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探讨

2019-01-17 02:05陈天杰
中外医疗 2019年33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效果

陈天杰

[摘要] 目的 探讨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施护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7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99例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患儿采用的护理模式;比照组(49例):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展开临床护理;实验组(50例):采用传统护理模式+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展开临床护理;对比每组患儿护理效果、健康宣教时长以及住院时长。结果 实验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护理总有效率(98.00%)高于比照组(75.51%)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73,P<0.05);实验组健康宣教时长为(5.66±1.27)d;住院时长为(12.45±3.36)d;比照组健康宣教时长为(6.71±1.53)d;住院时长为(24.52±3.29)d,最終发现,实验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健康宣教时长以及住院时长均短于比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8、18.055,P<0.05)。结论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后,对于护理效果提升,健康宣教时长以及住院时长的缩短,效果明显,最终对于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康复状态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11(c)-011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n children with rotavirus infectious diarrhea. Methods 99 children with rotavirus infectious diarrhea in the hospital from April 2017 to March 2019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s. Nursing models adopted by each group were explored after the digital parity method wa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49 cases) used traditional nursing mode to carry out clinical nurs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50 cases) used traditional nursing mode + clinical nursing path mode to carry out clinical nursing; The nursing effect, length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 of each group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nursing care for children with rotavirus infectious diarrhea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98.0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5.51%)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10.973,P<0.05,); the dur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5.66±1.27)d; the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 was (12.45±3.36)d; the dur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6.71±1.53)d; and the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 was (24.52±3.29)d. The dur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hospital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infectious diarrhea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3.718,18.055,P<0.05,). Conclusion After the children with rotavirus infectious diarrhea received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 model nursing, the nursing effect was improved, the length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hospitalization was shortened, and the effect was obvious. Finally, it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rehabilitation status of children with rotavirus infectious diarrhea.

[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fantile rotavirus infectious diarrhea; Clinical effect

腹泻作为具有显著发生率的一种儿科疾病,其出现同小儿消化系统未完全发育存在显著相关性,如果表现出严重病情状况,则患儿患有肺炎等疾病的概率较为显著,更为严重会使得患儿呈现出死亡结局。通常情况下,选择有效方法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治疗后可以获得显著效果,但是因为患儿年龄小以及配合程度较差等系列因素的影响,需要通过护理工作的开展对患儿理想疗效的获得做出保证[1-2]。该次研究方便选择该院2017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99例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实验对象,针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探究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运用于护理工作中的可行性,以对于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康复状态的提升,做出保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收治的99例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患儿采用的护理模式;比照组(49例):男30例,女19例;年龄分布范围为6个月~6岁,平均年龄为(22.95±1.49)个月;病程分布范围为3~7 d,平均病程为(5.23±1.02)d。实验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分布范围为6个月~7岁,平均年龄为(22.99±1.53)个月;病程分布范围为3~8 d,平均病程为(5.29±1.09)d。该次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家属完成知情同意书签署;观察对比两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经过分组并准备护理期间,比照组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做到及时补液以及体征监测,并且对患儿输液期间就其系列反应加以观察,就患儿大便次数以及大便性状进行详细了解[3];实验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对患儿给予入院首日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需要依据医嘱针对患儿完成一级护理的建立,为患儿提供半流质及流质食物,并且对于患儿的抽血化验操作要求其家属带领其完成。此外,针对患儿家属需要积极展开健康指导工作等,就患儿病房情况以及治疗优势对患儿家属进行讲解。此外,就患儿身体情况需要认真检查,明确有无呈现出皮肤泛红等情况;此外,利用健康教育,确保对于腹泻控制方法患儿家属可以有效明确,此外对于脱水症状需要积极防治,以对于腹泻出现更好控制[4-5]。

1.2.2  对患儿给予入院次日~第6天护理干预 对于患儿系列血液生化检查,护理人员需要遵医嘱认真完成,尤其对于患儿在进行大便检查期间,需要多次重复进行;此外,配合对患儿家属展开健康指导工作,就患儿系列生命体征加以监测,尤其对其尿量、精神状态、大便次数以及皮肤等认真观察;对患儿家属进行正确喂食方式指导,观察患儿病情状况得到缓解后,则可以将患儿饮食转为正常[6-7]。

1.2.3  对患儿给予入院第7天护理干预  对于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在准备住院时,就系列出院手续协助其家属完成办理,认真交代系列出院注意事项,并且需要对家属联系方式认真记录,以确保后续回访工作可以顺利进行。针对患儿家属实施出院指导,具体内容为:就母乳喂养益处积极宣传,并就正确姿势认真指导,对于夏季断奶需要尽量避开;此外,就患儿辅食添加方面需要进行合理指导,在进行食物选择方面需要认真进行,避免过硬等,以对患儿均衡营养做出保证;如果患儿年龄较大,则需要就良好卫生习惯加以指导,尤其对于患儿指甲的修剪需要定期进行,将细菌感染发生率充分减少;此外,对于按时饮水习惯需要积极养成,特别于夏季,需要对患儿户外活动的积极参加进行鼓励,以使其身体抵抗力获得充分增强[8-9]。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的护理效果、健康宣教时长以及住院时长。

1.4  判断标准

治愈:患儿大便次数、颜色以及性状均转为正常;显效:患儿大便次数、颜色以及性状均获得显著好转,并且排便频率在4次/d以下;有效:患儿大便次数、颜色以及性状均获得好转,并且排便频率在4次/d以下;无效:患儿大便次数、颜色以及性状未获得好转。

1.5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x±s)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腹泻患儿护理效果对比

实验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8.00%)高于比照组(75.51%)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73,P<0.05),见表1。

2.2  健康宣教时长以及住院时长对比

实验组健康宣教时长为(5.66±1.27)d;住院时长为(12.45±3.36)d;比照组健康宣教时长为(6.71±1.53)d;住院时长为(24.52±3.29)d,最终发现,实验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健康宣教时长以及住院时长均短于比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8、18.055,P<0.05),见表2。

3  讨论

对于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而言,因为表现出较长疗程,所以疾病治疗需要在住院期间完成,期间为了对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顺利性做出保证,需要积极研究有效方法给予患儿的针对性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有效应用,对于护理人员针对患儿展开的系列护理操作可以明确规范,从而确保有依据可循,在将患儿护理效率最大限度提升的同时,使得患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疗效获得显著提升。此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采用,使得患儿家属疾病健康认知了解度显著提升,从而对于护理人員的系列操作可以充分了解并且给予积极配合,于患儿家庭医疗费用负担减少、住院时长缩短以及腹泻症状改善方面可以获得确切效果。

觀察该次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8.00%)高于比照组(75.51%)明显;实验组健康宣教时长为(5.66±1.27)d;住院时长为(12.45±3.36)d;比照组健康宣教时长为(6.71±1.53)d;住院时长为(24.52±3.29)d,最终发现,实验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健康宣教时长以及住院时长均短于比照组明显,同门莉娜[10]在《整体护理程序应用于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中的作用探讨》一文中表现出一致研究结论,此文中,研究组住院时间为(6.50±1.02)d,对照组为(7.22±1.20)d,进一步说明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施护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后,对于护理效果提升,健康宣教时长以及住院时长的缩短,效果明显,最终充分促进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康复状态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郭莎莎.综合护理配合葛根芩连汤证为感染性腹泻病治的论证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7):155-156.

[2]  尚建云.血清cTnT、CK、CK-MB联合检测在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8, 27(6):1078-1079.

[3]  温连连,徐胜东.目标管理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3):4413-4414.

[4]  仵卫民.循证护理在小儿腹泻护理及对提高临床效果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2):88-90.

[5]  陈寿英.运脾化湿法治疗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的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0):232.

[6]  陈妮娜,陈志娟,禚丽梅.运脾化湿法治疗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5):175-176.

[7]  李琳,郭君莉.80例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4):178-179.

[8]  张萍.辨证施护在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0):186-188.

[9]  郝明杰.优质护理在小儿感染性腹泻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9):244-245.

[10]  门莉娜.整体护理程序应用于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199-200.

(收稿日期:2019-08-20)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