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养老服务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分析与破解路径

2019-01-17 02:22盛见
中州学刊 2019年12期

摘 要:社会养老服务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难题,是由于受多方面条件制约而出现大规模潜在需求流失造成的结果。人们对此缺乏深入系统的理性认识,往往高估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有效需求,这极不利于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在养老服务需求的诸多制约条件中,养老需求心理特质、传统养老观念和消费习惯是社会养老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主观原因;经济支撑和保障能力不足是社会养老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经济根源;养老服务低水平供给是社会养老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供给侧原因;而政策等外部力量较弱是社会养老有效需求不足困境在短期内难以破解的外在原因。为此,短期内应实施“精准养老”策略,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和有购买条件的养老需求;长期内应全面持续改善供需经济支撑条件,大幅提高社会养老有效需求。

关键词:社会养老服务;有效需求不足;根源分析;破解路径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9)12-0028-07

一、问题提出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业尚处于起步培育和探索阶段,行业整体投入不足,仍以政府投入的养老事业为主,社会化、市场化处于徘徊僵持局面,被社会嘲笑为“起步多年(30多年),仍然起步”。针对这种供需失衡及低水平徘徊的困境,学界、业界习惯性地多从供给侧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在目前“未富先老”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养老服务业整体上尚处于微利或亏损阶段,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要素缺乏持续进入的积极性,以至于社会要素投入严重不足,从而导致有效供给缺口巨大,无法满足养老群体的多元化需求,是养老服务业陷入“低水平均衡陷阱”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一个行业长期陷入低水平均衡陷阱,不仅要从供给侧找原因,还要将供需结合起来,从需求侧找根源。人们往往将社会养老服务潜在需求和有效需求混为一谈,产生“养老服务需求错觉”,从而大大高估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有效需求支撑。这种认识很不科学,极不利于养老服务业提高有效供给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其实,多年来养老服务业发展不仅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缺口巨大的问题,而且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困境。巨大的潜在需求优势始终没能转化为繁荣发展的行业优势,通过获取社会养老服务满足养老需求的比例非常小,难以支撑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制约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需求之困”。因此,聚焦社会养老服务有效需求不足并开展深入研究,现实意义重大。

但是,可能由于受到老龄群体微观消费心理特点、自理能力、家庭养老能力和经济支撑、市场供给质量及收费水平等多重因素影响,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比较复杂,难以把握,学界对于社会养老服务有效需求不足关注不够,研究较少,且碎片化严重,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现有研究主要分散在一些相关文献中。一些学者对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不足做了定性研究,如林宝(2017)认为,总体上目前确实存在大量养老服务需求,但这些需求大多数是潜在需求,由于受到需求产生条件和需求实现条件的制约,“只有少数需求能真正成为可在养老服务市场中实现的真实需求”①;党俊武(2018)更是指出,产业持续运行的动力永远是有效需求,老龄产业发展之所以存在看起来很好但做起来很糟的巨大反差,根子在于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当然,有效需求不足不等于没有购买力)。②一些学者就养老服务需求不足则做了定量分析,如田北海、王彩云(2014)基于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认为,相对于家庭养老而言,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总体水平并不高;郭丽娜、郝勇(2018)基于多维数据,定量研究了居家养老服务供需失衡问题,也验证了需求侧存在较大的居家养老服务现实和潜在缺口。也有学者尝试量化分析了养老服务的潜在需求,如王立剑等(2018)指出,我国2016到2020年养老服务潜在需求累计规模为1.22万亿—2.03万亿元③。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统计,目前全国老年人市场年需求消费能力已经达到或超过6000亿元,而每年能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供给尚不足1000亿元④,有效需求严重不足。

综上,社会养老服务有效需求不足的相关研究存在明显不足:一是聚焦深入不够,研究多分散于相关文献中,碎片化严重;二是缺乏宏观视野和系统把握,多是在调研数据基础上的具体实证微观研究,缺乏对各种需求影响因素的归纳梳理,也缺乏对供需之间相互影响关系、潜在养老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机理的系统研究;三是多是就需求研究需求,忽略了需求与供给之间的联动关系。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聚焦社会养老服务有效需求不足,尝试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以期弥补上述研究的不足。

二、方法选择

社会养老服务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服务的替代,是由社会力量为身心需要照护而家庭又无能为力的老人直接提供服务(不包括政府兜底性的公共养老服务),是由供需双方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市场化服务。因此,应将供需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养老服务市场供需均衡的研究方法,聚焦有效需求不足并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养老服务的市场供需均衡就是在养老服务供需市场体系中,对供需变动发生作用的各种制约条件(或影响因素)处于平衡,在相互抵消后变动倾向趋于零的稳定状态。影响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因素很多,既包括老人身心状况、养老观念和习惯、老人及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情况、家庭代际关系和支持程度、社会保障程度等需求侧影响因素,又包括社会养老服务收费水平、养老服务质量、养老服务组织的经济实力和社会责任心等供给侧影响因素,还包括影响养老资源有效配置的体制机制框架和相关政策扶持等外部影响因素。限于篇幅,本文仅将直接影响老人社会养老服务潜在需求释放的各类因素,梳理归纳为需求侧的低主观意愿和低经济支撑能力,以及供给侧的低水平供给,还有外部的弱政府政策扶持,作为导致社会养老服务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供需主导制约因素以及弱政策扶持的外在因素。

我们假定老年群体需要社会提供的全部养老需求为社会潜在养老需求。当供需双方和市场环境达到理想状态,潜在养老需求全部转化为市场有效养老需求。就是当老年群体社会养老观念完全形成、經济支撑有力,政策扶持到位,养老服务高质量有效供给,供需两旺,产业繁荣,养老服务市场均衡将处于R2的理想状态。但目前由于存在三大供需主导制约因素以及弱政策扶持,社会养老服务潜在需求(图1中OQ2)存在大量流失(图1中Q0Q2),只有较小部分需求能够转化为市场有效需求(图1中OQ0),养老服务处于低水平供需均衡状态(R0),且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变,陷入“低水平均衡陷阱”。

三、根源分析

1.养老需求特质、传统养老观念和消费习惯,是社会养老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主观原因

社会养老服务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首先面临跨越三道心理门槛。第一,养老需求心理特质,决定了居家养老的倾向性。养老服务本质上是家庭型、温暖型、亲情化、个性化的服务。需要照护的老人多处于体弱多病、情感孤单、心理脆弱的状态,本能需要得到家人或亲人陪伴和关怀,有很强“居家”指向性。Valkila et.al.(2010)通过研究芬兰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与消费习惯指出,老年人要作出接受社会养老服务的抉择往往非常困难,迈出这一步可能会需要很长时间。Black和Hyer(2010)研究了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个性化特征,提出“个人照顾”(Person-centered care)理念,认为照顾人员必须了解老人独特生命历程和生活习惯,做到个性化服务。

第二,社会化养老消费观念尚未形成,家庭养老观念依然很强。由于传承几千年的家庭养老文化短期内难以根本动摇,与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相适应的社会化养老观念尚未形成,加之社区、机构和基地养老远离熟悉环境,亲情断裂或淡化,很多老人对社会养老有抵触情绪,子女也会背负不孝的心理负担,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必然受到抑制。根据乔晓春教授的调查数据,目前北京市只有1.3%的户籍老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⑤,也就是说,有98.7%的北京市户籍老人居家获得家庭养老服务。

第三,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一定程度上制约社会养老消费意愿提高。当前老龄群体普遍成长于短缺经济时代,从小养成了勤俭节约、勤劳持家的消费习惯,多倾向于家庭养老和高储蓄,自身很难独立享受生活,社会养老服务的消費意愿较低。据研究,中国家庭储蓄率和户主年龄呈现U型关系,特别是在所有年龄段中,中老年人口保持最高的储蓄率,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家庭储蓄率高达20%。⑥

2.经济支撑和保障能力不足,是社会养老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经济根源

第一,老年群体自身支付能力较弱。一方面,从供给侧来看,养老服务业属于典型的高投入“奢侈”行业。如机构养老具有重资产性质,投资规模大,包括前期土地、建设工程、精装软装等房地产成本,以及后期巨大的人员护理、运营管理等费用。这样,在高房价、高人力成本时代就容易形成社会养老服务的高供给成本局面。另一方面,在现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老龄群体经济上属于低收入弱势群体,支付能力普遍较弱。据估计,2010年上海建一所严格符合国家标准和劳动法规的养老院,每月人均基本成本超过3500元,而同期上海企业职工月均养老金为1850元。⑦2018年全国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也才达到每月2600元左右。实际上养老金只能满足老人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难以支撑养老费用支出。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尚难承担养老费用,一般城乡居民就更困难了。

第二,家庭对社会养老投入不足。现阶段,现代化冲击下孝文化式微,以至于家庭代际经济反哺伦理弱化,加上高房价、高子女教育成本对家庭养老支出的挤出效应,家庭对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经济投入较小,支撑远远不够。张琪、李雁豪利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全国基线调查数据,计算出样本中子女给予父母家庭养老财务转移的水平仅为大约每月200元,“从财务回报角度来看,现阶段家庭养老的保障作用非常有限,只是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小额的补贴”⑧。不仅如此,受挤出效应影响,老人不仅得到子女经济支撑较少,很多老人还拿出自己的微薄收入支持子孙,出现代际反哺的“逆转移”或家庭养老资源“下沉”(a net downward flow)现象。2005年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调研数据显示,城镇老人中仅有20.7%得到子孙的赡养补贴,而老人为子孙支出各种补贴比例高达42.7%⑨,出现明显的家庭内部逆向转移支付。

第三,社会保障水平较低。老龄人口不仅支付能力低,而且安全有力的支付保障体系尚未建立,支付保障能力十分有限,难以承受社会养老服务的支付压力。社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三大支柱结构比例严重失衡,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商业保险规模过小,社会养老保险压力过大,特别是长期护理险尚处于探索建立之中,针对半失能失智和失能失智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尚缺乏支付保障。从长期来看,养老的经济积累滞后于养老需求的增加,社会养老的保障水平不可能快速提高。1991—2013年,我国向养老保险体系提供资金来源的人数增长远赶不上退休人数的增加,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体系的负担系数从1991年的0.19提高到了2013年的0.33⑩,养老保险体系的负担日益加重。

总之,就社会养老服务整体市场均衡而言,低支付和保障能力与社会养老服务高供给成本和收费水平存在较大缺口(图2中P1P2),肯定会导致巨大的无购买条件(包括无经济支撑或无购买意愿)养老服务需求流失(图2中Q1Q2),需求萎缩,需求曲线由D2下移至D1,由于市场供需相互作用,引发供给曲线S2向左上方移至S1,养老服务供需平衡处于R1状态。

3.养老服务低水平供给,是社会养老服务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供给侧原因

一方面,由于需求侧经济支撑不足,养老收费水平和入住规模无法大幅提高,养老服务业可持续投入严重不足,服务供给水平整体低下。养老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其健康持续发展更需要大量社会资金、各类人才、专业技术、管理等要素的进入。然而,现阶段政府投入与老龄群体支付能力和支付保障都很不够,养老服务业远未形成“加大投资—人才聚集—服务水平提高—需求增加—行业赢利—持续加大投资”的良性循环,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社会要素缺乏进入的积极性,投入缺口巨大,服务水平低下成为必然。比如,按照国际标准推算,仅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至少需要1300多万护理人员,但当前全国养老机构中各类从业人员不到100万人,专业技能人员不到20万人,缺口已过千万级别,远不能满足养老服务业发展需求。

另一方面,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具有高质量要求的内在特性,就是社会养老服务质量一旦低于一定水准,老人消费欲望就会快速降低直至放弃。需要获得社会养老服务的老人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和工作经验,以及固化的个性和习惯,对养老服务质量要求自然高于其他社会服务。这种高质量主要体现为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亲情化、个性化等方面。规范化(标准化)是社会养老服务的基本要求,是养老服务质量的基本保障,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业总体而言已步入这一阶段;专业化主要体现为健康管理、医疗、护理、康复、心理慰藉、临终关怀等专业化服务。社会养老服务是对家庭养老服务的替代,本质上是温暖型、亲情型服务,养老从业人员除了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责任心外,还需要敬老爱老的情怀,懂得老年人心理、情感开导,这样服务才贴身贴心,才能得到老人认可。养老服务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就是每位老人都是独特的个性化个体,照护人员要充分了解老人独特的性格、人生经历与生活习惯,以便提供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这样,低水平的供给与高质量的需求形成巨大落差,加之业界对于科学的投资运营模式、养老服务高质量需求特点和真实需求把握不准,有限的供给也多变成了“供给粗放,靶向不准”的低水平供给,导致“有购买条件(老人有购买力且有购买意愿)需求”(图2中OQ1)出现严重分化:一是直接流失。老人及家庭有购买条件,但市场缺乏相应的供给或供给不适合需求,属于无效供给,供给缺口加大,供给曲线S1向左上方移动,通过市场相互作用,引发需求曲线由D1向左下方移动,需求减少,这部分有购买条件的需求仍然无法实现满足。二是低效供给引起部分需求流失。老人及家庭有购买条件,但由于整体供给水平低,被老人认可的有效供给较少,只能低水平满足需求(含在图2中OQ0),部分“有购买条件需求”流失,需求曲線进一步下移至D0。现阶段中低端养老服务市场上相当多的需求就是这部分需求,老人及其家庭虽然有怨言,但又没有其他更好的替代办法。三是老人及其家庭有购买条件,社会又有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供给,这部分养老需求就很容易被满足,成为社会养老服务有效需求(含在图2中OQ0),但这部分需求相对于整个养老服务潜在需求而言相对较少。

4.政策等外部力量较弱,是社会养老服务有效需求不足困境在短期内难以破解的外在原因

当前,政策层面问题主要是破解需求不足的力度不够。第一,需求侧政策缺失严重。需求方面的难题主要是老人社会养老服务消费的经济条件和主观意愿问题,直接决定潜在养老服务需求转化为市场有效需求的规模。面对需求侧低支付能力、低支付保障和低消费意愿的“三低”难题,政策目标重点是“增高”。创造条件采取有效政策,提高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支付能力、夯实支付保障、提高主动消费的意愿,将巨大的潜在需求转化为市场的有效需求。但是,目前需求侧政策工具严重短缺,对需求侧“增高”的有效措施也较少,主要集中于多省高龄津贴方面,但这种高龄津贴的标准低,力度弱。

第二,供给侧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落实不到位。供给侧政策重点是“降高”,降低养老服务过高的供给成本,实现重资产向轻资产运营转变。综合不同区域和不同条件的民营养老机构来看,一张床位的建设和安装成本大约在10万—15万元,房地产成本占到养老服务收费的40%—60%。这既抬高了广大中低收入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的门槛,又成为养老机构运营的沉重负担,因而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扶持投入,帮助养老企业渡过行业发展难关。然而,现有政策主要是对公办、公办民营或民办非营利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成本进行相应补贴,但对与养老服务业社会化和产业化相对应的民营营利性养老机构却缺乏政策补助,导致部分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民营养老机构普遍亏损,运营举步维艰。这既不利于公平竞争,也不利于养老服务业发展壮大,更不利于应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

5.社会养老服务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机理分析

我们对上述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流失及其条件进行梳理归纳,以探索社会养老服务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机理。详见表1。

实际上,在市场条件下三大供需主导制约因素以及政策外在因素,是推动养老服务需求以及供需均衡发生变化的主要动力。前者是养老服务市场体系的内部动力,政策是外部动力。在三大供需主导制约因素推动下,社会养老服务潜在需求出现两次重大分化流失,而作为外部矫正力量的政策作用又较弱,最终形成低水平均衡。其中,一次是由巨大需求流失引发供给出现巨大缺口,引发理想的供需均衡转移,就是低主观意愿、低经济支撑能力直接导致无购买条件需求流失,通过市场动力机制传递,必然会产生巨大的供给缺口,进而形成新的低水平均衡;另一次是由低水平供给引发的需求流失,最终形成现阶段低水平均衡状态,就是当前无效或低效供给进一步扩大了有效供给缺口,然后通过市场动力机制传递,再度引发有购买条件需求的流失,直至形成最后的低水平均衡。三大供需主导制约因素和弱政策外部因素相互作用,同时推进,其中低主观意愿、低经济支撑能力,是长期制约条件,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变,而低水平供给是现有养老资源的低效配置,是当下就能够调整改变的。

四、破解路径

由于三大供需主导制约条件都是全局性、长期性的根源因素,仅仅依靠供需双方自身力量短期内难以根本破解养老服务有效需求不足之困,需要在持续改善供需双方制约条件的基础上,依托国家政策等外部扶持力量,多措并举,持续进行。

1.短期内实施“精准养老”策略,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有效需求

面对巨大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有限的养老供给资源如何优化配置,成为当前的首要问题。“精准养老”是化解现有养老服务供给粗放、水平低下、“靶向不准”难题的有效途径。就是以养老资源有效配置为出发点,深化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准需求评估,强化行业细分,提高专业化、亲情化和个性化水平,逐步消除无效供给,减少低效供给,使有购买条件的潜在需求和低效满足的需求,不断转变为有效满足的养老需求,实现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就是针对不同经济社会条件、不同老龄群体自理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机制和手段,对服务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服务、精确管理、精准监督。在“未富先老”的条件下,养老供给资源十分有限,实施“精准养老”意义更加重大。

宏观措施层面,供给侧通过去空置、补短板、强弱项等举措,增强针对性的有效供给。向专业化养老机构转型,大力发展“护理型”“医养结合型”和“医护养结合型”等专业性养老机构,满足刚性养老服务需求。适当限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端养老机构,积极扶持发展居家社区养老。需求侧通过精准识别、精准扶持、精准管理,全面改善老龄人口养老服务消费条件,释放有效养老需求。微观措施层面,通过建立需求评估、资源分配、衔接与转介、质量监控等相关机制,同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智慧养老信息化运作平台,优化“精准养老”外部支撑条件,实现养老资源的高效均衡配置。

2.长期内全面持续改善供需经济支撑条件,大幅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有效需求

在短期内推进现有养老资源提质增效的同时,长期内从供需两个方面持续改善经济支撑条件,不断释放养老服务潜在需求。社会养老服务潜在需求转化为市场有效需求,三大供需主导制约条件中低经济支撑能力是关键。如果老人经济支付能力和支付保障强,就有助于增强突破传统养老观念和消费习惯的决心,更有助于养老服务业形成“企业收费提高—盈利增加—加大投资—人才聚集—服务质量提高—有效供给增加—需求增加—企业赢利—持续加大投资”的良性循环局面,推动养老服务业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规模和供给质量。因此,经济支撑能力强,市场又有高质量服务供给,在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压力持续加大而家庭又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就容易突破主观制约因素,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的社会养老观念和习惯。

第一,全面改善需求侧养老服务消费的经济条件。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划拨部分国有资产,尽快建立和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速推进个人税收递延型等新型养老商业保险;整合现有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建立起覆盖高龄失能老人的综合津贴发放制度。不断提高养老金水平,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加大中央财政基本养老金转移支付力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改变政府资助方式,将照护补贴直接发放给老人,从“补砖头”“补床头”向“补人头”转变,提高老人自主选择社会养老服务条件;改变政府投资方式,从“建机构”向发行“服务券”转变,提高老龄群体自主选择养老服务的经济能力,实现由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型。

第二,政府加大养老服务业投入,增加有效供给。养老服务业事关民生福祉,既是經济问题,更是重大社会问题,兼具经济性和福利性,同时市场化尚处于培育阶段,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幅提高养老服务项目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额度,探索和完善无偿提供土地使用的有效途径,着实免除或降低养老服务企业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引导完善省、市、县三级养老机构建设运营补贴制度,重点配套和完善市、县两级的资金扶持政策。在资金补助、税费优惠等方面,给予民营养老企业与公办养老机构同等待遇。

当然,在现阶段“未富先老”而老龄化加剧条件下,养老的经济社会资源积累滞后于养老需求的增加,无论是政府投入,还是老龄群体及其家庭的收入短期内均不可能大幅度快速提高。破解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不足困境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较长期内的渐进过程,要从破解困境路径的可行性出发,统筹匹配整个经济社会资源,找准切入点,精准发力,确保经济社会支撑的系统性和持续性。通过长期全面改善养老服务供需两侧的经济支撑条件,大幅减少养老需求流失。

五、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社会养老服务有效需求不足的系统研究,可以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第一,由于存在三大供需主导条件制约,加之政策扶持力度弱,社会养老服务潜在需求存在大量流失,导致社会养老服务有效需求严重不足,难以支撑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第二,就提高社会养老有效需求的途径而言,应将供需结合起来精准发力,短期内实施“精准养老”,提高现有社会养老资源的有效供给,减少有购买条件养老需求流失;长期内在实施“精准养老”的基础上,全面持续改善供需两侧的经济支撑条件,大幅减少无购买条件需求流失。

第三,全面持续改善经济支撑条件,是减少社会养老需求流失,增加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的关键。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首先,本文在实践调研、他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纳推理和市场均衡分析的研究方法,开展系统深入的定性研究,仅仅得出宏观思路性的结论,部分结论尚需进一步定量实证分析、实践检验和深入研究,特别是需要进一步开展各种需求和与之对应的供给规模的定量研究。其次,本文对制约社会养老需求主要因素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而没有就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替代关系展开研究。还有,本文也没有把政府兜底性社会养老供给纳入进来开展研究。

注释

①林宝:《养老服务业“低水平均衡陷阱”与政策支持》,《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②党俊武:《新时代中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形势预判与走向前瞻(上)》,《老龄科学研究》2018年第11期。

③王立剑、凤言、刘青:《需求导向的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模式研究》,科学出版社,2018年,第140页。

④王国锋:《当前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状况及投融资路径探讨》,《金融发展研究》2016年第6期。

⑤乔晓春:《养老产业为何兴旺不起来?》,《社会政策研究》,2019年第2期。

⑥李雅娴、张川川:《认知能力与消费:理解老年人口高储蓄率的一个新视角》,《经济学动态》2018年第2期。

⑦张颖熙、夏杰长:《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第34期。

⑧张琪、李雁豪:《家庭养老财务转移代际回报研究》,《人口与经济》2015年第2期。

⑨张歌:《城市居家养老服务资金保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234页。

⑩袁志刚、封进、葛劲峰、陈沁:《养老保险经济学——解读中国面临的挑战》,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第248页。

参考文献

[1]郭丽娜,郝勇.居家养老服务供需失衡:多维数据的验证[J].社会保障研究,2018,(5).

[2]林宝.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重点任务与改革思路[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

[3]罗楠,张永春.城市老人养老模式的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4).

[4]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养老服务情况汇编[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

[5]盛见.我国养老服务产业供需失衡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州学刊,2018,(11).

[6]田北海,王彩云.城乡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村观察,2014,(4).

[7]周海珍.延迟退休对基本养老险最优替代率的影响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9,(5).

[8]周建芳,黄兴.中国养老服务政策量化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14).

[9]朱浩.中国养老服务市场化改革三十年的回顾与反思[J].中州学刊,2017,(8).

[10]Marco Albertini, Martin Kohli & Claudia Vogel.Intergenerational transfers of time and money in European families: Common patterns – different regimes?[J].Journal of European Social Policy,2007,17(4).

[11]Noora Vallala,Heli Litja,Leena Aalto and Arto Saari. Consumer Panel Study on Elderly People′s Wishes Concerning Services[J]. 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2010, 51(1).

责任编辑:澍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