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颗勇敢 坚强骄傲的珍珠

2019-01-17 06:00余晓夏哆哩
中学生天地(A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海塘蔚蓝珍珠

余晓 夏哆哩

那年我十一岁,正读小学,不知什么原因,期末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加上我性格本就不坚强,于是一直郁郁寡欢。一向沉默少言的爸爸率先打破了家中连日来沉闷的气氛:“不就是次测试嘛,结束了就别想了。今天,老爸带你到海里玩玩!”

我眼睛一亮,有了些许兴致。

那是爸爸第一年在海塘里养虾,路程遥远,加上没有什么经验,所以他常常早出晚归,比别人要辛苦很多。但养虾一事的具体情况,他在家里只字不提,只是偶尔会带回一些虾,很大,很好看,还活蹦乱跳的。我不禁想象,那海应该是蔚蓝蔚蓝的,一眼望不到边吧,岸上或许有松软又细腻的沙,踩上去软绵绵的。带着美好的想象和期待,我乘着爸爸的“小面包”出发了。

本来平坦的路,渐渐地变得窄小而多坑。面包车像得了癫痫似的震颤起来,遇到深坑,更是夸张地左右摇摆,车窗也不时发出极不协调的“嗒嗒嗒”的声音。坐在车上的我有些招架不住了,为了防止一次次被抛起,只好死死地抓住旁边的扶手。刚开始的兴奋劲很快消退了不少,我甚至有些不耐烦了。但爸爸却若无其事,哼着小曲儿,笑呵呵地调侃道:“爽吧,从来都没有坐过这样好玩的车吧?老爸我可是天天享受着呢!”

车一路颠簸,终于到达了终点。撑着快散架的身体,我勉强下了车,眼前的景象让我大吃一惊,杂草丛生,乱石堆砌,一片荒凉。美丽的海呢?醉人的沙滩呢?这不就是个池塘吗?现实和想象的大相径庭,让我几乎不敢相信。

“海,这就是您说的海?”“对。”爸爸一边往一个小木屋走去,一边叮嘱我,“站着不要动,等我。”过了一会儿,他拖来一个小木筏,说是小木筏,其实它只不过是一个用几根木头以及一些泡沫扎成的能漂浮的船形物。他将它推进塘中,拉着我一块坐了上去。

“安全吗?”“安全。”

我有些紧张,紧紧地盯着爸爸,只见他拿起一根木头当桨,小筏缓缓地向前驶去。携带着淡淡海腥味的风拂过面颊,轻柔极了,茂盛的芦苇随风舞动起来。恍惚间,我仿佛听到清越的渔歌和笛声从远处传来。天湛蓝如洗,云洁白而安逸。我们平稳地前行着,我的心情慢慢变得轻松起来。

爸爸开始往塘里面投一些蚌肉,說是喂虾。他也分了我一把,我学着他的样子抓起蚌肉向水里撒下去。忽然,我发现蚌肉中夹杂着一颗小珍珠,它长得很不规则,还有些发黄,跟我见过的串在项链上的珍珠很不一样。“爸爸,我发现一颗珍珠耶。”“你知道珍珠是怎么来的吧?”爸爸问道。“当然,说好听点,不就是‘蚌的眼泪嘛。”我自信满满地回答,这个问题太小儿科了,“沙子钻进蚌肉里,然后蚌痛苦地分泌黏液,日积月累,慢慢就将其变成珍珠了呗!”初夏的太阳下,水面泛起闪闪的波光。“那你切身体会过蚌的难过和痛苦吗?它学着将痛苦和困难化为动力,最后才孕育出这么美丽的珍珠啊!”我抬起头,阳光刺得我睁不开眼,爸爸似乎有些欲言又止。

一阵沉默。身边的芦苇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香,我捏了捏这颗不规则的珍珠,似乎感受到了蚌奋斗后激动滚烫的泪水的温度,内心不由得涌起一阵澎湃的浪。

小筏继续往前,差不多快绕一圈后,渐渐靠岸。我在岸边发现了一个深青色的壳,是螃蟹!刚想去捡,爸爸弯下腰把它拾起了。“你来看。”爸爸一脸惊喜。“只是螃蟹壳啊。”我有些失望,但我又好奇这只螃蟹壳没有被人为剥开的痕迹,边上也没有它的身体残骸。“这是螃蟹褪下的壳。为了迎接大风大雨,螃蟹要一次次褪壳,一点点长大,努力变得强大来保护自己。”

风吹过,我若有所思。从那一天起,我脆弱的性格似乎有了些许改变,或许是因为那颗珍珠,抑或是因为那个螃蟹壳。

爸爸依然定期去他的海塘“巡逻”,期待着收获。不料,那年的台风“海葵”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席卷了所有的农田和海塘,农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汗水的结晶,在狂风暴雨的肆虐下消失殆尽。我家也没能幸免,爸爸海塘里的虾全部被卷进真正的大海里去了,塘里仅剩的几只也没能幸免于难,朝天漂起。一年的辛苦,付诸东流。好几天,爸爸就这样坐在家里,两眼发呆,默不作声,唯有手中的烟一支接着一支。许久后,他扔下烟头,对自己说:“明年再来过吧。”一字一顿,平静却有力。

我终于明白了,原来,真正教我勇敢坚强的,不是珍珠,不是螃蟹壳,而是我的爸爸。他用朴素的语言和亲身的经历,给我做了最好的典范和榜样。我的爸爸,多像那坚忍的蚌,那坚强的螃蟹,默默忍受着辛劳和苦痛,全力保护那个他视为生命全部的家。

亲爱的爸爸,请你相信,无论前路有多大风雨,无论我将遭受多少挫折,我一定会像你一样,勇敢坚强,将自己磨砺成一颗让你骄傲的珍珠!

猜你喜欢
海塘蔚蓝珍珠
奔向蔚蓝
“小珍珠”
浅谈新时代古海塘文化面貌“蝶变”的启示与思考
蔚蓝50米
蔚蓝50米
蔚蓝50米
为了喝到珍珠
“种”珍珠真神奇
绿珍珠城(上)
浙江杭州五代吴越捍海塘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