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特定穴电针合雷火灸对癌痛镇痛临床研究*

2019-01-16 12:44,,
中医外治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雷火癌痛持续时间

,,

(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针灸科,广西 南宁 530011;2.广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生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癌症患者多伴有疼痛,针灸安全速效、无副反应,但既往研究中鲜见两种以上针灸疗法在癌痛镇痛方面的综合应用。本课题在西医常规治疗(不包括止痛治疗)基础上,采用循经特定穴电针配合雷火灸对癌痛患者进行针灸综合干预。依据癌痛所在部位或病变所属脏腑确定取穴经脉,再选取相应经脉的特定穴原、络、郄穴进行针刺,将循经取穴原理与特定穴应用融合,同时配合有别于传统灸疗的雷火灸。应用VAS评分、镇痛起效及持续时间为指标对循经特定穴电针配合雷火灸综合疗法的癌痛镇痛效果进行研究,以期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数据资料,有望筛选针灸干预癌痛的最优化方案并推广于临床。初步研究结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肿瘤科收治的90例癌症且伴有不同程度疼痛的住院患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配至循经特定穴电针配合雷火灸综合疗法组、局部取穴组和药物组进行疗效观察,每组各30例。三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参照《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癌症患者;②预计生存期1个月以上;③年龄18岁~70岁,男女不限;④卡氏评分≥60;⑤有肿瘤相关的各种疼痛;⑥自愿受试。无智力及精神障碍,语言表达能力正常,对自身疼痛及一般状况有判断能力,且能够合作评价疼痛及生活质量内容等。

1.3 排除标准

①与癌症无关的疼痛;②伴有智力障碍者;③伴有肝、肾、心脏等主要脏器的非肿瘤性严重疾病和功能障碍;④伴有严重的感染和代谢性疾病;⑤伴有活动性脑血管疾病;⑥孕妇、精神病患者;⑦预计生存期<1个月者;⑧纳入观察前自行服用止痛药物者。

2 治疗方法

2.1 循经特定穴电针配合雷火灸综合疗法组

在西医常规治疗(不包括止痛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疼痛所在部位或病变所属脏腑确定取穴经脉,选取相应经脉的原、络、郄穴针刺。穴位选取及针刺深度参照《经络腧穴学》[1](沈雪勇、许能贵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平补平泻为主,得气后连接青岛鑫升G 6805-Ⅰ型电针仪,频率2 Hz,疏波,刺激强度以不引起不适感为度,留针30 min;电针治疗后即配合雷火灸灸疗颈7椎~胸12椎。雷火灸条采用重庆赵氏雷火灸传统医药研究所专利产品。灸治方法: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将灸条放入棒式悬灸盒中,点燃灸条顶端,距离皮肤2 cm~3 cm,从颈7椎~胸12椎督脉经络采用悬灸手法,往返移动灸至皮肤呈现红晕,热感向深部扩散。每次灸治时间约30 min。每日治疗1次。具体操作步骤参照《中国雷火灸法》[2]实施。观察周期:选择化疗药物应用较为集中的7 d为1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

2.2 局部取穴组

根据局部取穴原则,选取疼痛部位的痛点进行针刺。在西医常规治疗(不包括止痛治疗)的基础上,选取疼痛部位的痛点进行针刺,如果疼痛部位较大,可酌情选取3个~5个最明显的痛点进行针刺。得气后连接青岛鑫升G 6805-Ⅰ型电针仪,频率2 Hz,疏波,刺激强度以不引起不适感为度,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刺法、观察周期同循经特定穴电针配合雷火灸综合疗法组。

2.3 药物组

WHO三阶梯给药原则[3]。轻度癌痛: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为主;中度癌痛:弱阿片类药物为主;重度癌痛:强阿片类药物为主。观察周期同循经特定穴电针配合雷火灸综合疗法组。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应用VAS评分;镇痛起效及持续时间为观察指标。

3.2 统计学方法

3.3 治疗结果

3.3.1 不同组别癌痛镇痛后VAS评分比较

三组自身治疗前、后比较,P<0.05。循经特定穴电针配合雷火灸组,治疗后VAS评分最佳,优于局部取穴组(P<0.05);略优于药物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镇痛强度比较

3.3.2 不同组别癌痛镇痛起效时间比较

循经特定穴电针合雷火灸组镇痛起效时间最短,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极其显著性意义(P<0.01);与局部取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镇痛起效时间比较

3.3.3 不同组别癌痛镇痛持续时间比较

循经特定穴电针合雷火灸组镇痛持续时间优于局部取穴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低于药物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镇痛持续时间比较

4 讨 论

本研究采用循经特定穴电针合雷火灸综合治疗。在癌痛针刺镇痛中,把“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循经取穴思路,与体现“远道取穴”原则的特定穴融合应用,避免了针刺癌肿局部引发或加重痛觉过敏及触发疼痛等现象,大大提高患者依从性。

而雷火灸的灸治作用强于传统的艾灸,其原理一是用其强大的火热力及红外辐射力,作用于人体的面(病灶周围)、位(病灶位)、穴达到循经感传通导经络和调节微循环的作用;二是在用灸区域的面、位、穴,形成高浓药区,在热力的作用下,渗透组织深部而达到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散瘿散瘤等疗效。与传统艾灸对比,赵氏雷火灸一是疗效的增强;二是治疗范围扩大。本疗法中,应用赵氏雷火灸灸疗颈7椎~胸12椎,疏通脊髓经络气血,以使髓腑得以温煦,阴阳调和,功能复舒。笔者近6 a致力于针灸在癌症领域的研究,前期做了大量的临床实验,其中应用雷火灸治疗肿瘤相关病证有显著的疗效,且已有相关论文公开发表。本课题把雷火灸作为癌症镇痛的一种疗法纳入其中,与循经特定穴电针交相配合。

从以上研究结果看出,循经特定穴电针配合雷火灸组镇痛效果最佳,其次是药物组,最后是局部取穴组。循经特定穴电针合雷火灸组镇痛起效时间最快,局部取穴组居第二位,药物组起效时间相对最慢。镇痛持续时间方面,药物组最长,循经特定穴电针合雷火灸组低于药物组,但差异无显著意义。二者均优于局部取穴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是循经特定穴电针合雷火灸镇痛起效时间最快,且镇痛效果与持续时间与药物治疗近似。

本实验证明,两种以上针灸方法综合干预,的确发挥出癌痛镇痛最佳效果。今后将在现阶段基础上扩大样本进行研究,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数据资料,有望筛选针灸干预癌痛的最优化方案并推广于临床,更好地为癌痛患者服务。

猜你喜欢
雷火癌痛持续时间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不同的护理合作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雷火灸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
天佑中华·雷火迎春
四川省40所医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癌痛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
沼泽地边的雷火与荠叔
基于精益管理模式的癌痛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及其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管理中应用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救心丸加三七粉可缓癌痛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