞等,由于信息科技发展较为落后,这些文化无法向外界传播。再加上随着时代发展,当地的年轻一辈越来越多地向城市迁移,一些先辈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已经逐渐被淡忘,面临失传的危机。另外,很多已开发并被人们所认可的文化载体,正面临着被过度开发或变相开发的境遇。比如曾经让人充满向往的西塘古镇,本来是颇具特色的江南水乡文化的代表作,但如今当地政府一味寻求经济利益,对其进行了变味的改造和宣传,让石桥小道被灯红酒绿的酒吧、歌厅所替代,这种改造在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之后损伤了文化底蕴。

(二)文化产业在市场中的定位不正确

文化产业在市场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既不可没有法制等规范限制,也不可按照一般的计划性产业,由相关部门直接加以干涉。文化来源于大众,服务于大众,只要是满足公民精神和实际生活需求的文化产品就是值得推广和传承的。然而如今的政府或文化管理部门并未摆正自己在文化传播和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不顾大众的需求,自己决定文化的取舍或是只宣传某种文化中有利可图的一部分,让一些传统文化散失了全面性。不过,文化要想在经济市场中长久地生产下去,还必须服从市场的基本规律和相应体制规范。管理人员必须依据制度将文化糟粕或是污染公民精神的文化产品予以剔除。只有保障各种类型文化的公平、良性竞争,才能让公民在生活中享受到它们带来的文化价值。

三、如何让我国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

(一)科学管理,杜绝资源浪费

文化产业的管理部门应当组织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管理团队,能够针对当下文化发展的现状,从文化发掘、文化普及、文化维系传承等多个方面制定一份科学的方略。比如如今我国的世界级文化遗产数量已经非常可观,不少风景名胜区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在2015年,国家首次公布了一批得到降级或是通批处理的风景区名单,武夷山风景区就是其中之一。身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武夷山景区,其实还蕴藏着包括茶文化、闽剧文化、历史文化等多种丰富的文化资源,然而由于当地管理部门只重视经济,高昂的文化体验价格让人望而却步,久而久之便淡化了其本身的文化价值。文化的传承确实需要一些商业手段的辅助才能被更多人所了解,但更重要的是要有真正认可并愿意传承它的受众群,所以,在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中间找到平衡点是文化产业管理者应当不断追寻的目标。

(二)找准文化产业发展特征和定位

政府和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在不违背公平、和谐、共促的市场要求的前提下,给予文化载体一定自由发展的空间。比如在一些广场会有文化组织搭台表演具有地方特色的戏剧或歌舞,政府和媒体可以充分进行报道和宣传,鼓励公民前往观看。相应管理部门还可以邀请文化组织进校园进行表演,让学生在文化熏陶中感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当然,文化产品应当具备符合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底蕴和内涵,要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优良的道德品质。比如很多传统戏剧曲目中有关于二十四愚孝的内容,虽然这些剧目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思想和理念,很具有代表性和特色性,但是由于其与如今关于“孝”的正确价值观不符,并不应该被继续保留。

四、结语

文化强国的养成并非易事,随着通讯媒体的极速发展,很多当代年轻人盲目追寻其他国家的主流文化而忽视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加大管理和宣传力度,组建科学的管理团队、规范文化产业的发展机制、剔除文化糟粕、打压文化乱象,要让文化能被百姓所接触、所喜爱。唯有尽可能发挥文化产业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让它们尽快地在公民之间流行和普及开来,才能早日实现成为文化强国的目标。

猜你喜欢
浪费文化产业部门
不浪费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