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故事教学

2019-01-16 10:54林和仕
新教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熊猫笔者情境

林和仕

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故事教学作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识别、理解、判断等能力),而且有利于他们逐步形成英语使用者独有或擅长的思维方式。本文拟对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策略进行讨论。

一、激发学生兴趣,关注学生思维品质

(一)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兴趣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被充分运用,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所以,教师在准备故事教学时,可以使用学生喜爱的自制课件、英文歌曲、TPR游戏、简笔画、视频等方式将学生吸引到故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二)善于找准“故事眼”,吸引兴趣

所谓的“故事眼”,即故事中最能吸引学生兴趣的情节或知识点。教师在教学故事之前要找准“故事眼”,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然后导入到新课,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书本中的故事都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可以通过一系列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然后,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故事,以一种主动构建知识的方式,更好地理解故事传递的信息。

例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Unit 9 Lesson 1 About the astronaut这一课,笔者认为,这个故事的“故事眼”就是太空行走(Take a space walk)。哪一个孩子不梦想到太空去行走一次?因此,笔者教授这一课时,就找了一段航天员在太空行走的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重视课堂生成,启发学生思维

(一)创设故事情境,开发学生思维品质

笔者在小学任教16年,听过很多教师上课,发现有些教师忽视学生自主思维训练,存在许多违背语言学习规律的教学行为和不利于开发学生思维品质的现象。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中只能学到碎片式的语言知识,不能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就得不到培养。因此,笔者认为,教师要充分认识语篇的整体性,利用故事情节性强的特点,使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创设故事情境,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故事内容,同时让学生在情境性的任务中主动观察和想象,分析和推理,概括和归纳,闪现智慧的火花。

例如,在教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Unit 11 Lesson 1 Uncle Jacks Farm这一课时,教师可通过课件呈现故事的全画面,并问学生:“What is the weather like?What are Ken and Ann going to do?Where are they going to go?”,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梗概。然后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置身于故事情节之中,在语境中体会和理解故事,主动参与实践,学习新的语言内容。教师还可以抓住:“What are Ken and Ann going to do on the farm?Do you think Ken likes riding the horses?Why or why not?What are Ken and Ann going to do tomorrow?”等一系列情节性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理解具体情节,教会学生质疑,进一步巩固新知。

(二)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启发学生思维

在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可利用人物头像和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keywords),如:What,Where,When,How,Why等,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快速地提炼出关键有效信息。而且思维导图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记忆所学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拓展延伸词汇量,进而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例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Unit 7 Mockys Trip一课,故事主要围绕以下几个特殊疑问句展开:Where did you go?How did you get there?When did you go there?Who did you go with?What did you do there?,教师在教授时就可以基于这些重点设计思维导图。学生通过回答这些特殊疑问句,既整体感知、理解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又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在脑海中形成一套系统的知识体系。

三、朗读、表演,活跃学生思维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模仿、探究、展示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并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笔者认为朗读和表演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两种展示方式。

朗读(read loudly and clealy)的定义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等语言文字念出来。笔者认为朗读对故事教学有积极作用,不但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还对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都有促进作用。正如古语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故事教学中一定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朗读。

表演是理解故事内容后进行语言知识运用的一种形式。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一点时间,让他们表演故事。这样既训练学生的理解力,也能训练他们的听力,对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也有帮助,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运用表演,能把学生的好奇心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使其情绪变得愉快而热烈,思维更加活跃,效果更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指导,对学生的站位、动作、表情等进行指导,并适时给予积极的评价。实践表明,小学生非常热衷于这种课堂形式。表演故事给他们提供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机会,是他们展现自我的关键一环。

四、改、续编故事,拓展学生思维

教师要本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发挥自己想象去拓展学生的思维。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会自然涌现,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材,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积极的引导。

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师在故事教学中,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创造性地对故事进行改编或续编。教师要鼓励他们写下改编和续编的内容,并将改、续编的故事演绎出来,使学生真正从被动接受上升到主动创造。

例如,笔者在教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Unit 8 Talent Show中的故事课拓展环节时,问学生,如果他们碰到《功夫熊猫》电影里的功夫熊猫,会问他什么问题。让学生想象,把与功夫熊猫的对话写下来并进行对话练习。下面是一组学生的对话。

S1:Hello,Pandy!I am Casey.

S2:Hello,Casey!

S1:You look so fat,but why are you so fast?

S2:En… Because I exercise every day.

S1:Youre great.Can you teach me Kungfu?

S2:Sure.

很多學生都非常喜欢看《功夫熊猫》这部电影,他们也都非常佩服电影中的功夫熊猫,非常乐意运用所学的句型去与电影中的功夫熊猫进行对话。在这样的情境体验中,学生不仅熟练地掌握了课文句型,而且大胆地进行了创新。

(作者单位:福建省寿宁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黄晓夏)

猜你喜欢
熊猫笔者情境
老师,别走……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我爱“熊猫”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我与熊猫的二十年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