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新品种凯帅的选育

2019-01-16 05:02韩爱谦张翠香
中国蔬菜 2019年1期
关键词:西葫芦露地保护地

韩爱谦 张翠香 程 升

(太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27)

山西是我国西葫芦主要产区,多年来随着规模化种植方式的扩大,西葫芦病害发生越来越严重,尤其在春茬中后期、秋茬,由于高温干旱引起的病毒病发生严重,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给当地规模种植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选育优质、高产、抗病毒病等综合性状优良的西葫芦新品种就成为主要育种目标。

1 选育过程

凯帅母本06013-2是从美国引进的西葫芦品种玉帅经过6代单株自交筛选而成的高代自交系,植株生长势强,耐病毒病,第1雌花节位为第5~7节,瓜码适中,瓜圆柱形,浅绿色。父本H0513-6是以国内黑龙江小白皮与韩国最高峰杂交后经过6代自交选育出的稳定自交系,植株生长势强,叶色灰绿,叶柄粗壮,第1雌花节位在第6节,瓜长圆柱形,深绿色,抗霜霉病。 2010年春季配制杂交组合,当年秋季露地筛选,其中组合06013-2×H0513-6在熟性、产量、商品外观和抗病性等方面表现突出,定名为凯帅,2011~2012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4~2015年参加山西省区域试验,2015年1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现已在山西清徐、云南保山、四川成都、贵州凯里、重庆涪陵等西葫芦种植区累计推广150 hm2。

2 选育结果

2.1 品种比较试验

2011~2012 年连续两年在太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清徐试验基地进行春季露地品种比较试验,3月上旬温室育苗,4月中下旬露地定植,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每小区22株,株距60 cm,行距70 cm。5月中下旬始收,7月上中旬拉秧。结果表明(表1),凯帅两年平均前期产量为2 303.5 kg·(667 m2)-1,总产量为 5 872.8 kg·(667 m2)-1,比对照特选早青分别增产36.2%和28.3%。

表1 凯帅品种比较试验产量结果

2.2 区域试验

2014~2015 年参加山西省西葫芦区域试验。设置太原小店、榆次修文、榆次东阳、忻州原平、长子城关、夏县瑶峰6个试验点,小区面积30 m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以碧爽作对照,田间管理参照当地西葫芦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表2),凯帅2014年5个试验点平均每667 m2产量5 135.8 kg,比对照碧爽增产10.5%;2015年6个试验点平均每667 m2产量4 709.5 kg,比对照增产3.6%;两年平均每667 m2产量4 903.3 kg,比对照增产6.8%。商品瓜颜色较碧爽翠绿,光泽度好。

表2 凯帅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2.3 生产试验

2016年7 月在清徐县孟封镇、榆次区东阳镇进行露地生产试验,以碧爽为对照,2个试验点种植面积均为1 334 m2,不设重复。试验结果表明(表3):凯帅平均每667 m2产量为5 515 kg,较对照碧爽增产13.3%。同时在山西长治、侯马,河北饶阳,湖南炎陵,四川成都,贵州凯里,云南保山等地进行小面积示范推广,凯帅均表现为适应性好,产量高,商品性优良,抗病毒病能力强。

表3 凯帅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2.4 抗病性

2018年在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进行抗病性鉴定,接种用西葫芦病毒为黄瓜花叶病毒(CMV)广东西葫芦分离物,分离物来自广东西葫芦主产区。以AS210和翠玉为对照,4次重复,每个处理30株。鉴定结果表明,凯帅的病情指数为33.97,抗病性显著优于对照AS210(65.32,高感)与对照翠玉(88.94,高感),达中抗水平。

2.5 品质

2018年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营养品质实验室对凯帅进行品质检测,凯帅粗纤维含量为0.62%,VC 273 mg·kg-1(FW),可溶性固形物4.9%,蛋白质1.20%,钙224 mg·kg-1(表4)。

表4 凯帅品质检测结果

3 品种特征特性

凯帅属早熟西葫芦一代杂种,从播种到采收300 g嫩瓜需38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较强,开展度中等,叶片五角缺刻,叶色绿,上有少量白色斑点。第1雌花节位为第7节,雌花多,成瓜率高。商品瓜单瓜质量300 g左右,圆柱形,长23 cm左右,瓜条顺直,皮色翠绿,光泽度好,品质优良,耐贮运,耐高温,生育后期不易早衰,每667 m2产量5 000 kg左右,中抗CMV。适合我国南北方春秋保护地和露地种植。

4 栽培技术要点

凯帅适宜我国南北方春秋季露地、保护地种植。各地种植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种植方式适时播种。培育壮苗是获得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保护地每667 m2定植1 600株,露地定植1 700株左右。施足基肥,每667 m2施腐熟优质农家肥3 000 kg,根瓜采收前尽量少浇水施肥,采收期则要保证肥水供应。及时采收300 g左右的嫩瓜,谨防大瓜坠秧。虫害防治以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为主,可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每隔7~10 d(天)喷1次,连喷3~4次。白粉病发病初期可用20%三唑酮乳油1 500~2 000倍液防治,每隔10 d(天)喷1次,连喷2~3次。早春保护地栽培需要人工辅助授粉或使用防落素、坐果灵等促进保花保果。

猜你喜欢
西葫芦露地保护地
近50年自然保护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阳台变成小农田
湖南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重叠关系分析
西葫芦为什么徒长
延秋西葫芦种植 掌握关键技术
露地甜樱桃雹灾前后的管理措施
甬城园林景观中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全国自然保护地大检查6月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