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颈动脉超声测量在老年冠心病筛查的应用效果

2019-01-19 06:09姜小雪
人人健康 2019年11期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

姜小雪

【关键词】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硬化的病变基础。通过对患者颈动脉进行影像学筛查,可以为早期冠心病诊断提供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成像和定量测量技术,可以对血管壁病变进行准确的显示,提示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或许可以作为诊断早期冠心病的重要影像学标准。本研究对86例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分析,探讨颈动脉超声测量在老年冠出版筛查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組,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58~85岁,平均(72.46±5.58)岁。其中单支病变18例,双支病变15例,三支病变10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超声二次诊断。使用PHILIPS HD11及GE LOGIQ-S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将探头参数设置为5-12MHz。患者行仰卧位,将其颈部垫高,使头部略向后仰,将颈部动脉充分暴露。使用探头对患者颈根部到头侧缓慢移动,对其颈动脉进行扫查。扫查的内容包括颈动脉近心端、颈动脉中部、颈动脉远端横切面。以及颈动脉分叉处膨大管腔。接着对患者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进行横断面扫查。最后,对其颈前侧、后侧方向的颈根部总动脉长轴进行扫描。扫描中观测颈动脉血管内膜变化,观察管腔内是否有斑块,以及斑块形态、大小,观察斑块位置狭窄或者闭塞程度。对颈总动脉和颈动脉分叉处的IMT以及管腔内的斑块大小进行记录。

1.3观察指标

1.3.1统计两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

1.3.2统计两组IMT。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和t值计算;计数资料用(%)和x2计算,若P<0.05,则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比较观察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检测率为88.37%,对照组为51.1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IMT比较观察组单支病变的IMT平均厚度为(0.90±0.07)133131,双支病变IMT平均厚度为(1.10±0.08)133131,三支病变IMT平均厚度为(1.34±0.07)mm,三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IMT厚度为(o.75±0.24)mm,与观察组三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由于动脉硬化导致的血管狭窄或者阻塞,引起心肌缺氧或者缺血症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其动脉内膜会出现增厚现象。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生存率。

冠状动脉造影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是由于这种诊断方式费用高,属于有创检查,并没有广泛的普及,使得很多冠心病患者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临床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密切的相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相对来说,颈动脉超声检查更加方便、无创、操作简单。颈动脉IMT患者,其冠状造影结果显示,颈动脉IMT增加,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也会明显增加。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这说明,颈动脉IMT或许可以作为诊断冠心病的独立标准。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检测率为88.37%,对照组为51.1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的IMT平均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IMT厚度与观察组三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颈动脉超声测量对老年冠心病进行筛查,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以将IMT作为冠心病的独立预测标准,为早期冠心病的诊断提高依据。

猜你喜欢
冠状动脉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
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分析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中药芒硝冷敷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血肿的应用效果观察
高频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病变性质鉴别诊断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全方位深层次冠脉介入培训探讨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在双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治疗中的应用