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的审美意蕴

2019-01-16 05:37刘昕
江苏教育 2019年24期
关键词:学校管理教育

【校长档案】

刘昕,江苏省南通市虹桥第二小学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她秉承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思想,致力于“儿童母语审美教育”研究,着力开发“审美意象主题教学”“情境语文游戏”等微型课程,对语言学困生的学科诊疗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经验;主张建设“学科游戏”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做中学,建设一所体验式的学园;倡导并践行审美化的管理思想。她出版了《守望的神情》《浸润在民族文化的记忆里》等专著,办学经验曾被《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报道。

【管理哲学】

一个人是否充满生命力、创造力,取决于其灵性是否伸展,而灵性的生长,毫无疑问要依靠美育的唤醒。美育的最高境界是培育人的自由人性,使其摆脱功利,用审美的心境来观照世界和人生,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好生活。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为了培养出“美”的灵魂,学校教育和管理必然要充满“美”的意味。因此,我把学校管理层面上的“美育”解读为“审美化管理”,基于这样的理解,我在摸索适合学校的管理路径时,从中找到一个关键的概念:解放。

一、解放领导思维,营造自主平等的氛围

如果一个学校的领导者,把校长这个职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官员”,或者理解为一种政治身份,这种“身份意识”会成为他的枷锁,让他在不知不觉中被打上“专制”的烙印。一个专制的校长,他不仅会剥夺教师的工作自主权,还容易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一个专制的领导,他不仅时刻以外在的形式“存在”,还会丧失众人“心中的存在”,变成孤家寡人。由此,解放领导的“过度存在感”和“专制思维”是走向管理与审美融合的关键一步。

这种管理状态是一面镜子,时刻警醒我探寻另一条管理之路。这条管理之路渗透着自主平等的理念,领导和教职工之间彼此真诚、关怀、尊重、理解,展示出一种“我”和“我们”齐步向前的姿态。

在学校顶层设计中,我坚持群策群力,广泛听取并采纳分管校长和师生的建议,在确定总体规划后,我便从中隐退,将其交由分管校长具体落实。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他们在自己的分管领域做得越来越好,这种成就感激发了他们对管理工作的热情,而强烈的内部动机又为良好的工作状态和效率提供保障。如此循环中,校园的管理生态得到极大的改善。作为管理者,我只是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一个没有太多约束的工作场域,收获的却是高质量的工作成果和良好的同事关系。

与教师共事过程中,我秉承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主动了解教师、理解教师,帮助他们完善教学、教研等工作,让他们有时间、有机会获得持续的专业发展。在虹桥第二小学,教师的建议被采纳、需求被满足这已成为一种常态。教师的效能感得到提升,专业成长获得机会,他们感受到了我对他们工作面的理解和尊重。

学校管理中,自主开放不等于自由散漫,平等尊重不等于毫无纪律,良好的校园管理生态需要依托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和尊重。

二、解放教师观念,拓展教育的视野

新课程标准视野下教师的教学观、课程观、师生观等逐渐走向多元化,这是新课标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学是“相长”的过程,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经验的生成和自我建构的过程。过程导向的教学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程观方面,教师应该从“忠实取向”中解放出来,并逐渐转向“创生取向”,课程标准只是一种手段,课堂的有效教学才是真正的目的。教师应当有一颗包容的心,接纳各种新型关系的出现,让平等和谐、共生共长的师生观与信息化社会的教育相适应。

虹桥第二小学是一个老校区配套小学,随着城市中心的东移,学校生源质量逐渐不如从前。时常有教师把此后出现的教育问题归因于生源质量差,长久以来深入人心的“唯分数”观念绑架了他们的教育视野。这样的认识导致部分教师的教育激情和幸福感正逐渐下降,职业倦怠现象日益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教育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在了解學校存在的问题后,我开始思考从哪些方面解放教师?以怎样的方式解放教师?

对于这样的校园生态,我从“少说多做”方式入手,从美术、体育、音乐等学科的校本课程建设开始重建师生信心。学校多次组织开展美术、体育等学科的展示活动,邀请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前来观摩。当一次次高规格的教学展示活动惊艳了来宾和家长的时候,教师和学生的自信也逐渐建立。

接下来,我尝试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我摒弃了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采取“放样示范”的形式,先安排行政干部、业务骨干带头上示范课,请其余教师进行观摩,并在“我的教学故事说给你听”的论坛上,让教师说课。在说课中,教师感受到学生鲜活的思维在全新的课堂模式中迸发,进而产生把这种课堂模式迁移到自己的课中,亲自体验这种教育的欲望。

教师的教育视野影响着教育的方向,而教育的方向引领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因此,教师的教育视野应该更开阔、更深远,应以真善美和可持续的眼光来看待教育,既要着眼于学生的现实利益,又要兼顾学生的未来发展。

猜你喜欢
学校管理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教育教学
管理的另一半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