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实招做实事 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2019-01-18 17:29香港姚志胜
统一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祖国大陆闽台台胞

■ 香港 姚志胜

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开启了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新阶段。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特别强调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两岸要应通尽通。这对做好对台交流工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笔者就落实讲话精神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在福建推出惠台措施升级版;二是设立闽台“一带一路”产业合作联盟;三是举办“闽台青年创业论坛”;四是开展更多深入台胞生活的亲民便民活动;五是从文化角度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一、在福建推出惠台措施升级版

自从“惠台31条措施”和福建“66条实施意见”推出以来,台胞台企到祖国大陆发展有了扎实巩固的平台。特别是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是台胞台企把握机遇、共享祖国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红利的首选登陆地,到福建创业、融资、建设、求学的台胞与日俱增。针对台胞台企到福建发展出现新情况、新需求,建议在“惠台31条措施”和福建“66条实施意见”基础上,根据经贸合作规模、基础设施项目、能源资源供求、行业标准整合等方面的数据和要求,在福建推出惠台措施升级版,包括设立台企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成立更多台企转型升级服务中心、中小微台企发展基金,增加台企税务补贴,继续放宽台企经贸准入限制,增设两岸基建合作专项,举办产业标准合作论坛,增加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的鼓励措施,加大加量扩大福建针对台胞“首来族”补贴,等等,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二、设立闽台“一带一路”产业合作联盟

共建“一带一路”是促进两岸经贸合作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重大机遇。然而,由于台湾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抵制“一带一路”倡议,台商对“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度并不高。改革开放40年来,大量台资企业在福建投资设厂,与福建企业建立了广泛而良好的产业合作关系。建议福建出台鼓励政策,利用闽台已经形成的产业合作特殊优势,推动成立闽台“一带一路”产业合作联盟,找准闽台企业发展需要,引导闽台企业投入“一带一路”海外产业园,共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拓海外市场,既发挥闽台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特殊作用,又进一步带动闽台企业自身更大发展,将闽台产业协同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三、举办“闽台青年创业论坛”

台湾青年希望前往祖国大陆发展的人数明显上升。台湾《联合报》2018年9月公布民调显示,岛内四成三民众愿意赴祖国大陆就业,创9年新高,其中,30岁以下年青人从2016年的30%大幅增至55%,在校学生更有六成六不排斥前往祖国大陆就业。建议福建联同台湾有关机构合作举办每年一次的“闽台青年创业论坛”,既举办研讨会、展览会,为台湾青年在福建创业就业提供指南,又邀请祖国大陆顶尖企业家和青年精英分享祖国大陆创业经验,激发台湾青年机遇意识和奋斗意志,帮助台湾青年了解国家最新发展,抓住机遇在祖国大陆创业就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培养主人翁意识,还要建立统筹协调机制,设立基金,为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持续性支援。

四、开展更多深入台胞生活的亲民便民活动

目前,到祖国大陆旅游、学习、生活、工作的台胞,虽然与祖国大陆同胞享有越来越多的同等待遇,但仍然面对不少融合困难,需要持续细致地倾听诉求,务实反馈,切实回应,帮助他们“登陆”后更快与祖国大陆同胞共同发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必须跨阶层面向台胞,继续把交流融合作为基本路径,把争取民心作为对台工作一个重点。建议两岸开展更多深入台胞生活的亲民便民活动,以民意调查、中基层访谈、社团交流、社区座谈、媒体访问等方式,开列台胞专题调研项目,既抓住台胞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密扎牢民生保障网,又开放平台让广大台胞表达心声,调动台胞“登陆”积极性。

五、从文化角度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文化源自人民强大的创造力,涉及历史、制度、学习、旅游、艺术、文创产业等多元人文领域。当前,两岸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文化交流空间越来越大,需要更多平台汇聚两岸人民智慧,体现强大的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建议出台文化专项措施,推动更多两岸文化机构、学术组织和民间协会,以共享历史资料、交流文化视角、扩大文创视野、同寻产业机遇等文化主题,以基金、交流团、委任聘任、联合结盟等交流形式,开展新时代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更多汲取台胞的文化养分,从文化角度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猜你喜欢
祖国大陆闽台台胞
浅析“台湾网红”的网络传播现象
台胞宋志平的“田园梦”
人大代表薛玉凤 平潭的美,台胞出了力
闽台传统民居习俗
闽台巾帼馆武夷“茶博会”惊艳亮相
木栅铁观音 百年闽台缘
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携手打造女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北海之南,海水正蓝
两岸成人教育学学科专业培养比较研究
陈秀容 牵手姐妹 馨润闽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