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天气,关注风寒指数

2019-01-17 06:00霍寿喜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19年12期
关键词:风寒湿度气温

霍寿喜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在气温很低的晴朗冬日,人们外出时并不觉得很冷,而有时气温并不低,只是因为有风,却有一种寒风刺骨的感觉。

要弄清楚其间的奥妙,就需要明白“感觉温度”这一概念,以及空气流动(风)、空气湿度对感觉温度的影响。

所谓冷、热,实际上就是人们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的一种感觉。气象环境学家把人为感觉到的冷、热称之为“感觉温度”。它与实际气温有直接的关系,但绝不是一回事。有研究表明,当气温低于皮肤温度时,风的作用使空气对流加快,物体(包括人体)表面散热效率也提高。所以,同是零度气温,有风时人会感到很冷(感觉温度较低),无风时则感觉不是太冷(感觉温度较高)。空气湿度也影响人体散热和感觉温度。有研究数据显示,当气温为26℃、空气相对湿度为90%时,人体的感觉温度就犹如气温为32℃、湿度为20%的情况。所以湿度对感觉温度也有影响,只是没有温度影响大。

不过,感觉温度带有主观的性质,是没办法测量的。在寒冷的冬季,哪一种指标能够反映感觉温度的大小呢?绝对的反映是不可能的,但是一种叫“风寒指数”的指标能够基本反映感觉温度。依据这一指数,人们就能更加科学、合理地来安排生活起居,从而确保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从目前的天气预报节目看,风寒指数作为“生活指数预报”的一种,还没有在全国普及,目前也没有全国统一的具体指标。

这是因为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多样。例如在我国的海南三亚,一年四季都如同夏天,就不可能发布什么风寒指数预报。即使在冬季气候特征明显的地区,风寒指数的指标也不一样。在我国四川,冬季风寒指数是根据以温度、风速为变量的函数公式,直接计算出来,然后将结果分为9级,其中4~9级分别为偏冷、较冷、冷、很冷、寒冷、极其寒冷。这些指标适合四川全省,也应该比较适合我国中部地区。

还有许多地方根据风寒指数大小,结合空气湿度情况,将计算结果分为6级,从小到大依次为:感觉天气较凉、偏凉、较冷、很冷、寒冷和极冷。

正因为风寒指数的地区和季节差异,普通居民关注风寒指数,最重要的是关注反映感觉温度的“冷情”而不是数字。

一般来说,当风寒指数定义为“较冷”时,感觉温度就较低了,人们会感觉到寒冷。此时,心脏病患者和年老体弱者外出时要穿够衣服,注意头部、背部和四肢的保暖,以免誘发心绞痛。身体欠佳者,饱餐后也不宜在较冷以上风寒指数的天气外出,因为饱餐后较多血液流向胃肠道,使心脏本身供血相对减少,加上胃肠道大量吸收营养物质,如脂肪等,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流动,易引起血栓形成,若再受冷,无疑是雪上加霜。

猜你喜欢
风寒湿度气温
植物有话说(十七) 松果:开与合,看湿度
冬读古诗御风寒
基于FY-3D和FY-4A的气温时空融合
风寒感冒忧,来碗“神仙粥”
深冬气温多变 蔬菜管理要随机应变
工业锅炉饱和蒸汽湿度的运行控制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基于湿度控制的室内空气净化器高压电源设计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与气温成反比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