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分析、测井解释、测井评价、测井应用常用词辨析

2019-01-19 07:18陆大卫
测井技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常用词测井资料

陆大卫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北京100006)

0 引 言

1927年9月,法国人斯伦贝谢兄弟(Conrad Schlumberger和Marcle Schlumberger)发明了电测井,在法国Pechelbronn油田记录了第一条电测井曲线[1],标志着测井行业的诞生。在不到100年的时间,测井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地发展。20世纪中国测井技术的发展大致分为5个阶段:50年代的半自动测井;60年代的模拟测井;70年代的数字测井;80年代的数控测井;90年代的成像测井[2]。不同历史阶段的技术水平决定了人们对4个测井专业常用词测井分析、测井解释、测井评价、测井应用有着不同的认识。

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决定了人们对事物认识,其过程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在不同历史时期,处于不同技术环境下,不同的测井技术人员对测井解释、测井分析、测井评价和测井应用等4个测井专业常用词的理解上势必会有差异,甚至认识模糊、使用随意,导致了技术成果集成和信息共享困难。

通过采访不同组织机构中的测井工程技术人员,本文给出专业人员对4个测井专业常用词的不同见解。组织多家单位对4个专业常用词进行溯源,试图在国内外测井文献、教科书中找出对它们的定义。从语言学和认识论对常用词进行辨析,结合人们常见的认识,初步给出对4个专业常用词的再认识。

1 调研测井行业技术人员对4个专业常用词的认识

为了研究个体对4个专业常用词的理解,对中国不同工作岗位的多位测井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采访。以下给出采访中较典型的认识。

认识1:测井分析是根据测井原理,应用某种手段来判断可能出现的结果,处理的信息范围广、综合性强;测井解释是对测井采集的资料进行处理,得到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参数,从而给出岩性、物性、流体性质等结果,工作较单一,针对性强;测井评价通过测井手段结合地质等其他学科领域的信息对地质构造、油气藏等进行描述,在测井解释和测井分析的基础上给出结论,带有区域性,比测井解释含义广;测井应用是应用某种方法、仪器等解决测井相关问题,根据测井评价结论所完成的措施,分为工程应用和地质应用。

认识2:随着时代变迁、技术发展,不同场合、不同时期4个常用词的含义发展变化,意思交叉重叠。测井解释是早期通用简明的叫法,用于对常用词要求不强的场合。随着科技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计算机普及应用,特别是成像类测井的出现,测井数据处理工作量加大,“处理解释”的使用频度增大,比用“解释”更能体现工作要求,处理与解释一般并列使用,虽然在工作流程上中国的测井组织机构通常把二者分开;测井评价是对油藏价值的评估,通常包含测井解释的意思,含义相对较广较全面,学术性更强;测井分析是中国测井技术发展早期较通俗的叫法,而在国外是一个较专业的词,中国某些公司沿用国际叫法把解释专家统称为测井分析专家。

认识3:除了测井应用外,测井分析、测井解释和测井评价的含义通常在测井服务中没有区别。在测井资料处理解释工作中,“分析、解释、评价”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结果体例相同。个人的语言习惯不同,可能使用某个词更频繁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可能会利用字词本身意思差别,借以强调整个测井工作过程中的某一方面。例如:“分析”会隐含包括对资料影响因素的认识、研究工作;“解释”更关注于根据某种特定测井响应特征识别判断某特定研究对象;“评价”可能强调研究对象的质量、好坏、级别等。在一篇文章中或一本书籍中应该注意常用词使用的一致性。某些文章使用“测井解释与评价”、“测井分析与解释”等搭配词语属于表述重复错误。测井应用一般指利用测井技术解决某地质或工程特定问题的过程。

认识4:贯穿测井资料处理、解释、评价和应用过程中的行为都可称为测井分析;测井解释是利用测井资料对油(气)、水层作综合解释,确定岩层界面、岩性及渗透性,计算岩层各种参数,确定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和水性的过程;测井评价是按照预定的地质任务,用计算机对测井资料进行处理,并综合地质、录井和开发资料进行储层分析评价,以解决地层划分、油气储集层的定量评价及油气勘探开发中其他地质与工程问题,并以图形或数据表的形式显示其评价成果;测井应用是对测井资料处理解释评价成果的深化和扩展,主要指地层对比、构造确定、沉积相划分、岩石力学参数确定等地质分析。

认识5:测井分析主要利用测井曲线、测井图像等测井资料分析地质或储层的特征,总结规律,形成认识;测井解释主要是利用测井资料,结合相关模型或者方法,利用特定程序对储层地质参数进行定量处理后,结合地区经验开展的单井综合分析工作,通常可以提供较为规范的关于储层、流体的解释认识以及成果图件的解释说明,主要用于单井或者较小范围地参考邻井资料所作出的解释说明;测井评价一般指面向区块,利用多种信息资料,面向以测井和岩石物理资料为核心的综合性分析研究工作,通常对一个区块开展工作,具备多资料综合分析的特点,可提供较为宏观的区块规律或认识,也可提供局部研究认识和建议,为区域储层分布、构造特征、油藏描述以及开发地质提供储量或产量的价值评价;测井应用主要是测井资料在油气领域的深化应用,属于测井评价的延伸或者有所侧重的表述和体现,包括勘探开发整个环节和过程、地质工程各领域。测井应用包含了2个方面的含义:①从多个层面提出了对以测井资料为核心的井筒信息的挖掘和应用效率提升的要求,要挖掘测井资料的最全的信息并以最高效的方式开展服务;②以油田需求为导向,与油田各环节全面挂钩,根据测井有效信息作出运营决策并指导生产实践。分析、解释、评价和应用是事物认识中由局部到全面、由浅入深的递进过程。

认识6:测井分析相当于测井岩石物理研究过程,对目标区块钻井所揭示的所有地层各类资料(钻井、录井、实验等)进行综合研究,最终给出各类图版、参数和计算公式等,为测井解释提供技术标准和模型;测井解释是指针对测井仪器采集的各类数据,结合区块地质背景和钻井、录井等信息,依据“测井分析”所建立的各类图版公式,对所研究的目标地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进行定性判断,并定量计算地层各类参数的过程;测井评价主要侧重于对含油储层段价值高低的综合评判,难以与测井解释区分开,依据测井解释提供的储层、盖层各类参数,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油层含油级别、产能大小、物性级别、盖层的封盖级别进行评判,最终给出某一储层段的产油级别、所需要的改造强度、该含油单元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等信息,也包括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烃源岩品质的评判和分析;测井应用主要是指利用测井技术解决油藏评价和工程评价的技术需求等问题的完整技术链,包括测井分析、测井解释和测井评价等技术行为。

从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测井相关从业人员虽然对4个测井专业常用词似乎耳熟能详,其实认识不尽相同。图1为中国部分油田单位的测井解释工作内容。现代测井专业人员对测井解释的认识应该基于图1内容。

图1 中国部分油田单位的测井解释工作内容

2 溯源4个测井专业常用词

通过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和OnePetro等数据库对4个专业常用词进行溯源。溯源结果表明,早期文献[3-9] 中,4个专业常用词均为测井业务中某个行为或过程的表达,非下定义或划界分类。其中,早期出现4个专业常用词的中文文献均为英文文献的译本,译者对4个专业常用词的首次翻译是后来形成中文常用词的首因效应。

检索测井教科书、测井解释手册、石油专业工具书及测井行业标准中测井分析、测井解释、测井评价和测井应用等4个专业常用词的定义发现,中国高校统编测井教材[10-11]、斯伦贝谢公司测井解释手册[1]中也未明确给出4个专业常用词的定义;《英汉石油技术词典》[12]、《实用英汉石油测井技术词汇》[13]、《石油测井专业术语SY/T6139—1996》[14]、岩石物理学家和测井分析家协会(SPWLA)的《Glossary of Terms & Expressions Used in Well Logging》[15]也没有收录这4个专业常用词。

究其原因,科学界对事物定义的常用方法是用简明的语言对一个事物进行描述,以达到知识快速普及的目的。测井属于技术领域,专业性较强,鲜有文献将测井技术作为科普素材进行宣传。4个专业常用词属行为或过程的描述性词语,下定义的必要性更弱。对于行为或过程的描述性词汇的认识,在生产实践中自我感悟比间接地从定义上学习更容易、更深刻,多数行业常用词的形成过程是其在业务信息交流中使用多了就约定俗成地成为专业常用词。因此,人们对4个专业常用词的认识大多是学习和实践中的自我感悟。

3 基于语言学、认识论辨析4个测井专业常用词

测井分析中分析一词对应的英文单词是analysis,其动词形式analyse的英文意思是examine and explain something,中文意思是观察并解释某事物。在哲学上分析与综合相对,分析和综合构成了思维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分析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加以考察的方法,综合则是把事物各个部分联合成整体加以考察的方法,二者辨证统一,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和转化。测井解释教科书中包含了诸多测井分析单元,印证测井分析和测井解释(“测井综合解释”)是认识地质体的辨证统一的过程,如王曰才先生所编教材《测井资料综合地质解释》即是如此。

测井解释中解释一词对应的英文单词是interpretation,其动词形式interpret的英文意思是explain,在实际应用中interpretation有从一种信息向另一种信息转换的含义。文献[16] 对测井解释的描述与20世纪50年代王曰才先生编写的测井解释教材《测井资料综合地质解释》的书名吻合。Interpretation的另一个中文翻译更能体现出2种信息间转化的含义,然而,在中文语言环境中,翻译语意较英文狭窄,多用于不同语种之间的转换。王曰才先生所编教材《测井资料综合地质解释》书名中采用了解释一词。文献[17] 有这样一段文字:“原始测井资料及其分析成果与地质结论之间有一个复杂的‘翻译’过程,距离较大,被认为是一种间接性的地下地质资料。”陆凤根在此处给翻译加了引号,也是为了不引起歧义。上述几个文献对测井解释的描述相似度较高,都体现了测井解释是测井信息向地质信息的转化过程。

测井评价中评价对应的英文是evaluation(有时也用assessment)。evaluation动词形式evaluate的意思是find out or form an idea of the amount or value of somebody or something。评价是人们对事物将来为人类所利用的价值或潜力进行的判断,关注的是价值,与分析相比,评价行为更能体现评价人的价值观和主观能动性。评价人的经验、组织结构中的地位、所处技术与经济背景、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评价结果。测井评价是指把测井分析结论作为参考,人们对储层有效性和地层的利用价值所作出的评估。通常在油田经营中,服务公司主要进行储层有效性评价,而油田公司更关注地层的利用价值。

测井应用中应用对应的英文是application,其英文意思是act of putting a theory discovery to practice,中文解释是把理论或发现等用于实践的行为。根据文献调研发现,测井应用在行业内通常有3个意思:①某种技术在测井解释或测井仪器设计中的应用;②某种测井仪器在油田服务中的使用;③测井解释结论对油田勘探开发的指导。测井应用与前面讨论的3个专业常用词划分比较清晰,是指人们把所获取的各类知识应用于与测井相关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行为。

从认识论的角度,测井解释是测井信息向地质信息的转换过程,是综合认识的过程;测井分析处于对地质体感性认识的阶段,侧重对地质体的客观认识,是测井解释和测井评价的基础;测井评价处于对地质体理性认识的阶段,侧重对地质体价值的认识;测井应用多指把通过测井获得的地质知识用于指导生产实践。从分析到评价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从评价到应用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4 讨 论

综合不同组织机构中从事测井从业人员对4个专业常用词的认识,对4个常用词溯源的结果,以及基于语言学、认识论对4个常用词的辨析,给出4个专业常用词的初步定义及其相互关系,旨在以此为基础引起行业内的讨论。

4个常用词的初步定义:测井分析是指把各种测井方法获得的测井信息加工成相关地质信息的过程;测井解释是指将各种测井地质分析信息综合加工,得到对地质比较完整的认识过程;测井评价是指以测井解释结论为参考,对地质体经济价值的评估;测井应用是指将通过测井获得的地质信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的行为。

图2为通常的测井服务流程图。图2中②、③、④和⑤阶段的实践活动可统称为测井解释,其中测井分析工作主要集中在③和④阶段,测井评价工作集中在⑤阶段,测井应用工作在⑥阶段。4个常用词外延在测井服务中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图3文氏图来表示。其实,当解释工程师在阶段①到现场控制采集数据的质量、收集岩心等相关信息时,一口井的测井解释工作就开始了。因此,测井解释(包含测井分析、测井评价2个过程)和测井应用贯穿整个油田运营的始终。

图2 测井服务流程图

图3 4个常用词在测井服务中相互关系的文氏图

5 结束语

本文旨在以4个测井行业常用词的辨析为契机,引起测井工程技术人员在技术交流中注意规范、严谨使用行业常用词,相互间能够在认识对等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沟通,为对常用词规范要求较严格的大数据技术早日在测井行业中的发展作准备。

致谢: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测井与遥感技术研究所所长周灿灿、王昌学博士、李潮流博士、冯周博士和袁超博士,大庆勘探开发研究院测井评价室主任闫伟林,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范宜仁教授及其学生,斯伦贝谢公司(中国)北京总部岩石物理首席专家赵先然博士,中石化胜利测井公司测井解释首席专家张晋言,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赵克超博士,中国石油学会测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辛耘,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解释专家万金彬、冯春珍,《测井技术》编辑部高级工程师肖圣等给予的大力帮助,在此一并感谢。

猜你喜欢
常用词测井资料
本期广告索引
常用词“怠”“惰”“懒”的历时演变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常用词“开、辟”在“开阔”义上的演变替换
基于测井响应评价煤岩结构特征
随钻电阻率测井的固定探测深度合成方法
中石油首个全国测井行业标准发布
外语教学中的非词语化现象研究*——以常用词gain, run 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