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思考

2019-01-19 06:04张志栋韩军烈
商场现代化 2019年22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物流

张志栋 韩军烈

课题:本文系2019年度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究课题《基于“1+X”的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编号:2019CSLKT3-253

摘 要:“1+X”制度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必将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发展的基础性制度。物流管理专业作为首批参加“1+X”证书试点专业,文章通过分析当前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1+X”制度背景下的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1+X;课程体系

近年来,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全国教育大会分别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并相继出台了系列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互通衔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中提出,要“在職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即“1+X”证书试点工作;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并将物流管理专业确定为首批启动5个职业技能领域试点专业,随后教育部根据申报学校各自特色认定了首批承担职业技能试点专业培训的中高职院校名单,基于“1+X”制度的物流管理专业技能培训正式拉开序幕。

一、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现状

1.专业目标定位不成体系

在当前的专业教学实践中,中高职在专业培养目标方面概念模糊、定位不准、不成体系。中高职专业定位都是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技能型、操作型、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二者在目标定位方面应该存在一定逻辑和层次关系,也应有一定的行业针对性和岗位匹配性。

2.专业课程开设各自为政

由于中高职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缺乏系统性,导致在专业课程开设方面更是各自为政,教学内容存在重复性和叠加性,开设课程基本都围绕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物流学基础、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等进行,尤其中职学生在升入高职院校以后,学习科目和内容与中职内容相似或相近,甚至教材完全一致,使通过中职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或“3+2”一贯制升入高职的这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不高或自认为学习内容简单,造成厌学、逃学现象。

3.专业学科建设互不融通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注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不论中职还是高职院校在专业学科建设方面,应该有前期充分的市场调研及岗位群分析,根据岗位群对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知识结构等进行课程开设,学生实训、实践及实习的安排等。当前,国家提出建设“双一流”高职院校,建设一批特色骨干专业学科,就势必要求各中高职院校强化专业资源共享、互融互通,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精品课程开发、校本教程开发等方面紧密合作,发挥各自优势,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融互通、协作共建的中高职融通体系。

4.专业考评体系标准不一

职业院校对学生的专业考核应侧重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重点对三年专业学习学生是否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行考评,但当前中职学校因重点侧重在学生升学,而忽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养,实训场地大多形同虚设,理论与实践课时分配比例严重失调,职教特色并不明显。高职院校的考评体系缺乏相应职业标准,多数停留在传统评价方式,学生通过期末的突击性背诵来应付学校的考试评价,在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过程性评价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中高职在学生考评体系的差异和标准不一,致使在中高职衔接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二者衔接中的评价标准亟需统一。

二、基于“1+X”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原则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实际现状,在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中应该坚持如下原则。

1.坚持学生为本,全面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必须围绕的中心。在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职业院校必须做到以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坚持产教融合,德技并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批示中指出:“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坚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努力造就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产业大军”。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基础是产业基础,基于产业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设置才能促进中高职教学的深度融合,方能实现德技并修、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一体化中高职专业育人模式。

3.坚持一专多能,多证融通

“1+X”制度的实施目的在于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要求学生在获取“1”个毕业证书的基础上,再通过学习获得“X”即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本质要求学生具备“一专多能”或成为行业企业的“多面手”,真正体现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重要特征,从而拓宽学生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三、基于“1+X”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思路

基于“1+X”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教育体系的构建,首先基于“1”即学历证书,不管是中职还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其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和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只有学生完成对应的课程教学任务,考核合格即可具备相应层次的学历水平。而“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在“1”学历证书对应学科任务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因此,二者有效衔接的核心和最终落脚点就在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1.培养目标注重层次性

实施“1+X”制度的基础是“1”,让学生获取对应学历证书,能够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是前提。中高职院校必须明确各自的培养目标,开展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岗位群和特定岗位的市场调研,进而为课程开设奠定基础,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不论中职、高职教育,学生获取毕业证书的共性目的都是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技术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别性主要表现在二者的培养层次,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物流作业一线的初级技能人才为主,并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达到升学和就业的双重目的。高等职业学校则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物流人才为主,要求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操作,并能够通过运用专业知识達到解决实际问题和实现物流作业环节优化为目的。

2.课程设置注重融合性

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有效衔接需要在专业课程开设方面进行深度融合,要求中高职学校之间强化校校合作、深度融合,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各有侧重、互相融合、相互补充。当前,部分中高职学校之间采取“2+3”或“3+2”中高职一体化模式,此类模式对于专业建设和特色打造都有积极促进作用。中职阶段,物流管理专业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重点开设物流学基础、经济学基础、会计基础、商品学基础、物流信息技术、物流法律法规、物流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报关报检等专业课程的开设,侧重专业知识的广度;而在高职阶段则根据中职阶段学生专业课程的开设情况,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和物流运作流程的方案优化,具体开设的课程可以包括运输管理、仓储管理或库存控制、配送管理、物流企业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专业英语、供应链管理、ERP应用于实践等课程,侧重专业知识的深度。

3.学生评价注重多元性

基于“1+X”的物流管理专业评价应该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内容的融合性、形式的多样性,构建符合中高职各有侧重的多元评价体系,评价主体由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企业或实习单位、第三方评价相结合。因为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本身存在一定的层次性,就业岗位不同,职业技能素养要求不同,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多方进行。学校评价重点针对学生在校表现和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程度进行综合评价,采取德、智、体、美、劳等综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是由学生自我对学习期间的专业所获进行量化评价,并给予一定比例分值;教师评价即由专业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在校表现进行评价,不同的专业课程任课教师应该从不同侧面进行考评,然后进行汇总;企业或实习单位评价即学生在实习期间,由企业或用人单位对该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综合表现给予评价,最后,在学生毕业前通过多方量化评价后给出相应结果,考核其是否完成规定学业毕业,获取毕业证书,具备“1”的基本要求。

4.职业技能注重延展性

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应该与专业教学标准等工作有机结合,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将职业技能证书培训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可以根据专业方向制定教学计划,获取相应职业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如国际物流方向,可以涉及报关报检知识,学生考取报关员、报检员职业资格;仓储管理方向可以注重商品的养护,获取仓管员职业资格或相应职业等级证书;运输调度或配送作业、快递方向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获取驾驶资格,联合当地驾校让学生学习交通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并考取驾照;物流成本核算方向的学生可以考取会计职业资格,强化基础会计及营销类课程内容;物流营销方向可以让学生结合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方向,侧重物流市场营销内容知识的学习,并取得营销类相应职业技能证书。通过以上五个专业方向的界定和设置,从而开设相应课程,丰富“X”的内容,使学生有更多选择,就业有更多方向,才能保证物流专业人才的质量和就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

[2]钟莹.论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2)155-156.

[3]于斌.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学标准衔接分析研究[J].中国市场,2017(35)214-215.

[4]唐臣,蒙振海,汤洪宇,黄西宁,唐建.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专业课程的开发路径探索[J].林区教学,2018(35)25-26.

[5]陈金昌.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77-79.

[6]万玉凤,柴葳.职教“1+X”证书制度试点启动“一专多能”让职校生变成“多面手”[J].中国农村教育,2019(5)5-6.

[7]戴勇.“1+X”——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制度新构架[J].机械职业教育,2018(11)1-4.

作者简介:张志栋(1980.10- ),男,甘肃白银人,靖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讲师、经济师、物流师,中国物流学会会员,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物流管理;韩军烈(1981.12- ),女,甘肃静宁人,广州商学院管理学院物流管理教师,讲师、高级物流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物流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关于举办“太阳能利用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